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8-07-07

建筑机械 2018年7期

投资2000亿元 武汉着力实施综合交通体系3年攻坚

6月19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3年攻坚实施方案》(送审稿)。方案提出,至2020年,武汉计划投资2057.36亿元,建设铁水公空大交通项目70个。

2018年2月,湖北省政府研究部署综合交通体系3年攻坚工作。5月,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公路水运部分4个3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年)》。按照要求,武汉市积极谋划推进该市综合交通体系3年攻坚工作,以陆路交通为基础,辐射中部,一路向西,贯通欧亚;以水路交通为基础,带动中游,一路向东,通江达海;以航空为基础,连通世界,直达五大洲;以多式联运为基础,集约高效,形成大交通、大流通、大物流,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节点。

方案提出,至2020年,建成航空“门户枢纽、窗口形象、开放高地”,实现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3500万人次和50万t,谋划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启动武汉第二机场前期研究工作。铁路方面,以构建全国铁路路网中心为目标,重点推进光谷火车站、新汉阳站、天河机场火车站、沿江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公路方面,计划建成“环+放射”多层次公路网络,实现武汉市域内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km。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至2020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3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准箱。同时推进世界性地铁城市、“轴辐式”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和武汉市天然气管道运输“一张网”建设。

投资1350亿元 嘉兴构建综合交通网

日前,嘉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百年百项”重大项目计划》。“百年百项”涉及红色圣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四大领域100个拟在近期开工建设并在2021年前建成或基本建成的重大项目。

从嘉兴市交通部门了解到,这其中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个,计划投资1350亿元,是嘉兴历史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间最集中、投资力度最大的建设期。到2021年建党百年时,将基本构建水、陆、空综合一体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据悉,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6个项目中,航空港工程1个,主要是实施嘉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包括新建飞行区、民航停机坪、航站楼等,计划投资130亿元,2021年建成。

涉及海宁至杭州轨道交通工程、沪乍杭铁路、通苏嘉铁路、沪嘉甬铁路、嘉兴高铁南站综合枢纽工程、新建嘉兴铁路物流基地6个铁路项目,计划投资512亿元,2021-2023年前建成。

高速公路方面,涉及苏台高速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工程、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钱江通道及接线项目北接线段工程、沪杭高速大云出口西移工程4个高速项目,计划投资208亿元,2021年前全部建成。

同时,积极发挥浙北地区海河联运优势,着力推进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杭申线“四改三”工程、湖嘉申线嘉兴段航道二期、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嘉兴段“四改三”、丁诸线航道整治工程6个重大水运项目,计划投资205亿元,其中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有望在2021年前完成。

国省道方面,将大力推进新增国道G524秀洲新塍至王店公路工程、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320国道(嘉善段)提升改造工程、S202嘉善至永嘉公路(丁栅至大通段)及其连接线工程4个国省道项目前期或建设进度,计划投资106亿元。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服务城乡的交通网络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平黎公路嘉善段改(扩)建工程、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公路工程、平湖乍浦至上海兴塔公路工程、嘉兴王店至平湖公路新07省道至乍兴公路段新建二期工程等11个项目,计划投资133亿元,全部计划在2021年前建成。

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线路设计获批复

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新建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全线初步设计的批复》。根据批复,杭绍台铁路新建正线从绍兴北站开始至温岭站,速度目标值每小时350km,沿途共设8个车站。

新建的杭绍台铁路起于绍兴北站,沿途经过嵊州、新昌、天台、临海后到达台州中心站,然后继续南下,终到达温岭,新建正线全长226.556km。

杭绍台铁路是国家首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于2017年9月11日和浙江省政府签约。该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约448.9亿元,资本金约占总投资的30%,其中民营联合体占股51%,是民营资本首次在国内铁路投资领域实现控股地位,标志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入新阶段。

河池市力推柳州至河池、河池至百色城际铁路建设

柳州至河池及河池至百色城际铁路是河池市力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8年以来,河池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开工建设柳州至河池(金城江)城际铁路,同时积极推进金城江经东兰、巴马至百色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据悉,这2个项目是昆厦(台)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台)地区的便捷通道,将实现粤西、桂中地区与中新南向通道互联互通,对加速柳来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带动河池、百色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一条扶贫线、民生线、旅游线、致富线和承担广西横向的城际旅客交流重要通道。

