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忆苏散文的平淡美

2018-07-06张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散文

张美

摘要:大理本土女作家忆苏出版了四本散文集,其散文呈现出“平淡”的审美趣味,主要表现在选材平易、以小见大,语言平易、自然流畅和散淡优雅、诗意盎然等几个方面。阅读过忆苏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她文字的纯净,她对故乡的眷恋,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

关键词:忆苏;散文;平淡;审美风格

一、前言

忆苏,原名苏佳琴,汉族,生长于巍山。迄今为止,忆苏已经出版了《莲花时光》《巍山,时光驻足的小城》《小吃天堂》和《忘言书》四本散文集。

忆苏的散文从生活的博物馆采撷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山一水,一虫一草,一人一事,一器一皿,一首歌,一句诗,都可提取为素材,在细细感受中,用文字记下心头最真切的感受。要紧的是,她总能找到闪光点串联这些细碎杂乱的平凡事物,提炼出本质的光彩,以小见大。用诗意化的语言自由的叙说着见闻经历、观点情感,她总能适时引入一些诗词点缀文章,辅助抒发情感,达到情与景、诗与情的和谐统一。忆苏把自己的生活、情感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展现给读者,从素材的真实到情感的真实,贴近生活,是作者真实情感的直接抒发。作家晓雪谠“她年方四十,正处在‘介于夏与秋之间那个清美芬芳的时段。她‘既有盛夏的激情,又多出一些褪去急躁动荡的淡然与安然,就像早秋清晨那朵在昨日骄阳下欲开未未开的荷,摇曳着淡淡的丰盈,绽放着禅意的从容与精美。”

二、选材平易,以小见大

巍山小城是忆苏来到这个世上便带有的印迹,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地方而存在,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属,对巍山小城的述说与记录是她对其深爱与依恋的显性表现。她主要写了巍山的历史、地理、文化、人物、动植物、食物等。“走进巍山,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墨迹遗落。…品联的好去处,当属巍宝山和灵应山。”她以巍山的对联为素材,栖身于对联之中,不仅记下了一幅幅对联,探索对联的来龙去脉,还细细参悟着其中的奥秘,在三两言语中感悟人生哲理。忆苏还描写了巍山的拱辰楼、彝族村落啄木郎、文龙亭、甘露亭、青霞观、火把节等,这些场景都值得忆苏津津乐道一番。扒肉饵丝、小米糕、稀豆粉、卷粉、油粉、凉虾冰粉、牛打滚、烧饵块,各色烧烤,这一切美食,忆苏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作者对巍山古城的迷恋是漾在眼睛里,印在脚印里,刻在心上,溶于血液之中的。她该是拥有最灵敏的鼻子,随时能嗅到故乡的平常生活中流露的不平凡。谁说故乡是用来别离的,忆苏在守护中勾勒了内心的完整世界。

忆苏的眼光聚焦于自然万物,对自然景致进行了细致的诉说。单就植物而言,从她眼前闪过的,都能触动她。不论是山野的蔷薇、栀子、含笑、缅桂、金银花、野姜花、芭蕉、鱼腥草、臭灵丹、荷、旱金莲、铜钱草、悬铃木、决明子、核桃、凤凰木、蓝楹花、艾草,还是院子里的茉莉、海棠、绿萝、水仙、石榴亦或是公园的紫藤等,都能引起她对生活与人生的遐想,这仿佛成为了她生活的儀式。忆苏的时间不是转瞬即逝的,她记得每一段时光,时光的每一帧都定格在她的笔下。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植物生长、食物的轮流上阵等等,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忆苏不拘泥于平淡无奇的日子,让身体和灵魂出走,游山玩水,探奇访胜。初春,携向往之心,去灵山寻花,去邂逅神往已久的美好。立夏日,与家人一起,踏着湿润的土地,嗅着泥土的清香,享受着雨后巍宝山的幽静清明。秋日,徜徉在北大清幽的校园,不断按下快门想要记录下北大的意蕴与灵气,让弥漫在空气中的文化气息慢慢浸润心灵。在冬日的暖阳下,驾一叶扁舟,泛游西湖,寻找记忆中蒹葭苍苍的美景,却迷失了西湖灵秀而浪漫的风情。

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日:‘游山玩水去。”中国士大夫常常钟情于游山玩水,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邀三两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陶冶性情,放松心情,赋诗吟歌,向大自然学习做一个真实淳朴的人,岂不乐哉。

三、语言平易,自然流畅

忆苏的语言充斥着清丽淡雅的幽香,但平易之言并不是无心之作,恰是在散漫中达到微言大义的审美境界,王安石有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题张司业诗》),用浅淡之笔书写平易之言。

她惯于使用叠字、叠词,造就了散文语言的复沓、节奏之美,使文章音律和谐,舒缓有度。作品中使用长短句,长短交错,快慢结合,诵读起来,自然流畅,琅琅上口,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作者踏着悠扬的乐曲聆听着巍山古城诉说曾经的辉煌与昨日的故事:“琴弦拨动,京胡拉响,一声高喝,一曲曲玄妙悠扬,澄明幽静的古乐,汇成一段自然脱俗的妙音,悠悠讲述着南诏曾经的辉煌和小城昨日的故事。”文章以短句开始,四字句用三个动词贯穿,铿锵有力,把表演时的豪放气势烘托出来,再接以长句,把作者看到这热闹场面、听到优美乐曲时的感受抒写出来,在长短交错中使作者平和的心境与热烈氛围形成对比,作者在随风消散的音符中感受岁月静好,品味生活的乐趣。

