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家潢 钟表业的天才与“傻子”

2018-07-06严槿程晨

今日华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飞轮陈家傻子

严槿 程晨

他是钟表设计界天才

也被称为钟表业“傻子”

他的工厂曾被业界戏称为“侏儒”

原因是哪怕只剩一分钱,他也愿意投入研发与设计

他所有的精力不在於赚得金钵满盆

而在於研发一款与瑞士钟表媲美的民族品牌

他的痴迷,是一种匠人的精神

他的坚持,是製造业永不言败的情怀

一万多个日夜的经验累积,无数次的精雕细琢,只为与众不同

他创下钟表业世界级独家专利

——2D陀飞轮及滚筒式显示日历和星期的全自动机械表

——其创建的钟表品牌“天铭钟表”,一鸣惊人,远销欧美

他甚少在业界聚会时出现,名字卻在业界如雷贯耳

他是钟表业传奇式人物,卻貌似一名极普通的技术人才

——他,就是天铭钟表创办人陈家潢先生

为掌握技术,他偷偷自学,常因操作不当而将手指打磨得血淋淋

1980年,陈家潢先生移民香港,来到香港的第二天就进入钟表行业当学徒。八十年代的香港,工业十分发达,钟表行业是当时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小钟表厂林立,为他今後发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初来香港,陈家潢先生因语言不通,又加上师傅有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避讳和担忧,並不愿意将手艺传授予他,在这种情况之下,对数理化兴趣浓厚、聪明善思的他便偷偷自学。

每天深夜下班之後,同事们都收工回家之时,年轻的陈家潢先生就悄悄地一个人留在工厂,开着机器磨刀,由於之前没师傅指引,他不明就理,一步一步地慢慢摸索、学习,一不小心,就把手指磨得血淋淋的,但他顾不上这麽多,仍旧专注学习。

一天,陈家潢先生正在专心学习之时,老闆因下班晚听到工厂有声响进来关电闸因而发现了他,问清原因之後,遂将其调到了钟表製造的核心部门学习抠样。“表壳抠样是钟表製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表壳的製作工序复杂,以前因科技尚不发达,多是人工处理,从钢板分割、画图、割切、打磨、抛光等等。“只要有一个技巧没有弄懂,我就会寝食难安,直至把问题解决了才作罢。”这种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的精神,令陈家潢先生短短四个月内就懂得了抠样的整套流程。一年後,他技术熟练,顺利出师,令所有工人啧啧称奇。要知道,一般出师长需七八年,短需三四年,而他仅用了一年。

“家中七个兄弟姐妹,我是男孩中的老大,9岁开始帮着养家。那时,父母每个月交给我45元,负责安排整家人的吃喝拉撒。”这样的经历,使陈家潢先生很小就懂得了担当,来到香港之後一边打工一边补贴家用。为了能多赚钱,他白天在工厂上班,六点下班後立即赶往佐敦卖苦力,周末前往上环海味街当搬运工。“那时候,因为年轻力壮,不怕吃苦。搬完一个货柜的货物,市场价是4000元,少给一点我们3000多就搬。”靠着辛苦打拼,生活一点一点得以改善。

“只要你有技术,香港遍地都是黄金。”技术过硬的他,短时间内就拥有了自己的工厂;为突破困境,他从OEM到ODM,逆境求生

敢闯敢幹的陈家潢先生,做事有着一股灵活劲。那时,工厂都是以计件来算工资,做得越多工资越高。因而,他就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上开动脑筋,将工作效率增至别人的3-4倍,且专挑一些批量大、难度大的任务来完成,成为了工厂里工资最高的那批人之一。

“只要你有技术,香港遍地都是黄金。”之後,陈家潢先生自设工厂,主做表壳OEM代工,兴盛时代,工人一度达到800多人。当年,他在内地办厂,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培养了大批内地人才,随後从他这离开的人才再自设工厂,推动了整个内地钟表业发展。