目前,柳州至河池城际铁路项目已列入2017年上报国家审批的《广西城际铁路网规划》近期实施项目计划,现已由中铁四院完成项目预可研、可研报告编制及审查工作,3月底该项目已列入2018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预备)重大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国铁Ⅰ级、双线,设计时速250km以上,线路长151km,投资215亿元;河池至百色城际铁路长约180km,投资估算约250亿元,已列入国家新修编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列入2017年上报国家审批的《广西城际铁路网规划》。

总投资约107亿 唐山拟新建16条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增四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

生态环境部继2017年环渤海港口禁止汽运煤进港后,又提出,到2018年9月底前,山东和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全部采用铁路运输;2019年9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的矿石、煤炭和焦炭等大宗货物全部改由铁路运输方式。

近日,唐山市发改委发布推进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工作5月份进展情况。情况显示,2018年5月份唐山市加快推进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一是2018年计划完成现有5家钢铁企业专用线改造,并新建6家钢铁企业专用线;2019年,新建10家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基本实现疏港矿石全部铁路运输化。二是组织相关部门赴中铁总公司、北京铁路局进行了跑办对接、争取支持。三是拟新建16条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总投资约107亿元,项目所需资本金约25.6亿元。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市财政出资6亿元,组建铁路专用线建设基金,并由唐山新城建集团牵头组成铁路专用线项目公司,正在加快推进。

根据邯郸市印发《2018年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对钢铁、焦化企业进行提标改造,以实现超低排放。有铁路专用线的,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无铁路专用线的,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Ⅵ排放标准的汽车运输。

徐工起重机备件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5月14日,2018年徐工起重机备件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6家经销商、服务商、备件代理商共计106人参加此次会议。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汉徐、徐工集团备件监督管理部部长助理崔相东、起重机械事业部营销公司各区域销售中心总经理出席会议。

会上,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汉徐作《携手做强备件经营》主题报告。他首先对起重机行业新机销售和后市场的规模进行了分析,从为经销商合作伴提供强势品牌支撑、备件经营体系支撑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诚挚邀请参会经销商,与徐工一道做强正品备件经营,走好共同发展之路。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备件公司总经理赵忠琦与参会经销商共同分享了徐工起重机备件的市场规模、中心店合作模式设想等研讨话题。

在研讨结束后,徐工集团备件监督管理部部长助理崔相东作了《坚定信念 携手启程 共享徐工后市场发展新机遇》的工作报告,指出在成熟市场环境下,后市场的利润空间远高于主机销售的利润空间,而且中国的后市场潜力巨大,号召参会经销商坚定信心,厂商携手共享后市场盛宴。

军品助力国防 浙江鼎力军民融合再发力

作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特别指出:真抓实干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多年来,浙江鼎力一直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设立了某部研发试验培训基地,还与部队签订了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为部队输送了多款国防军工装备。近期,浙江鼎力再次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多台桥式高空作业平台陆续进入部队服役,以高端装备助力国防建设,向全社会彰显军工品质和拥军情怀。

此次发货的产品为桥式高空作业平台,具有一机多能和工程驱动车桥两大显著特点。由于国防建设的作业环境复杂,对产品质量提出非常严苛的要求。浙江鼎力桥式高空作业平台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可靠的安全性、操作的灵活性等诸多优势,完全满足部队高空作业装备现代化的要求。

军民融合,富国强军。浙江鼎力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凭借专业和实干,以更加精准的研发和优质的产品,扎实推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交西筑参展俄罗斯2018 bauma CTT反响热烈

6月5日,第19届俄罗斯国际建筑机械及工程机械展(bauma CTT Russia)在莫斯科开幕。本届展会由德国慕尼黑集团主办,展会为期3天,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500余家参展商参展。

展会上,中交西筑展出了公司新型超级环保沥青搅拌设备、沥青摊铺设备、养护专业设备、盾构机、绿色新能源五大板块业务。霸气醒目的巨幅展画、精彩的视频展播、气势威武的超级环保搅拌设备模型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印度等诸多国家众多客户、商家咨询洽谈。

