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认知科学降落凡间清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十大成就

2018-07-06

科学中国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杂志社贵州

本刊记者 夏 炎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团队四级结构示意图

认知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竞相争夺的科学研究高地和学科建设前沿。认知科学的目标是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促进21世纪各学科的发展。人类心智的奥秘被称为“上帝最后的秘密”,认知科学一度如知晓上帝秘密的天使,在天空飞翔,令人觉得神秘莫测,高不可攀。

蔡曙山教授领导的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和他与张学立教授共同领导的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经过近20年的努力,把认知科学引入中国,使这个天使从天上降落凡间,降落到贵州高原,降落到这片居住着56个民族18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土地上,让这些纯朴的民族学生与这位可爱的认知科学天使朝夕相处,启发心智,开阔视野,增长才能,幸福成长。

目前,清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在多项指标上居于全国认知科学前列。

2004年,获得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项目资助,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建立;同年,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成立;200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复建。

第一,2000年成立了全国最早的认知科学团队——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团队由哲学和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六大学科中来自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信息学院、医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国际一流大学的近20名专家学者组成,形成了多学科、跨学科、跨系统、跨单位、国际化的认知科学研究队伍。其主要成员包括蔡曙山、杨英锐、白晨、衣新发、张寅生、尹莉、郑美红、江铭虎、高上凯、高小榕、张钹、孙茂松、马少平、刘国松、张建伟、傅小兰、沈家煊等,以及研究生邱惠丽、张君、王志栋、周允程、宋春艳、王思敏、吴树仙、张玲、刘剑凌、冯雪、谢晓燕、唐芳芳、韩旭、易源俏、李富强、杜娟等。

第二,2004年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985重大创新基地建设中,获得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项目支持,成立了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在认知科学研究、认知科学教育和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如出版《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主办第十三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在《科学通报》《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学术期刊、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文;指导研究生在欧美一流大学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王志栋、唐芳芳等多人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

2000年成立的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认知科学团队。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信息学院、医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国际一流大学四级团队的近20名专家学者组成。

第三,2009年起,与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等,每年一届联合主办全国认知科学会议;2015年起,合并举办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亦是每年一届。会议一贯秉承多学科交叉、全学科覆盖的宗旨,在学科缺失的艰难情况下,持续推进中国认知科学的发展及与国际认知科学的交流。2017年第九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在贵州民族大学盛大召开,会后发表“脑与认知科学贵阳宣言”。历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情况和成绩如下表。

会议名称 会议主题 会议报道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第一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综合的时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及其影响“综合时代的认知科学”,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09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主办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承办南昌,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09年5月9-11日第二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认知科学的重大理论与应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改革“第二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0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主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所承办重庆,西南大学 2010年10月30-31日第三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认知科学:人类思维的探索及成果“继续推进多学科认知科学研究”,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11期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北京,清华大学 2011年10月15-16日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中国人的思维与认知方式:语言与符号“推进认知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2年第11期下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承办杭州,浙江大学 2012年10月20-21日第五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认知科学与人的发展“认知科学与人的发展”,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3年第12期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10月19-20日

第六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人类心智与人工智能“第六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4年第12期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贵州民族大学逻辑文化与认知研究中心、科学通报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逻辑学会、贵州省计算机学会承办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10月18-19日第七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一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人类的心智与认知“探索语言与人类认知的奥秘”,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5年第12期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学术界杂志社、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联合举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联合承办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10月18-19日第八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全学科探索心智,五层级研讨认知”,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6年11月号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学术界杂志社、成都大学联合主办成都大学承办 成都,成都大学 2016年10月22-23日第九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认知科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聚会贵州民族大学,迎接认知科学春天”,刊载于《科学中国人》2017年11月号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世界科学出版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认知科学》国际学术期刊联合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共同大学承办贵阳,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2017年12月9-10日

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创立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蔡曙山,1997,1999,2000,2002)认知逻辑的学科框架(蔡曙山,2006,2007,2009)、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蔡曙山,2013)和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蔡曙山,2015,2016),用以指导本研究团队的认知科学研究。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负责人蔡曙山教授在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做访问研究

第五,2011年,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25家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在北京宣布成立,这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将在中国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大会选举了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负责人蔡曙山当选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第六,2015年,蔡曙山领导的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团队与张学立领导的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合作,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研究项目“认知科学的重大理论和应用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语言、思维、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15ZDB017)等重大项目支持,资助经费80万元。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通过中期评估并获得滚动资助,资助经费60万元。项目的开展推动了该团队在认知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上的进程。

第七,2015年,在张学立和蔡曙山的共同带领下,贵州民族大学与清华大学共建了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这是全国首家将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相结合且以认知科学命名的学院。两年多来,学院取得重大发展:在认知科学“6+1”的学科框架下,建成4系2中心的学科结构;目前招收认知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4个专业本科生,在校学生约600人;建成“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省级重点学科;招收逻辑与认知、民族文化与认知、人类学3个专业方向研究生,在校研究生15人。2017年,学院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获得批准。目前开展逻辑与认知、民族文化与认知、阳明心学与认知科学、认知科学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聚合科技NBIC与教育创新、认知科学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等重大研究。

与国际认知科学大师在一起左:John R·塞尔 右:N·乔姆斯基

第十四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高层聚会(法国南锡,2011)

中德学术交流

第八,2016年以来,聘请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英国巴斯大学、德国汉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国际国内一流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开展“名师进课堂”和“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系列讲座”,使贵州民族学生和名师面对面,启发心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中美学术交流

第十三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中国北京,2007)

第九,2017年,中英文两份认知科学国际学术期刊——《认知科学—人类的心智与认知》和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Language, Thinking and Culture在英国注册成功并出版创刊号,蔡曙山任两份国际学术期刊主编。认知科学期刊的创办是认知科学发展的3个重要标志之一,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在这方面又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十,2017年,贵州民族大学创办“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这是全国首个认知科学本科专业招生。同年,本校新增“认知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2018年开始招收“认知科学与技术”本科生。本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均按照美国一流大学认知科学标准制定。将聘请国际国内一流师资担纲主干课程教学和青年教师培养。

部分学术成果(著作)

发表论文的部分学术期刊:《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学术界》等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

左:第一卷收录世界42位特邀嘉宾论文,主编之一王巍;右:第二卷为69位中国学者论文集,主编蔡曙山等。

第十三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论文集

认知科学理论创新

认知逻辑的学科框架(蔡曙山,《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蔡曙山,《科学通报》,2013第58卷第34期)

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蔡曙山,《学术界》2015年第12期)

中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创办

发起成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科学成为学科的三大标志是确立研究方法、成立学会和出版期刊,这三方面该团队均做出了特别贡献。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成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15ZDB07),2017年,该项目中期评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

“名师进课堂”和“认知科学系列讲座”双碧计划使民族学生受益,直接与国际国内学术大师面对面。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杂志社贵州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贵州古驿道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