1994年,因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单一的服务类型不再受欢迎。也正因为如此,陈家潢先生的工厂因产品单一一度遇到经营困难,“业务一下子锐减了70%,繁忙的工厂一下子就停了下来。”面对这种情形,他积极寻求答案,向以往的老客户取经,“客人就告诉我,钟表的製作有许多个流程,而我生產单一的表壳,对他们而言十分不便,他们想要整体配套服务。”找到问题症结,陈家潢先生立即作出反应,他迅速转型升级,了解钟表的整个製作程度,並增加以前未有的工序,短时间内,他就打造了钟表製造一条龙服务,生意又好了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行业竞爭力的增大,越来越多小厂不惜低价竞爭,令到陈家潢先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当年,帮卡西欧代工一个工艺9元/件,後来跌到2.8元/件都有人接单”。因为坚持诚信经营,陈家潢先生守规矩,办实事,与一些无需研发、偷工减料的小工厂竞爭起来,自然败下阵来,另一方面,客人亦是利益为主导,根本无法理解他身为自主研发、材料人工上涨等所面临的原因,“在这种情形之下,唯有突出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主动出击,以此突围。”

众所周知,处於激烈的竞爭之中,跟随者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人无我有的引领者方能屹立市场之巅。“作为领跑者,我常常要高度警惕有没有被追上而神经紧绷。”然而这种压迫感,也促使陈家潢先生集中全部力量於研发之上,“以致於我看到任何一个事物都会想象把它变成一只钟表。”长年以往,他练就了一身研发设计的好本领,与客人沟通之後,能迅速领会客人的想法,並能迅速做出成品且获得对方满意。“有一次临到展会之时,我一个晚上就设计出了二三十套钟表。”由陈家潢先生所设计的钟表独特新颖,皆是按照瑞士钟表标凖而製,一出现在展会上,就吸引了众多客户的眼球。

作为一位技术型企业家,他不热心经营,相比金钵满盆更痴迷研发设计並不惜投入所有身家,不经意间,已创建了三十多项专利,其中包括了世界级的独家专利,引得瑞士钟表同行意欲出资千万元收购

订单有了,但陈家潢先生的目标卻不在於赚得金钵满盆,他醉心於钟表的各种设计研发而不惜成本,“做研发,你千万不要去计算成本,一计算,整个项目就会搁浅。”除去工厂日常开支外,他几乎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各项研发中,一个项目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投入,同时他在经营方面鲜有热心,主动与长期客户达成“三七开”的合作原则,客户拿七成,他拿三成。“做技术的人都喜欢干脆、清静,专注研发,至於其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折腾。”正因为如此,他的工厂规模在多年经营之下没有得到扩大,被同行笑称为工厂的中“侏儒”。

然而,陈家潢先生在研发上卻令人望尘莫及:1983年至1989年间,他提出许多破格和创新的外观设计和新的机芯技术概念,获得多项专利;1999年,研发了玻璃夹层外壳的专利,这一专利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2002年,成功研发了一种注入油在表面的手表;2005年,研发了由三块外壳组合的外壳,使表耳位置呈现与众不同的层次感;之後,他的专利从外观转移到更深层次的机芯,2009年,研製出一种用立体滚筒式显示日历跟星期的机芯,完全突破了一般机芯固有传统。这一独家专利,连瑞士钟表行家都为之惊叹,对方曾提出以千万元购买该专利,但遭到了陈家潢先生的拒绝,因为他希望与对方合作,如此一来,中国钟表将更多地参与世界知名钟表的发展之中。

但是,在国内跟风抄袭严重,当陈家潢先生的研发成果一面世,各种抄袭品立即出来,令其苦不堪言,损失惨重。为此,他不得不申请专利保护,近年申请的专利多达三十多项。也正因为此,他在钟表研发设计方面一直被大家称为传奇式人物,虽说他从不参加任何业界活动,但他的名字在业界卻是如雷贯耳,令人津津称道。

一块天铭钟表,凝结了他一生坚守钟表的责任与使命。他希望将天铭打造成为蜚声国际的中国民族品牌,儘管这条路艰难险阻多,但已现一丝曙光,当前的天铭已从东南亚走向了欧美,令业界惊叹