与会者对中交西筑的新型超级环保沥青搅拌设备、行走设备、盾构机等产品及新能源业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观看3D动画、环保技术演示与接待人员现场交流沟通等进一步详细了解了产品性能、特点。部分与会者在展区现场当即表示,希望展会结束后,能进一步实地考察、商谈,深化推进双方合作关系。

近2年,中俄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双边贸易额大幅增加,为两国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目前,中交西筑已有多套沥青搅拌设备投入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此次参加bauma CTT Russia展会,进一步扩大了中交西筑品牌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深耕细作俄罗斯市场奠定了良好根基。

三一入选中宣部“改革开放40年”调研点 财科院院长率队考察

6月1日,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率调研组赴三一重工调研,就企业“创业创新、跨越发展”的总体情况与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深入交流。财科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副主任谭静、资源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樊轶侠、三一集团CFO黄建龙、副总裁周会东、三一重工董办副主任王政等参与调研。本次调研是中宣部组织的“百城百县百企”调研活动之一,意义重大。

在当天的会谈中,刘尚希表示,三一重工作为一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快速崛起,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国际化民营工程机械企业,其发展成就正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调研组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走进三一的研发中心、工厂车间,走近三一员工,全方位了解三一创业创新的精神,并深入挖掘企业顺应改革开放大趋势,通过不断创新、自我突破而实现跨越发展的故事。

梁稳根表示,三一将全面配合调研组做好各项工作。他说,三一创业的初衷正是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多年来,三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国家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得益于始终坚持的“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的发展理念。

梁稳根还指出,国运兴起的时代是企业发展的绝佳时机。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三一将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打造“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并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先进制造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捷尔杰(JLG)出席第五届国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峰会

全球领先的高空作业平台及伸缩臂叉装车制造商捷尔杰(JLG)受邀于2018年5月28-29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峰会。

本届峰会主题为“思辨·突破·共赢”,邀请了行业内多位中外优秀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租赁企业代表与会,针对当今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行业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各抒己见。捷尔杰公司亚太区总经理顾韬以题为“理性发展,共赢高空作业平台增长”发表演讲,与嘉宾共同回顾了2012-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全过程,发现高空作业平台设备行业发展历程中相似的共性,提出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在问题,并从制造商、租赁商、行业协会及用户角度给予发展意见,助力行业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思辨·突破·共赢”,这不仅仅是本届会议的主题,它更将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思维模式。今后,捷尔杰将持续用心倾听客户的反馈,辨别客户的真实需求,以提供满足市场及终端用户需求的集安全、高效、耐用于一体的设备。

中联重科出资30亿元设立产业基金 投资工程机械与新经济领域

6月6日,中联重科发布公告,公司将向全资子公司中联重科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资本”)增资30亿元人民币。同时,中联资本拟出资30亿元与北京君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中联产业基金,投资方向将聚焦公司的战略主业领域。

中联重科表示,此次中联资本投资30亿元设立中联产业基金,将有力促进公司产业与金融的协同和融合,更好聚焦战略主业、增强金融板块对公司旗下实体业务的支持力度,助推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实体业务的“孵化器”功能。中联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向将围绕公司主业开展,向上下游领域不断延伸,重点在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挖掘等热点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联重科还披露了董事会对《公司章程》的修改内容。公司表示,因业务发展的需要,拟在经营范围中增加“高空作业机械”。此举表明中联重科正在加快部署新业务。

中联重科4.0塔机助建科威特国家重点工程

日前,在科威特加哈拉省和阿哈麦迪省,10台中联重科塔机如同钢铁卫士般伫立在城中作业,全力助建科威特医保医院项目。

目前在建的2座医院总建筑面积约24万m2,项目预计在3年内完工。中联重科驻科威特相关负责人称,该项目由中冶上海宝冶集团承建,中联重科有9台T7020-12E和1台TC7525-16D塔机参建。其中的T7020-12E为新一代针对PC工况设计的平头塔机,是中联重科4.0明星产品。

宝冶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项目业主对于项目质量和工期要求严格,因此我们对产品的选择也非常慎重,中联重科的塔机在试运行中通过了项目业主、监理、施工方、第三方检测机构组成的‘苛刻的检测组’的施工测试,产品品质值得信赖。”此外,选择中联重科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拥有海外代理商的灵活服务及租赁资源,可保证项目高效进行。

