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育儿二三事

2018-07-06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18年11期
关键词:梅葆玖梅兰芳丰子恺

王碧清

每个领域均不乏大家的引领与指引,而在家庭教育尤其美育引导方面,那些在艺术领域有突出成绩的艺术名人们又是如何培育自己的子女呢?本篇通过引述京剧大师梅兰芳,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以及青年一代中的杰出指挥家俞子良关于培育、教育子女的一些故事和片段,以感受蕴含其中的温暖与智慧。

梅兰芳: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作为京剧界的泰斗级人物,梅兰芳对于子女的教育,循循善诱中又严格要求。

梅葆玖是梅家子女中唯一继承父业、弘扬梅派艺术的人,在梅兰芳对梅葆玖培养的点滴记录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艺术追求的精益求精以及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期待。

1934年,梅葆玖出生于上海。由于他生得样貌清秀、嗓音圆润,梅兰芳夫妇决定培养他继承梅派艺术。为了给孩子打好基本功,梅兰芳请王幼卿先生教儿子《玉堂春》《三娘教子》《祭塔》《二进宫》等青衣戏;请昆曲名家朱传茗先生教儿子《断桥》《思凡》《游园惊梦》等昆腔戏;请陶玉芝先生教武旦戏;后来又请姜妙香、茹富兰先生教《雅观楼》《辕门射戟》等小生戏。梅兰芳得闲时也会悉心传授,使梅葆玖少年时期即在青衣、花衫、刀马旦等各个方面打下了较全面的基础。

据梅葆玖回忆,父亲对他的要求,有时候比一般的学生或演员更加严格。不过,严格得自有艺术,循循善诱,启人自觉。“如果一个动作做不好,他会从几个角度来启发你,然后让你私下再去琢磨,去练。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练一个动作,怕搞得你挺紧张。”梅葆玖说。“那时父亲对我的要求是多学、多演。这个阶段,不管老师教什么戏,教得怎样,父亲从不干涉,从不改动一个字。”

1950年10月,梅兰芳和梅葆玖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金山寺》和《断桥》,父子俩分饰白蛇与青蛇。这两出戏,梅葆玖分别是向陶玉芝和朱传茗两位老师学的,身段与梅兰芳稍有不同。当时,剧团的人都叫梅葆玖按照父亲的路子走。但梅兰芳却把孩子叫到一边说:“你做你的,别犹豫。师父怎么教,你就怎么做……临时变动,你也没有那种火候,那可不能保险……”

当孩子在公众面前犯错时,梅兰芳也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但与此同时,他会认真地指出错误之所在,并帮助孩子去改正。梅葆玖记得,他幼时和父亲同台演出,有时在舞台上偶尔错了身段。为了不让观众看出来,父亲当时会配合他一下。过后,父亲虽然不会为此而责骂他,但会认真地给他重排一遍,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

在平日生活中,梅兰芳善于用劝导代替责骂,通过言传身教,使子女从小就明白事理。长子梅葆琛回忆:“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始终很和蔼、很稳重,但有时很严肃,他从不会因为子女教育而发脾气,永远是以理服人,婉言开导。”

丰子恺:珍视孩子的“天真无邪”

被称为“平民艺术家”的丰子恺创作了大量生动而平实的画作,既有对社会百态的写实,也有日常生活乐趣之所得。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的点点滴滴的事迹中,一位“慈父”形象跃然而出。在画家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一位慈祥且有教育智慧的“顽童”。

他的外孙宋菲君曾说:“外公从来不为子女筹划人生,孩子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他从不干涉,但是会细心体察孩子的性格爱好。”这便可见老人家的耐心与包容。

根据后辈人的回忆,丰子恺异常珍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而描摹儿童日常生活中看似琐碎的小事,成为他的“心头爱”。他认真而兴奋地将其赋予画笔端,他也称孩子们是“全部身心公开的人”,也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方面,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和规矩,也就可以大致理解。

在丰子恺女儿的印象当中,父亲对于年幼的孩子细心而周到。其中作品《兼母的父》即是对自己的写照。丰子恺还会同孩子们一起玩闹,比如搭积木,教孩子们唱儿歌。

一次,孩子将自己的鞋脱下来给凳子“穿上”,正欣赏并歌唱自己的杰作时遭到了母亲的呵斥,丰子恺见到,立即将孩子抱过来百般安慰,还埋怨不应这么粗鲁地摧毁孩子的创作……

丰子恺曾夸赞孩子们的“淘气”充满了智慧和想象力,在他的笔下,有这样的文字:“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还开心;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还伤心……由于这种爱和亲近,我才常常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一个和成人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

丰子恺还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好奇心,每当听到种种“奇怪”的问题,比如“月亮为什么总是跟人跑?”“小草为什么到春天会变绿?”“有些人为什么肯当叫花子?”丰子恺总是耐心解答,知道孩子们的“小心灵满足为止”。

在文章中,丰子恺指出,“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甚至把孩子当出气筒,伤害并摧残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他建议“要热爱孩子,去亲近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观察孩子的生活,深入理解他们”。

丰子恺的家庭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即使再忙,他也会自己教孩子读文学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丰子恺对子女的教育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即使在最艰难的逃难途中,不论舟车劳顿,从不间断。有时甚至在防空洞躲警报时,也还在教孩子们念书。

俞子良:寓教于乐,讲“质”不求“量”

曾经在几档综艺节目惊艳亮相的“音乐神童”俞隽,在亮相时变引起了一片欢呼。他6岁时,已作为最年轻的大提琴手考入父母的母校——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在国内外各大舞台演奏大提琴时更是大气成熟。

俞隽出生在美国纽约,成长在音乐世家,父母都是音樂领域的专业人才。父亲俞子良是被誉为“21世纪肖邦式的浪漫作曲家”,母亲鲁爱罗来自韩国,是位钢琴演奏家兼教育家。在俞隽两岁左右的时候,他便伴着音乐入睡、起床,还会接触多种类型的音乐。到3岁的时候,俞隽开始了系统的音乐学习。

俞子良认为,要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环境里面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不要把练习当成一种练习,“就是说第一次练琴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也不要一味强调练琴时间,要更关心他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集中能力。

“我绝对不要求他在精神不集中的时候练琴,那不但无效,甚至会起反作用。”俞子良表达了自己对于俞隽的讲“质”不求“量”的教育理念,要让孩子觉得这与玩时的快乐旗鼓相当。“不要把练习当作任务,它应该成为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早上起来要吃饭一样,吃完饭之后要读读书、听听音乐、练练琴,这可以是一种生活习惯。但关键是让孩子觉得很好玩,是一种玩耍的方式。”

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对俞隽的音乐才能表示了赞赏,并指出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中,家长首先要做专业的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接触艺术,提升艺术感悟能力。

猜你喜欢

梅葆玖梅兰芳丰子恺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梅兰芳以情打假
梅兰芳以情打假
京剧大师梅葆玖病逝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丰子恺漫画欣赏
名旦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