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导学案激活数学课堂

2018-07-04施海丽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程组学案方程

施海丽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实效性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对此,教师就要反思传统教学,在原有模式上进行创新、改善,加大对“学案导学”的关注.本文就以“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围绕“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等方面探究导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借旧引新,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是初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也是主要内容,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分析其知识特点,就初中内容而言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与关联性,各个知识点和数学规律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不是随意安排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抓住这一点设计导学案,就先要宏观把控,清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然后设计问题,借此激活学生思维,引导探究,帮助其发现新知,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时,我就联系旧知,挖掘其与新知的关联,整合设计,形成导学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我呈现教材例题:某中学篮球校队参加市篮球联赛,根据规则,每队胜1场积1分,输1场积1分,每一场必须要有胜负之分.该中学篮球队预定目标为在22场比赛中积40分,则该篮球队胜负场次情况如何?然后,提问引导:1.能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2.假设胜x场,负y场,请根据题目利用方程组构建等量关系式.考虑到第二问有难度,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我就设置一个点拨:比赛总场数=()场数+()场数;比赛积分=()积分+()积分.在这一帮助下,学生顺利表示出方程,即x+y=22和2x+y=40.由此,新知识便被引出,我趁热打铁,顺势引导:这两个方程有何特点?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差异?这样一来便能深化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自主解决“二元”是何含义?“元”的本质是什么?“次”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然后尝试写出几个二元一次方程,完成预期目标.

二、引导探究,掌握思想,培养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基本思想的渗透,所有活动都要围绕思想展开,并最终落实到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由此,不仅能促进学生新知形成,完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迁移,还能加深其学科认知,不断增加宽度与广度.

在设计时,一般我会遵循“操作——领悟——应用”的过程,结合要点精心设计,借助导学案的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其探究、合作,深入领会,切实掌握数学思想,以此优化解题能力.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重在两点:准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概念;掌握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对此,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自主分析探究方程组x+y=222x+y=40,并根据方程x+y=22填写表1,根据方程2x+y=40填写表2.

完成表格后,学生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了基本了解,这时我就会引入方法总结,让其填写: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的两个未知数的()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由此,便灵活运用类比方法让学生获得方程组的解,充分借助原有经验让学生融入学案探究,促进其对基本思想的掌握.

三、加强实践,积累经验,发展学科素养

实践表明,在实践活动中引入导学案,借助生活化实际问题的设计创设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还能培养学生反思、合作的习惯,有效提升其数学解题能力.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我利用导学案设计了以下问题,以此强化知识運用,深化学生理解:

1.在方程2x+4y=8中,存在()个未知数,未知数对应的项是()次,则该方程称为()元()次方程.

2.已知x2m-1+ym+n=6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m和n的值.

3.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2y=3x+4,试求a的取值范围.

由此,充分发挥导学案巩固练习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实践运用的机会,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夯实基础,总结规律,促进方法、技能的形成,以此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有效拓展思维发展空间,落实素养发展目标.

总之,导学案的运用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设计时要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活动经验”等方面出发,切实提高导学有效性,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平台,促进其思维发散,有效培养学科能力,落实课堂目标.

猜你喜欢

方程组学案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深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组)的由来
《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练习
圆的方程
乡愁导学案
一类次临界Bose-Einstein凝聚型方程组的渐近收敛行为和相位分离
“比例尺(一)”导学案
非自治耗散Schrödinger-Boussinesq方程组紧致核截面的存在性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