近年来,中联重科在全球发展中坚持“渠道、零配件、本地化”的海外战略,该项目的顺利运行也是中联重科充分发掘和培育本地化资源的一个缩影,借助于科威特代理商提供的租赁、销售业务,不仅让客户的选择更加多元,也符合项目施工中轻资产、低资金压力的要求,受到许多施工方的青睐。

徐工集团“全球好机手”项目初夏再起航

6月20日,徐工集团“全球好机手”公益项目第七期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举行。徐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格,铲运机械事业部党委副书记王颖,挖掘机械事业部党委副书记于爱军,徐工进出口公司党委书记蒋南,徐工施维英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一帆,徐工技师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冯跃虹,10名培训老师代表,员工代表及来自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科威特、卡塔尔、蒙古等6个国家的15名海外学员,全国9个省份的75名培训班学员出席典礼。

徐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格热情地欢迎海内外机手的到来,并期待参培学员通过多种特色培训模块的体验,感知“互联网+”时代徐工智能制造新模式,感受徐工沉稳厚重、极具创新活力和使命责任担当的大器文化内涵,感悟“徐工,让世界更美好”的责任情怀,品味徐州两汉文化,共同见证徐工智能制造实力和世界级品质。

“全球好机手”公益项目立足行业,服务全球,参培的学员和企业涉及“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在促进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促使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繁荣等方面贡献了“徐工”力量。

日立建机举办第五届工厂开放日活动

5月20日,第五届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MC)“日立工厂开放日”活动精彩举办。与以往不同的是,活动选定520这一特别时点,既刻录爱的印记,亦烘托出企业大家庭的主题,让企业文化在浓情氛围中愉悦升华。

为了让活动更贴近每位员工,HCMC从4月底开始在全公司范围内征集开放日主题,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最终,“日立520,开放大家庭”成为最佳主题,并以此设置了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所有参与的员工和家属度过了难忘而有意义的一天。

在受邀参与开放日活动的85个家庭中,除本公司员工及家属外,还特别邀请了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的家庭代表,以及供应商、人力资源协会等重要相关方的家庭代表,参与规模约240人,创历届新高。活动当天,日立建机的志愿者队伍和对应的工作人员全程陪伴,为来宾提供了周到细致的贴心服务。

中交西筑3套搅拌设备贵隆高速“显身手”

近期,中交西筑接连中标中交一航局及中交路桥承建的广西贵隆高速项目第一、第二、第三标段沥青搅拌设备采购项目,目前标段项目工地上SG5000、J4000、JD40003套中交西筑沥青搅拌设备已拔地而起。

中交西筑此次中标的SG系列及J系列搅拌设备均是当下中交西筑搅拌设备的主打机、王牌机。SG系列机型集环保型主机、厂拌热再生、温拌功能于一体,节能高效、环保智能,是目前国内智能环保型沥青搅拌设备的代表之作。J系列机型则是公司引进英国PARKER和德国BENNINGHOVEN成熟技术后,根据中国市场实际需求,自主研制生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

近年来,中交西筑不断加大产品环保智能研发力度。此次中交西筑能在行业专家层层筛选,反复论证,综合比较的严格选拔过程中脱颖而出,这既是对中交西筑产品的认可,更是对中交西筑发展理念的认可。未来,中交西筑将不断加大智能环保型装备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回馈市场和客户的信赖。

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情况第三方评估专家组赴山河智能考察调研

6月21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情况第三方评估专家组一行在湖南省军民融合办公室、省经信委副主任黄东红,长沙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舒行钢和省、市经信委、发改委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赴山河智能考察调研。

专家组成员、原装备学院院长邹鹏少将介绍了此次专家组赴湘调研的目的和意义,旨在根据中央军民融合办公室的要求,了解各地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决策的规划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

公司董事长何清华、总经理夏志宏陪同考察了综合装备制造车间、特种装备制造车间,副总经理张大庆对军民融合工作开展情况做了专题汇报。

评估专家组在考察了生产车间与听取了工作汇报后,对山河智能作为湖南省民参军典型企业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梁稳根会见中国能建党委书记汪建平 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

5月30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一行到访三一,与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等举行会谈。双方就装备研发与采购、信息合作、新能源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工程建设与设备采购、资本投资、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新能源及其他新兴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双方将在盾构、TBM、PC(混凝土预制件)设备等领域,采取多种方式,共同联合开展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

