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加快打造绿色电力产业“升级版”

2018-07-09文|刘

中国环境监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升级版装机特高压

文|刘 健

HJ(作者系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安徽省能源局局长)

近年来,安徽省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明显增加,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指标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煤电产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的同时,注重绿色升级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建设美丽安徽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产业发展迅速,绿色能源强势领跑

2017年,安徽省全社会用电量19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全社会发电2470亿千瓦·时,增长9.7%。截至2018年4月底,全社会总装机6630万千瓦,其中煤电4805万千瓦、水电311万千瓦、风电230万千瓦、光伏发电969万千瓦。

一是全省电力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十二五”以来,全省用电量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约3个百分点。2016—2017年,全省用电量年均增长8.25%,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前七位;全社会最大负荷年均增长12%,在全国排名前列。2018年前4个月,全社会用电量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

二是清洁高效机组比重显著提高。通过结构调整、“上大压小”等措施,安徽省发电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目前,6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火电装机约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80%,比2005年提高69个百分点,清洁高效机组比重显著提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099小时,居全国第7位,比全国平均利用小时高313小时,其中火电利用4595小时,比全国平均高386小时。

三是电网建设全面加强。建成投运世界首个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皖电东送”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和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投产。加大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配电网的建设力度,电网结构逐步完善,供电能力明显提升,较好地满足全省新增负荷和电源送出需求。

四是可再生能源逐步转为替代性能源。水面光伏、低风速风电领跑全国,秸秆发电装机规模稳居全国前二。截至2017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888万千瓦,仅次于山东、新疆、江苏,居全国第四位;已建成投产风电装机217万千瓦,风电已成为安徽省第四大电源;建成28座秸秆电厂、总装机规模78万千瓦。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23.7%,发电量占省内发电机组发电量的12.4%。可再生能源正在加快实现由补充性能源向替代性能源转变。

五是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到2017年底,安徽省已明确了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标准,组建完成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和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不断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直接交易电力准入电力用户近4000家,售电公司138家、发电企业25家,体现出较高的市场开放程度。2015—2017年,全省完成电力直接交易量分别为178亿千瓦·时、394亿千瓦·时和55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23%和29%,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73.4亿元。

六是长三角电力合作不断深化。安徽“两淮”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确定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皖电东送”工程是安徽省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长三角地区能源交流合作,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一项重大战略。该工程已于2016年3月全部建成投产,包括20台煤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54万千瓦和配套建设“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等电网项目,累计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电力4500亿千瓦·时,实现售电收入约2000亿元,对进一步增强安徽省能源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电力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带动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长三角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和华东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电能源保障坚强,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安徽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但水能等资源较为匮乏,决定了电力生产以燃煤火电为主,燃煤火电装机占全社会装机的72.5%,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6%。加快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是能源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年来,安徽省能源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紧紧围绕安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省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超低排放改造,认真组织开展绿色节能发电调度工作,大力支持节能环保高效特别是超低排放机组优先发电,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收购,全省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安徽省能源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煤电节能减排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开展现场调研督察,通过明确工作目标、提高改造标准、细化实施方案、加强项目调度、做好目标考核等措施,安徽提前一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供电煤耗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2017年12月16日,随着皖能铜陵3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结束,安徽省67台20万千瓦及以上在运煤电机组、装机容量3649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提出的“中部地区在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任务。对照国家要求,安徽省将改造范围由30万千瓦扩大到20万千瓦,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建煤电机组全部同步实现超低排放,目前,全省煤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总装机容量达到4281万千瓦,标志着安徽将全面开启绿色环保发电新时代。2017年,在发电量比2012年增加37%的情况下,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2万吨、7万吨和30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全省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全社会排放量比重均下降到20%左右,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已不再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省煤电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28毫克/米3、43毫克/米3和6毫克/米3,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分别小于35毫克/米3、50毫克/米3、10毫克/米3),比2014年分别下降了62%、61%和75%,排放总量分别减少约2.5万吨、3.5万吨、1万吨。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为297克/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6克/千瓦·时,比全国平均值低12克/千瓦·时,提前达到国家要求低于310克/千瓦时的供电煤耗标准。

HJ(作者系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安徽省能源局局长)

猜你喜欢

升级版装机特高压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 036 万千瓦
新型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线的设计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水电:装机增速明显放缓 利用小时下降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亟待“升级版”
广西崇左市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及“升级版”战略对策
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一拖将打造海外战略“升级版”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