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砥砺奋进的柬埔寨华人

2018-07-09彭伟步

同舟共进 2018年6期
关键词:会馆理事华语

彭伟步

柬埔寨是东南亚各国中对华相对友好的国家,华人在这里长袖善舞,为柬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曾多次于柬埔寨调研,亲身感受到当地华人社会所展现的新迹象。

与当地人相比,华人在商业领域几乎占尽优势。安达银行总载李安弟致力于发展柬埔寨本地银行业,取得骄人成绩。许多华人在柬埔寨各个经济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的进入了政界、军界和文化界作贡献。

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也为柬埔寨华人提供了巨大機遇。大量中资企业进入柬埔寨投资,从高铁、高速公路到大型发电厂、炼油厂、港口等,都有中资企业的身影。在首都金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华人从“一带一路”中得到商业机会,并开展了相关业务,比如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会长方侨生创办的加华银行,如今已成为柬埔寨第一大行,与中国多家银行有业务联系,近期还成为支付宝的结算银行,两者的合作既为中国游客在柬消费提供了便利,又帮助了中国民营企业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华人在联通柬埔寨与中国的商业道路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地华人通过为中资企业服务创造商业价值,同时也推动了柬埔寨经济发展。例如,中国企业承建柬埔寨的高速公路,当地华人供应商为中国企业提供物资与服务,进而获利。越来越多中国游客选择到柬埔寨旅游,与之相关的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比如,富有商业头脑的广肇会馆会长蔡迪华不仅经营文具、书店,还开设了数家酒店吸引中国游客入住。他看准了柬埔寨蓬勃发展的势头,准备在金边最繁华的闹市区建一栋高层写字楼,租给中资企业和华人企业办公使用。言谈中,他对柬埔寨未来充满信心,他告诉笔者,柬埔寨人已深深感受到红色高棉时代对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不愿意、不赞成、不允许悲惨的历史重演,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是柬埔寨人当下共同的心愿,因此他也更愿意留下来发展事业。

接受华文教育成共识

走在金边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华文招牌。笔者曾于2007年在柬埔寨做过调研,当时华文招牌还寥寥可数。仅仅10年后,华文招牌布满视线,如果不留心注意柬埔寨文字,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正身处中国的某个城市。

当下的柬埔寨需要大量懂华语的人才,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中文越来越受到柬埔寨人的重视,华人创办的华文学校甚至掀起一阵热潮,华人子弟与柬埔寨当地孩子纷纷学习华文,使得端华中学、暹粒中山学校等均出现人数过多而校舍拥挤的现象。有时还能发现,一些其他族裔学生的华文水平比华人还要高的现象。多位华人企业家和职员对笔者说,接受了华文教育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具有更多优势,学习华文让他们变得更懂礼貌,学习也比较刻苦。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许多从端华中学或暹粒中山学校毕业的学生,优秀者可以申请到中国各大学的奖学金,前来留学。学成回国后,他们要么能成为政府官员,要么能在中资企业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即使没有赴中国留学,也可以在当地华人企业或政府机关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比如,不少海关移民局官员就接受过华文教育,在审验中国旅客的护照时,都能用流利的华语进行沟通,由此减少误会。笔者下榻的酒店每天都能见到会讲华语的服务员与住客对话,这些服务员的地位与薪水比不懂华语的要高一级。

不过,华文教育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学业限制,许多从华文学校毕业的学生为了进入当地大学,或为加强对柬埔寨文的学习,通常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习华文。也有不少学生学了华文后只停留在说的层面,阅读和书写仍存在较大困难,对中文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认知和修养也明显不足,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笔者在暹粒遇到一位从事导游工作的华人,言谈中发现他的知识存在许多缺陷,一是眼界不足,二是文化知识储备有限,三是对导游工作的认识比较浅显。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从华文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他们的华文水平以及知识水平显然都有待提高。

在这样的情形下,对高端华文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一些华人企业家萌发了创办华文大学的念头。他们认为,接受华文教育的学生,头脑更加灵活,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相对而言,对工作更专注,更勤奋努力和勇于创新。这些企业家同时发现,在高级管理层的需求上,本地学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招聘人才。

团结而充满活力的华人社会

笔者在柬埔寨调研期间,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华人群体关系紧密,高度团结,他们富有慈善意识,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华文教育发展,创办华文学校,捐资助学……这些成为了华人社会的一股风尚。

例如在当地影响力较大的广东三大会馆,潮州会馆、广肇会馆和客属会馆,分别办有华文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华文教育体系相对完整。三大会馆的会员热心办学,捐土地,筹资金,奔走于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要求分配来自中国的华文教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致力为下一代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笔者多年走访东南亚,发现柬埔寨华人非常团结,视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为华人最高指导机构,拥护其领导,听从其指挥,遵守其规章,而理事总会的负责人也恪守为华人社会谋幸福,为柬埔寨社会谋发展的理念,尽心尽责,得到华人肯定。例如,为建设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大楼,会长方侨生无偿捐地,其他侨领踊跃捐资。大楼建成后,除了作为理事总会的永久办公地点外,还向外租借,得到的商业利润用于柬埔寨华人的各项事业,例如赈济贫困华人,拨款发展华文学校等。

与印尼华人社团老化,年轻一代不谙华语也不太热心社团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柬埔寨年轻一代华人懂华语的非常多,而且开始在社团中崭露头角。他们积极开设讲座,传播新观念,成为各种活动的主力军,逐渐成为接班人,华人社会也因此而注入活力,让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会馆理事华语
本刊理事会理事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岩九饮会馆
理事会员单位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探春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镇远·两湖会馆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