此外,排比句和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句式整齐而不繁琐,均匀而不雷同,在句式变化中,蕴含了一种音乐感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忆苏的散文描绘细腻,如一股深山井泉汩汩流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读完不禁流连忘返。我们可以读到对各种环境、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有雪后温婉的乌镇,暖阳下的巍山古城、静谧的寺登街、琢木郎清幽宁静的山村景象、造型各异的土林、扎染厂里染布的过程、流淌乐曲的月夜小城、配合默契的夫妻卖饼的情景、山水间垂钓的恋人、香格里拉惬意的民居生活等。忆苏在形象化的语言中显露着文字的绘画美,这些描绘细腻、生动,呈现出一幅真切的图景,让读者畅游在虚与实相交的世界,足以使读者感同身受。

忆苏善于引用古典诗词曲赋表现散文的典雅美,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与诗词联系起来,在文章与诗词曲赋的连接处寻得一片绚烂的天地。当她在寒冷的冬日邂逅一方美景,望着湖面粼粼的波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丽的句子悠悠响在耳畔。”冬日、暖阳、山水、树花、波光、诗词在这一瞬间碰撞出诗意的光芒,这般美妙的生活怎不令人向往?作品中还有许多的引用,不同的心境与诗词相互映衬,例如中秋月夜全家欢度佳节,虽没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忧思惆怅,却有满园浓浓的温情。

又比如作者认为凛冽冬日里最惬意的事是“绿蚊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和家人好友喝茶聊天,任窗外寒风怒号清冽萧瑟。”用美味的糍粑抵御冬至的酷寒。忆苏字里行间满满的流露着典雅,清香飘逸,沁人心脾。

四、散淡优雅,诗意盎然

忆苏脚踏实地地生活着,她的散文倾诉着生活该如散文般优雅,散文该像生活般平淡而充满诗意的余味。“忆苏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而且自然天成。”

忆苏的散文抒情缺乏波澜起伏,但追求情真意切。真情是散文亘古不变的文学灵魂,在感情的抒写与变化中渗透出散文的美。作者用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一个聪慧、活泼、机敏的小侄女。先说名字由来和哥哥一脉相承,全家人对她寄寓了希望与祝福。再介绍这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每天张着小嘴说个不停,和家里喂养多年的那几只小八哥不相上下。”一个比喻真是把小姑娘写得活灵活现。身材高高瘦瘦的、温柔爱美、喜爱布娃娃,对穿衣搭配情有独钟。她也是温暖的小棉袄,体贴人心。忆苏其实在首段“雨菥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说她漂亮,但是并没有单纯的介绍她的外貌,而是从外貌到性格到品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表明她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忆苏对她的喜爱与宠溺之情溢于言表。忆苏的散文就如春日的细雨,慢慢的温润,慢慢抒情,平缓的、淡然的把自我的感怀渗透在字里行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线索,用平和的生活态度观赏一切,又在观赏中感受平和的生活,用真情实感串联着一篇篇珠玉之文。

忆苏的散文带有闲谈的气氛与节奏,讲究一种随意的自我表达,仿佛是与友人的闲适谈话,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忆苏写作时并不单纯书写自我的感受,而是在与读者谈话。“她用自然平易、朴实洗练的文笔从容节制的情绪,真诚地与读者倾诉与交流。”她在见到芒种后和七月的雨时大喊心中畅快,内心感觉踏实而宁静;她回忆儿时做冰的场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游戏的欢愉;她讲述儿子的成长过程,为儿子的爱好感到困惑,感到发愁,为他的成长感到骄傲;她说“在小城里,没有见过野姜花,心中便有了一些遗憾。这个遗憾,让今年初秋的一次巍宝山之行弥补了。”读来都能感觉到忆苏话语间的欣喜,这种在场与不在场的融合贯穿着闲谈的语气。不同的话题,不同的叙说方式,不同的心境,却都是与读者的一次次情感与思想的互动。

忆苏的散文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一词最早用于诗歌的赏析之中,强调情景交融和“象”到“象外之象”的延伸,而这种象主要来源于自然意象。忆苏在散文创作中尤其喜欢写花草树木,她关注其名字的由来,历史,生长,形状,气味等,她的作品对此有集中描写。《腊梅花开》、《独爱草香》、《怀怀念一棵树》、《又是槐花飘香日寸》、《六月,紫薇花开》、《银杏》、《桑》、《樱》、《牵牛蔓碧花》等篇章介绍了形形色色的花草树木。对花草树木的意象提取,在回忆与展望中把视线聚焦在生活中的细微美好之处,反映了她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平和的感情。宗白华先生说:“意境不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描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境界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藤蔓上茎叶间,一个个花蕾尖尖地紧紧地攥住,项上微微露出一点点紫色,一见就惹人怜爱。”本是常见的花开,作者通过前文普通的见闻经历的铺垫,绘出一幅清淡、素净的工笔畫,画中透露着她对童年天真烂漫时光的回忆,洋溢着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对安逸平淡生活的向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忆苏的散文具有平和清淡的审美风格,笼罩着舒朗的平淡美。不做虚无缥缈的幻想,从映入眼帘的事物中提炼素材,精心选取了巍山小城、自然景致、出游探奇等方面的素材承载心灵的旅行和生命的温度。语言平易自然,细细品读,能感受其中舒缓平和的音律,细腻的描写中营造出清新淡雅的风格,因情而动的诗词引用,为文章渲染出典雅的氛围。作者用平和的心境诗意地享受生活,用闲适的语调诉说真情,对平淡意象的书写中营造散淡的意境,使得她的散文平淡雅致、意境深远。

猜你喜欢

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散文二题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散文短章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