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出心里的阳光

2018-07-06涧秋

中华儿女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琴涂鸦画画

涧秋

泰戈尔有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爱如此,艺术也应当如此。最好的艺术教育,就应该像阳光一样,洒满孩子心灵的每个角落,同时又给他光辉灿烂的自由,包括拒绝学习的自由。

其实,如果艺术之光真的像阳光一样温暖洒落,谁会拒绝它的照耀呢?艺术家是少数人的职业,但享受艺术之美却是每一个人的天赋和权利。

孩子的画,是他那小小心灵中的一面镜子,心中有快乐,画上的就是阳光鲜花;心中有忧伤,画上的就是乌云沉沉;而如果真是持久的不开心,或者画画的时候感受到外来的束缚和压力,那么,他也许就会拒绝拿起画笔。

这是我在回顾自家两个孩子的艺术培养之路后,总结出的一点心得。

学琴:第一段“从艺之路”

我家老大的小名叫悠悠,四岁之前,我們基本上没有给他报过班,就任其自然地让他悠然成长着。大概是四岁半的时候,受幼儿园小朋友妈妈的影响,悠悠开始跟一位钢琴老师学琴,从“小汤一”开始学起,几个月后便放弃了——这段“学艺生涯”,应该是孩子成长之路上的第一段不愉快的记忆。

现在回想起来,让钢琴课中途夭折的原因,除了当时我正在申请的访问学者提前成行,不得不离开北京外,主要还是我这个妈妈的“较真儿”和“强迫症”:像很多学琴孩子一样,悠悠也是从“小汤一”开始学的,虽然我一直跟老师说,我们不追求考级,只要学会、有兴趣就行,但老师依然是按照考级的方式一步一步教,每次上课后也是留作业,要求练手法。

我这个认真的妈妈就开始陪练,先是软硬兼施地让他坐到钢琴前,这个过程已经耗费掉了我的很多耐心,同时也让孩子的小嘴巴开始撅起来了。练的过程中,一段曲子要弹好多遍,孩子往往是第一二遍磕磕巴巴,第三四遍有点感觉,之后便是时好时坏全看心情——通常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开始涣散,小屁股也坐不住了。而我则固执地认为,既然你前面已经弹顺了,怎么这遍又开始乱弹?明明是不认真!!终于,恼怒的洪水冲破了耐心的最后一道堤坝,妈妈发飙娃大哭,家里一片鸡飞狗跳……

也许正是这种最初的痛苦回忆,让悠悠至今不肯再开始学琴,家里的钢琴大部分时间放在墙边蒙尘。

涂鸦:让情绪在纸上自然流淌

有了学琴的失败体验,在悠悠学画画的问题上,我便格外地慎重。

悠悠的涂鸦期,记得好像是从他两三岁的时候开始的。在他那时的大作上,车是永恒的经典题材,大车小车方车圆车,永不言倦地出现在他的几乎每一幅“作品”中。通常是先画上车,然后在后面画上马路、标牌什么的,当然也不排除一辆又一辆的车水马龙。有时高兴了,他还会把画的车剪下来贴到家里的镜子或墙面上。

看得出,他很享受这个画车的过程——男孩爱车,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欲的表现:今天的男性,基本上都是祖先中较强悍的那一类人的后裔,攻击性和掌控欲已经随着基因成为他们个性中的一部分。而车,无疑是现实生活中最容易实现他们控制欲和强大感的一个工具。

回头想来,悠悠,包括现在他弟弟大壮对于车的钟爱,完全是一种藏在骨子里的天性使然。而画车,也只是这种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一个自然流淌的过程。

画其所爱,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自然的状态。而且,思绪的表达,激情的释放,这不正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原动力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涂鸦和艺术家创作在本质上真的是相通的。

对于悠悠早期这种自发的画车激情,我们的原则是“不干预”,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小孩儿玩呗。现在想来,那时候的剪剪贴贴,对他的手眼配合和线条控制都挺有好处。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几次老师带着大家画画,他拿回来的作品都很有点意思。记得有一次是画了一个小女孩儿和一头小毛驴——真是奇怪的构思,他自己起名是《公主和驴》,我觉得标题有点不太高雅,就启发他:“你的意思是不是《驴皮公主》?或者,《美女和野兽》?”小家伙毫不上套:“不是,就是《公主和驴》。”

好吧,不高雅就不高雅吧,好在画面还不错,线条挺流畅,构图比例也挺好。这张画被我收藏起来,成为他早期的经典之一。

停笔:沉默的蔓延

悠悠五岁多的时候,我申请下来去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由此开启了为期两年多的域外生活。与我开始设想的不同,这两年的生活,对悠悠来说,似乎压力要大于欢乐: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几乎没有朋友,爸爸也不在身边……这种种纠缠在一起,让他这个温和的小男生变得有点内向,从以前的小话痨,开始变得惜言如金。

语言的沉默似乎有着某种蔓延性,不知不觉间,他画画的时候越来越少了。等我从各种杂事里分出神来,发现这一点并试着劝他重新开始画时,他已经不愿意听了。

一个小孩,如果开始不听妈妈的话,通常都是因为他不开心。这也是我后来才总结出来的。

不画画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两三年,回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家艺术培训学校,因为惊叹于孩子们画作中那天真恣肆的想象力,还有稚拙却生动的表现手法,于是决定给悠悠在那里报了名。幸运的是,因为提前有过考察,所以找的老师是这个学校里比较有经验、性格也比较温和的一位,后来发现,老师真的很重要。

快乐的兄弟俩

猜你喜欢

学琴涂鸦画画
创意涂鸦
孔子学琴
创意涂鸦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