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及方向研究

2018-07-10熊思勇瞿肖怡

天津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规上民营企业苏州

熊思勇,瞿肖怡,杨 莹,杨 朦

(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苏州215000)

0 引 言

民营经济是苏州“经济强”的重要依托,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接近一半的份额,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吸纳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营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亦增多。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等诸多有利条件下,苏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及方向选择显得尤其重要。

1 发展现状

1.1 民营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2016年末,苏州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43.37万户,个体工商户达63.8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了 21.4%,和 14.2%,(见表1)。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分别为20,860.00亿元和496.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38.0%,和 20.8%,。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及户均注册资金也创出了近 10年来的新高,充分说明苏州市民营经济的生机与活力。

表1 2007—2016年苏州私营、个体登记注册情况Tab.1 Private and individual econcmy registration in Suzhou (2007—2016)

1.2 民营经济就业人员平稳增长

2016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高达567.82万人,同比增长 10.15%,。其中,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 440.87万人,同比增长 9.3%,;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126.95万人,同比增长13.2%,(见表2)。吸纳就业是民营经济公认的最突出的社会贡献[2-3],近10年来苏州市民营经济在就业方面持续做出贡献,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依然保持平稳增长。

表2 2007—2016年苏州私营、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情况Tab.2 Employment of private and individual commercial households in Suzhou from 2007 to 2016

1.3 民营经济投资依然强劲

2016年,苏州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3,237.9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7.3%,(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2012—2016年连续5年民间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0%,,说明苏州民间资本投资环境逐步优化。

表3 2007—2016年苏州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Tab.3 Investment in private fixed assets in Suzhou from 2007 to 2016

1.4 民营经济对外贸易成绩显著

2016年,苏州市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481.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 17.6%,,近 5年这一比重持续保持在 15%,以上(见表4)。但同时也注意到,从2014年开始,苏州市私营企业进出口额呈现下滑态势。

表4 2007—2016年苏州民营经济对外贸易情况Tab.4 Foreign trade in the private economy of Suzhou from 2007 to 2016

2 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效益下降,亏损面较大

2016年,5,338家规上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027.60亿元,同比下降0.62%,,这已是主营业务收入连续 2年呈现负增长状态;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27%,,与 2007年相比,增幅较小;亏损的民营企业达 861家,亏损总额 56.86亿元,亏损面超 16%,(见表5、图1)。总体而言,2007—2016年,规上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急速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幅度甚微,企业亏损面虽有缩小趋势但仍然较大。

表5 2007—2016年苏州规上民营企业经济效益Tab.5 Economic benefit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in Suzhou from 2007 to 2016

图1 2007—2016年苏州规上民营企业亏损面趋势Fig.1 Loss trend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Suzhou from 2007 to 2016

2.2 产业层级普遍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

从私营个体户来看,2016年苏州私营企业超过60%,集中在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领域(见表6),个体户这一比例更是接近八成。从规上民营企业来看,2016年民营企业在传统产业中比重仍然较高(见表7),企业数量前 4位分别为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领域,而工业产值则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领域,这些传统行业大多趋于饱和并且竞争激烈,成本利润率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苏州民营经济的发展[4]。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尚未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苏州民营经济的主体仍是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的企业居多,资源深加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国际产业链之中还处于低端[5],附加值少、利润较低,产业利润容易受到外部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冲击[6]。

表6 2016年苏州私营、个体户户数前10位子行业Tab.6 Top 10 sectors in private and individual households in Suzhou in 2016

表7 2016年规上民营企业数、工业总产值前10位子行业Tab.7 Top 10 sector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regardimg total industrial value in 2016

2.3 对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2016年,苏州规上民营企业出口交货比重前3位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占规上民营企业总出口交货值的 16.91%,、15.41%,、10.59%,(见表8)。目前苏州民营开放型经济还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市场结构不合理。从总体而言,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需进一步增多,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亟须进一步增强[6]。在未来几年中,民营开放型经济面临加快出口创新,构建自主品牌竞争力,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方向深度转型的新要求。

表8 2016年规上民营企业出口交货值前10位子行业Tab.8 Top 10 sectors in private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regarding export delivery value in 2016

3 发展路径及方向

当前,苏州民营经济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发展机遇[7],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与方向,对提升苏州经济质量与效益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笔者提出一些苏州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方向供参考。

3.1 科技型民营企业

近 10年来,苏州科技型民营企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已聚集了纳米材料、基因诊断、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新材料、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软件、信息网络产品开发等高端制造、高技术领域的一批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具有灵活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运行机制,继续加大力度发展科技型民营企业,有利于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

3.2 服务型民营企业

苏州经过多年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计算机电子、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为发展生产性服务型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可提供服装、模具、动漫、软件、材料、医药、工程等设计服务,并可借助成立设计中心和创意产业中心等平台提供生产性服务;亦可大力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相关的生产型服务,如提供城市园林、农业技术、农村金融、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服务。另一方面,苏州拥有大量的在华跨国公司,部分中小企业可积极拓展与在华跨国公司相关的生产服务性业务,如涉及下游的人员培训、广告、销售和物流等,涉及中游的保险、会计、法律和质量控制等,涉及上游的市场研究、风险资本控制、可行性研究和产品设计等[8]。

3.3 规模型民营企业

近年来,规模民营经济对苏州 GDP、就业、税收、投资等方面的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并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旗舰型民营企业,但与民营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及大企业大集团相比,其经营发展的规模和实力还比较小、竞争力不强[9]。因此,应继续发展规模型民营企业,打造企业品牌,特别是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盈利能力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同时,引导这类企业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民营金融保险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油、水、电、汽等资源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3.4 低碳型民营企业

作为国内工业大市,苏州正处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走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环保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资源、环境、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发展低碳型民营企业,既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又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效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是保护历史名城、利在千秋的大事[10]。

3.5 民生型民营企业

现阶段,食品安全、公共交通、城市管理、住房保障、农村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呈现面广、量大、难度系数高等特点,难以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予以解决,必须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特别是广泛的企业力量参与解决民生问题。而民营企业具有资源调配灵活、贴近市场需求的天然优势,发展民生型民营企业也是各地区政府有效解决民生相关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3.6 互联网型民营企业

如今,国内出现了空前的“互联网+”热和电商热,精彩的互联网世界充满各种颠覆、变革和逆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变局更是震撼了所有人[11]。互联网型民营企业不仅仅是把互联网当成一种销售渠道和技术工具,而是将企业自身整体性实施互联网革命,将互联网思维定义为企业发展战略。互联网战略思维不仅可以通过技术让任何一个人跟合作伙伴或厂家提出自己的意见,还可以做到零库存、实时个性化定制。发展互联网型民营企业,将同样为苏州民营经济发展插上信息化、“互联网+”的翅膀。

3.7 文化产业型民营企业

由于传统的主流行业如矿业、制造业、建筑工程等行业利润逐渐降低,而文化产业的利润空间巨大,文化产业才被人们重视。如今,如何让文化产业真正迅速发展为未来的支柱性产业,已成为各地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文化产业领域专家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苏州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古城,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活跃的民营力量将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因此,应大力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动漫、互联网及软件服务,以及园林文化、苏绣艺术、文化投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民营企业。

猜你喜欢

规上民营企业苏州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