APP下载

飞跃考试季 一代“考红”的成功之路

2018-07-10刘勃

高中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主考官欧阳修王维

刘勃

如今人们常将学区房、阶级固化挂在嘴边,高考俨然是寒门子弟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渠道了。考试永远艰难,连老舍也吐槽“考而不死是为神”。在古代,有许多企盼出人头地的学子,他们除了会考试,不掌握点“自我营销”的炒作技巧,制造一些被大人物赏识的机遇,恐怕漫漫科举路就更为艰难了。

怎样才能当官

古代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官僚社会。能够成为官僚队伍中的一员,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成功的人生。

汉代选拔官吏采用察举制,地方官向中央推荐人才,理由可以是精通法律(明法),表现突出(尤异),善于处理棘手问题(治剧)……按照这些标准选出来的人,至少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比后世只会吟诗作赋的举子丰富得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看重人的阀阅,也就是家族出身。朝廷设立一个叫中正的部门,给你的人品打分,出身决定人品,人品决定你可以做什么官。这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好出身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因为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发展,所以有条件读书的人比较多。从考试的标准来看,素质教育色彩淡化,应试教育比重增加,各种防作弊措施也越来越到位,总之是对穷人家的孩子比较有利。所以不妨相信书中自有everything,只要擅长读书考试,美好的前景总是有的。

唐朝刚好处于两者之间,一方面科举制度在发展,机会开始惠及更多的普通人;一方面望族大姓的特殊地位仍然很可观。

仗着现代的后知之明,可以说,科举这样的考试制度最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为统治阶级选拔官员;二是为被统治阶级提供出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的完善,逐渐让寒门子弟也有了改换门庭的机会。

靠“行卷”展现的综合素质

唐代的“高考”试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但不弥封,相反,考官们还会根据他们的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与“高考”试卷相对照,来检验考生的“综合素质”,决定是不是录取该考生。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们在考试之前,把平时写的一些最得意的诗赋文章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带到京师,呈送给朝廷权贵或者社会名流,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的一种考试方式,在唐朝的考生中非常盛行。

“相逢意气为君饮”的王维,20岁赴长安参加“高考”时,为了考中状元,拿着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门下。当得知太平公主已经将状元的头衔给了另一个文人张九皋时,王维知道自己没戏了,因为太平公主要比岐王的权势大得多。岐王就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太平公主举行的宴会上,装扮成伶人,给爱好音乐的太平公主弹奏琵琶,以此博取太平公主的赏识。

宴会那天,王维应手挥弦,意态潇洒,所弹的曲子动人心魄。太平公主听了,赞不绝口,又加上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太平公主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岐王趁机把王维推荐给公主,说:“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问学,无出左右。”公主问王维:“子有所为文乎?”王维即献上怀中诗卷,公主览诵未毕,就大惊道:“这些诗作都是我平素所喜爱的,以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维换衣,待以上宾之礼。岐王便说王维希望此次“高考”能中状元,请公主多加关照。公主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立即派人召来主考官,告诉他必须以第一名录取王维。王维就这样中了进士第一名。

白居易也曾因“行卷”受益匪浅。唐代王谠《唐语林》记载:“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况睹姓名,熟视曰:‘米价方贵,居亦不易。及披卷,首篇曰:‘咸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也。因为之延誉,声名遂振。”

“行卷”当然要以精为要,一般是几首出色的诗,几篇优秀的赋,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但也有连篇累牍,录入大量诗文的行卷。如杜牧的行卷,就录了150首诗歌。

“行卷”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病,为唐诗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不少弊端,由于行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命运,不少人在行卷上做起了手脚,偷窃抄袭、捉刀代笔之风一时盛行。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下令用纸糊上考生姓名,但并没有形成制度。直到宋朝宋太宗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糊住姓名、籍贯,决定所录取的试卷后,才拆开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

最牛“考红”的传奇

宋仁宗嘉祐二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这场科考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听闻副主考梅尧臣先生发现了一篇绝妙的文章,于是他也看了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好文章啊!于是便有意把这位考生定为第一名,可又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若定为第一名,那岂不是要被人说徇私舞弊?于是,这个考生就被欧阳修定为第二名,瞬间由状元变成了榜眼。结果一揭开弥封,原来是一个名叫“苏轼”的举子。而欧阳修的门生曾巩在这次科考当中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不过好歹也算是考上了。

作为被主考官欧阳修录取的考生之一,苏轼自然也就成了欧阳修门下的弟子,拜见恩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于是,有一天,苏轼就带着自己的“拙作”去见欧阳修了。当时的欧阳修可是文坛泰斗,能够得到他的赞誉,那可是至高的荣耀,可以使被赞之人很快名满天下。欧杨修看过苏轼的文章之后,便摇头叹息,感慨:三十年之后,恐怕天下再也没有人记得老夫以及老夫的文章了。欧阳修还对他多年的文友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我呀!应该退出文坛了,以便让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这也就是“出人头地”这个成语的来历了。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啦!

苏轼自此名声大噪,而使他名满天下则还在于另一次科考:宋仁宗嘉祐六年,苏轼参加了朝廷举行的制科考试。有宋一代,北宋加南宋,大约共三百多年时间,一共只举行了二十二次制科考试,共录取人数四十一人,掐指一算,也就是平均每次录取二人。而两宋加起来共录取了进士四万多人,相比之下,中制科的概率就好比是中彩票大奖的概率了。不过,对于像苏轼这样五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人才,这个制科考试也还是小菜一碟的。面对皇帝亲自出的题目,苏轼奋笔疾书,不一会就搞定了。仁宗皇帝一看,大加赞赏,破天荒地给了他一个第三等。

怎么才第三等?不是第一等、第二等呢?要知道,在中國的历史上,有些位置纯属摆设,而宋朝制科的第一等、第二等就是一个摆设,因此,这第三等就成了最高等级了。对于苏轼的这一绝无仅有的光辉战绩,就连《宋史》上都由衷地发出了感慨:“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就是说,宋朝自建立以来,只有两个人入了这第三等,就是吴育和苏轼。而且吴育还是个第三次等,比苏轼的第三等还差了一个层次。这样的牛人真是古今罕见,文章写得好也就罢了,没想到应试也这么牛。

对于这样特殊的优秀人才,仁宗皇帝自然也就要特殊对待了,苏轼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毛头小伙子,朝廷竟给他安排了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一职。可见最牛“考红”,自然与其他人是大不一样的。

猜你喜欢

主考官欧阳修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快乐的“长工”
班门弄斧 唇亡齿寒
勤奋的欧阳修
考驾照
欧阳修拜师
考驾照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艺术院校的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