会谈中,梁稳根介绍了三一集团近期生产经营状况,并对中国能建予以的支持表示感谢。梁稳根表示,三一愿发挥装备制造优势,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中国能建的国内外重大项目建设中。同时,三一愿加强与中国能建在各领域的战略合作,发挥彼此的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共同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汪建平高度肯定了三一长期以来为中国能建提供的一流设备和服务。汪建平表示,三一近年来在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在中国能建承建的阿根廷基赛水电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双方能够紧密合作,在市场开发、投资、重大装备联合研发、新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合作水平。

李克强总理寄望三一集团早日迈向世界高端制造前列

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的陪同下视察三一集团,他对三一在高端制造、工业互联网、双创平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当天上午,总理一行抵达三一展览馆。13年前,也就是2005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首次视察三一,曾嘱托三一要“越办越好”,三一人一直牢记在心。此次,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就近年来三一的发展变化作了简要汇报。对于三一的不断进取,总理频频点头,表示赞赏。

随后,李克强总理走进三一智能制造车间,梁稳根介绍了三一的智能化生产情况。考察过程中,总理还关切询问三一设备的销售和基础零部件情况。梁稳根说,2018年三一经营形势非常好,已经实现了“存贷为正”的目标,三一挖掘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连续7年第一,油缸、液压系统等基础零部件基本实现了自主研发。在三一新研发楼大厅,一块电子大屏幕正显示着三一近40万台入网设备的运转情况。李克强总理在屏幕前驻足良久,仔细听取并询问企业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推进情况。在三一众创“魔豆仓”,李克强总理重点考察了企业内部孵化的三一重卡项目。

临行时,李克强称赞三一依托工业互联网打造共享包容的平台,他引用老子的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一走向全球”,寄望三一早日迈向世界高端制造前列。

Perkins宣布任命新总裁

费士孚 (Steve Ferguson) 获任命为Perkins (珀金斯)总裁

Perkins(珀金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宣布任命费士孚(Steve Ferguson)接替尤仁名(Ramin Younessi)出任总裁。尤仁名自2013年起掌管Perkins,刚被卡特彼勒(Perkins母公司)擢升为能源与交通事业部总裁。Perkins总部设于英国彼得伯勒市(Peterborough),在美国、南美、印度和中国均拥有生产工厂,代理和分销商网络覆盖全球。

尤仁名于宣布Perkins此项新任命时说:“Steve曾致力推动卡特彼勒全球各个制造工厂实行精简和灵活,以及具成本竞争力的部件生产运作,取得极大成果。再结合他的工管和财务专业背景,多年来专注安全生产和品质管理的经验,以及建立客户关系的卓越能力,他定将带领Perkins这个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企业再创高峰,树立优秀领导人的典范。”

除担任Perkins总裁外,费士孚将同时掌管卡特彼勒工业动力系统事业分部(IPSD),业务涵盖设计、开发和销售所有18L及以下发动机、零售发电机及卡特彼勒国防产品——囊括3个蜚声全球的品牌Cat®、Perkins和FG Wilson。

在出任新职前,Steve为卡特彼勒先进部件制造业务总经理,负责管理卡特彼勒旗下15个遍布全球的生产设施的营运。他于1990年加入卡特彼勒时受聘为会计师,此后历任多个职位,横跨整机和发动机业务,肩负的责任也日益繁重,涉猎广泛的范畴,包括产品定价、业务规划、财务分析及业务资源管理等。他拥有美国东伊利诺斯大学学士学位,并曾修毕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高级行政管理课程。他将直接向尤仁名汇报。

尤仁名于2013年加入卡特彼勒,凭着在业界积累超过25年的高管经验,被委以掌领IPSD的重任。他曾在多家国际企业担任管理领导岗位,包括在纳威司达(Navistar)公司负责产品开发、品质管理、采购及产品规划;以及在戴姆勒(Daimler)公司旗下商用车辆事业部负责产品开发和规划。尤仁名毕业于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并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其后于雪城大学和马利兰大学深造,取得硕士学位。

未来他在卡特彼勒事业部总裁的新岗位上,将负责统领能源与交通事业部旗下多个业务单位,包括:船舶及油田动力、发电动力、Progress Rail Services、索拉透平公司、工业动力系统分部及大功率动力系统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