2009年,天铭表创建,天籁之音,时代之铭。

创建天铭表这一品牌,是陈家潢先生坚守钟表行业的一大夙愿。他心中的理想是:打造一个中华钟表业的民族品牌,堂堂正正地媲美瑞士钟表,成为世界著名钟表行列中的一块闪亮的品牌。

以瑞士钟表行业为标凖的天铭表,自创建伊始起,作为创办人的陈家潢先生就远赴瑞士学习,其在领先的设计理念深得瑞士知名独立製表人Alexis Garin的欣赏,顺利地成为了其唯一一位亚洲区入室弟子。

在瑞士知名独立製表人Alexis Garin的指导之下,陈家潢先生的钟表技艺有了飞跃般的进步,亦对钟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设计和研发之时更具创意。很难想像得到:今日的陈家潢先生的设计变幻无穷,由其看到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希望将其转化为钟表设计並能迅速推出成品,理念独到,元素丰富,设计别具一格,深得人们的喜爱。

例如,令人着迷的星际迷航系列手表,其中别出心裁的球形表镜设计,让人似乎能感受到宇宙的神秘莫测,亦是钟表爱好者与鉴赏家的心头好;例如,独树一帜的极速系列手表,突破了视觉桎梏,从表的侧边到表镜与表底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透视效果,展示了机械表诱人的微观世界,令人爱不释手;例如,突破了传统型机芯的立体滚筒系列手表,全新演绎了360度的滚筒型日历和星期显示效果,令机芯的唯美与精密的运转展露无遗,此品成为了手表收藏家的收藏精品;例如,设计元素独特、复古气息浓厚的源动系列手表,该设计灵感来自中古时期的火车,镂空的机芯加上拱形的表壳有着明显的火车符号,机械味十足,复古感十足,别有一番趣味;还有,灵感源於攀岩运动的极限系列手表、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竹梅双喜”系列手表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家潢先生还研发出一系列令业界轰动的陀飞轮手表。众所周知,陀飞轮装置极为复杂,製作成本和工艺极高,代表着极为精湛的製表工艺,是高档手表的代名词。而由他所设计的陀飞轮系列手表,採用了多款陀飞轮机芯,如中心陀飞轮、飞行陀飞轮和卡罗素等高贵精緻的陀飞轮,甚至还有多功能的机芯,可见其製表工艺的高超。同时,该系列也是天铭表最具特色的腕表系列之一。

然而,当天铭表凖备推出市场之时,由於没有知名度,许多人都不了解到天铭表真正的价值所在。当年,陈家潢先生带着天铭表敲开了内地许多钟表专卖店或商场的大门,都一一被无情拒绝,无奈之下,他转做出口,没想到,一面向市场,天铭表便以过硬的品质、独一无二的构造与设计受到了热捧,而如今天铭也从东南亚走向了欧美。

侧 记

在工作中,技术出身的陈家潢先生没有一丝老闆的架子,工人们跟着他学技术、求发展,亲切地称他为“哥”或者“师傅”,许多工人都跟随他打拼了多年。有时候,当工厂经营十分艰难之时,他也曾动摇过,但想到大批长年相处的工友,他又不忍心停下来:“现在,大家将各自的家都安在工厂附近,假如工厂不做,他们怎麽办?”

带着一种使命感,陈家潢先生继续坚持下去,而同事们也十分爱惜这位宅心仁厚的老闆。每次他出差,不管航班是否晚点、延迟,即使是三更半夜,当他走出机场之时,都有同事等候在侧;即使他没有安排同事接机,同事们也在他航班到达时自发地在机场等候。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老闆与员工之间的情谊,更像手足、亲人。

正所谓“成功之人,擁有果断;富有之人,拥有天铭”,未来的天铭,在一批批天铭人的努力之下,将走得更远,舞台更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天铭表获得全球更多人的认可,跻身世界名表之列,代表着中国,在世界名表的疆土之中,插上一面鲜红的国旗。

猜你喜欢

飞轮陈家傻子
降龙骑士
陀飞轮表中动感艺术
灰铸铁飞轮疲劳失效分析
我喜欢的季节2
“大傻子”
磁悬浮飞轮储能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
磁悬浮飞轮储能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学傻子说话等
“职场丑人”浮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