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的人生,自童年始

2018-07-06

中华儿女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格美育美的

美,人之所向往;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使然。教育中,培养发现美的意识和欣赏美的能力更是“五育”中的重要内容,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已然置身于一个必不可少的地位。学校里,开设各样的艺术兴趣班,要求在各科学科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美的教育;而校外,钢琴班、国画班等艺术辅导班成为孩子周末的第二课堂,各类比赛和考级更是成为了检验美育的有力方式。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学习一门艺术,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诚然,育人的投入理应是巨大的,然而回头想一想,孩子是否真的体会到了美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是否真正经历了美的历程呢?

好孩子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什么是美育?《教育大辞典》对美育给予了一个开宗明义的定义: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美化其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的教育。

建国初期(1949—1957年),美育被明确写进了教育方针,成为有章可循的人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都规定了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对美育的要求是具体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

而今,大部分孩子对美的感受,建立在考级、比赛等压力之下,孩子经历的技艺的培训远非达到美育的层次。辅导班外,孩子们讨论的是你考几级了,考过了会有怎样的礼物,却很少听到孩子说起弹琴或者画画的时候,自己有多么的快乐。美,理应帮助人们丰富内心世界,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获得内心的平静,而非花费很多精力,到头来值得称道的只有几张证书而已。

孩子生来就有自己对美的判断,如行为美、颜色美、自然美。美育,最需要的应该是发现、尊重和引导孩子心中的原始美,帮助他们获得身心的自由。否则,儿童美育只会停留在尴尬状态,即一批又一批的美育学校“生产”了儿童艺术技能大赛冠军的“订单产品”。

2016年,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状况分析报告》,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配备的存量、结构、缺口以及器材设备达标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算和分析,提出全国美育教师至少缺四万。

美育与艺术教育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美育不同于智力的开发、技能的训练。有时候,家长精心安排,想让孩子获得“美”的成长,但往往不小心吹熄了孩子追求美的火苗;有时候,家长无心插柳,却收获一片蓬勃的树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受到美的教育,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

蔡元培也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通过积极正确的美育,孩子不仅能够体悟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情感之美,更能在感悟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美、热爱生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童蒙养正,美育很重要

艺术不应仅是柴米油盐的生活消遣,艺术更可以培养孩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丰子恺先生认为,小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有敏感、丰富、真挚的感情。很多美育研究先行者都用不同的理论强调了一个同样的道理:儿童启蒙美育很重要。

与成人的内心世界相比,孩子的内心更加丰富,他们的投影世界更斑斓,他们的梦想世界也神秘莫测。儿童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再到随意涂鸦,往往会无意识地达到直抒胸臆的境界。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即使是阳春白雪般高雅的艺术学习,没有怀着认识美和发现美的眼光来看,也只能说是技艺的熟练。给予孩子最好的美育人生,无外乎教给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读书久了,也许书中的文字早已记不清了,然而书中的文字会以你猜不透的方式进入生命,丰盈心灵,宁静自在。美育更应是如此。正如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说,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的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这些耳濡目染的作品,不只是展览橱窗中遥遥相望的画作,也可能是诗歌、风景、文字,亦或是信手涂鸦、家居装饰,其实哪怕只是一餐饭、一盆花,也可从发现欣赏美的角度去对待。

成功的美育能涵养性灵,颐养人的超越精神;有助于少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对美的感知,形成高尚、纯洁的人格。少儿美育不只是对少儿审美的塑造,还有对人格的塑造。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少儿美育不只是眼下浮于表面的基础美感培养,而应该将视野放宽,思路放远,始终不能忘掉美育的方式是陶冶和唤醒,更不能忽略最初的目的是“蒙”而不是“教”,即“童蒙养正”。

“美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很奇妙的改变一个人,帮助他建立群体关系,从而使青少年慢慢建立社会责任感。”谈到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如是说。他认为,所谓的责任感就是相互关系的确立,“中小学阶段正好是小孩子确认相互关系的时候,美育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使他们对家人、朋友的关系更积极友善,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美育与成长

美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提升孩子感知美的能力

通过美育,可以训练孩子们的视听等感官能力,提高审美鉴赏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当孩子长期在充满美的环境下生活,感觉器官也会因此得到相应的刺激,通过耳濡目染,就会拥有良好的鉴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同体操运动员的孩子往往有着较好的身体平衡能力,钢琴家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乐感、节奏感,书画家的孩子往往在形状的掌握、颜色的识别上要好于其他家庭的孩子。由此可见,在美育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只有美的享受,与此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

2、丰盈孩子创造美的情感

通过美育,可以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情感,丰盈他们的内心世界。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可以激发起孩子们丰富的感情活动,并通过对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作用于他们的内心,通过生活体验、艺术作品(包括图书、影视等),他们一定会感悟到世间的人情冷暖,喜怒哀乐。就是在感悟这些或喜、或悲、或爱、或恨的情感过程中,孩子逐渐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另外,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不仅可以积极良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更拥有一种共情的能力,能够分享他人的欢喜与悲伤。因此,美育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塑造孩子心向美的人格

通过美育,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构造孩子的人格。其实美育是一种随意的教育模式。在生活中,有时候陪同孩子读一本好的儿童绘本,看一部好的动画片,就是在进行一次非常棒的美育。因为在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和渲染下,在欢声笑语中,儿童的人格形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适合小朋友观看的儿童绘本,儿童剧等,更可能会对儿童的人格產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人格美育美的
以鸟喻人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