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苏”:芬兰人的精神支撑

2018-07-04畏德

看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芬兰人芬兰精神

畏德

“西苏是一种足以击穿花岗岩的力量。”芬兰人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口中。如果你曾经在芬兰的乡野地带见过这种自打冰河时期就已经成型的巨型灰色岩石的话,你就会明白击穿它们不仅仅是“困难”二字可以形容的,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芬兰语中,“西苏”(Sisu)意味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耐劳的品质。它意味着凭着勇气和力量去完成常人看来近乎疯狂到不可达成的目标。在1939年爆发的苏芬“冬季战争”中,芬兰军民奇迹般地抵抗住了实力强大许多的苏联军队的进攻,维持了其主权独立。1940年,《纽约时报》发文指出,是芬兰人的“西苏”精神成就了这次奇迹。

“勇气的发源地”

“你可以说西苏就是指那种在特殊艰苦时期也能帮助你顽强挺过的后备力量。每当我们感觉快要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时,再咬咬牙,好像又能再多撑一会儿,不至于在关键关头就这样放弃。”赫尔辛基阿尔托大学教授艾米莉亚·拉缇解释说。

拉缇是芬兰国内“西苏”文化的首要研究者和知名推广人。“我们都会遇到那种太困难以至于想要放弃的时刻。在身心俱疲,感到无以为继的时候,西苏是那种能够再推动我们一把的力量。”

芬兰的特殊文化历史背景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苏”。在芬兰语里面,“西苏”的词源是“肝胆肠”这一系列内脏的总称。在1745年,芬兰一名叫做丹尼尔·亚乐尼斯的牧师在他的词典里将“西苏”所指的人体内脏定义为“勇气的发源地”。大致可以翻译为中文里“胆量”这样一个概念。

“西苏”是芬兰人集体尊崇的文化概念

在芬兰从沙俄独立出来建国的20世纪初,“西苏”慢慢成为了芬兰人集体尊崇的文化概念,它被升华为一种连接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可以说,芬兰这个民族国家的形成与“西苏”密不可分。

芬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并不久远。在19世纪之前,芬兰还是瑞典王国的东部领土。1808年,瑞典和俄国之间爆发战争,瑞典战败后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芬兰终于获得了独立的契机。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新生的芬兰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这个国家现在终于不是瑞典或是俄国的附庸了,但它又是什么呢?

芬兰的知识分子们发现,“西苏”是个极具积极向上意义的文化符号。“它让我们感受到振奋人心的力量。它给了我们一个为何要在这片苦寒的土地上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的理由。它对我们芬兰人而言是独一无二的。”芬兰图尔库大学的文化历史学教授冉诺·拉丁恩说。

热衷于挑战身体极限

在20世纪的百年间,“西苏”精神之于芬兰的意义在一次次的历史事件中被升华和加强。在苏芬战争后,芬兰又相继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以及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夹缝状态下绝处求生,一直维持国家独立至今。“西苏”记录下了这个国家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生存而顽强拼搏的民族史。

除此以外,“西苏”更被用来解释芬兰人在竞技体育上的傲然成就和芬兰民族在挑战身体极限上的一系列努力。根據欧盟委员会201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芬兰稳踞欧洲体育运动的头把交椅,也是全世界最热衷于运动的国家之一。保持体形、积极锻炼是芬兰人的第二天性。

在上世纪90年代,登山家维亦卡·古斯塔夫森成为芬兰的国民英雄以及“西苏”精神的代言人。在1993年,古斯塔夫森成为了首位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芬兰人。到2009年,他已经在没有氧气瓶支撑的状态下,攀登并征服了全球所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全球范围内达成此项成就的只有九人。

为了将“西苏”精神传递到全世界,古斯塔夫森将南极洲的一座山峰命名为了“西苏山”,更将自己的五岁儿子也取名为西苏。“其实转念一想,喜马拉雅山区的夏尔巴人也在践行着西苏精神。我觉得西苏精神不仅仅是芬兰人的,更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古斯塔夫森说。

在古斯塔夫森看来,“西苏”说到底就是要敢于挖掘自己的最后一丝潜力。“我常常说,如果河水没有完全结冰,你还是可以去游一游。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肯定不会很舒服,但过一阵子后,你就会习惯的。你要善于把自己往冰冷的河水里推,这么一来你的身体耐受度也会逐渐提升,”他说,“最重要的是,当你决定好要朝着某个目标迈进后,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当你面对困难时,多想想我们芬兰人的前辈是怎么样打拼过来的;当你感到不适的时候,将它想象成一种人生体验。”古斯塔夫森表示,在某种程度上,“西苏”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它会让人形成非常固执的性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芬兰人沉默寡言的民族性格。

“芬兰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喜欢寻求帮助,他们总是喜欢慢慢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对芬兰人来说,寻求帮助是示弱行为,是丢面子的表现,”艾米莉亚·拉缇说,有时候这种性格也会造成负面后果。有时候笃定“西苏”精神的芬兰人会假设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有着超高的忍耐度,因此在别人遭遇困境时认定不用出手相助,给外人造成一种冷漠自私的固有印象。

年轻人的“西苏”精神在退化吗?

拉缇说,“西苏”精神在年轻的芬兰人群体中有退化的迹象。新一代的芬兰年轻人认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特殊历史年代的特殊产物。既然今天的芬兰已经成为物质极为丰富的发达国家,当然也就不必再折磨自己。

23岁的芬兰女孩艾诺·尼亚米就表示,像在体育比赛这样的场合,有“西苏”精神当然是好的,但没有必要把它当成日常生活中的教条。尼亚米说,年轻人有时候没有办法和“西苏”产生共鸣,他们想和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一样享受人生。

拉缇强调,其他国家的文化里实际上也有类似的概念,比如日本人在对话中常常讲到的“忍耐”。然而对于“西苏”而言,它已经超越了单一文化概念的范畴而上升到了国家营销的层面。成为最近北欧文化出口热潮中的一个分支。

最近几年,北欧数个国家在文化软实力的推销上颇为引人注目。比如丹麦和挪威向外推广了“Hygge”这样一个强调舒适和放松生活方式的概念,瑞典则向外兜售以宜家家居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极简设计理念。

赶上这一波热潮的芬兰人却推出了“西苏”这样一个并不那样中产阶级的文化概念,显示出他们和其他北欧国家之间的些许不同之处。尽管同为北欧极度发达国家社区中的一员,但芬兰却在文化、语言和国民性格等方面都独树一帜。

尽管仅仅靠着“西苏”无法解释芬兰今天的成功,但古斯塔夫森认为要是没有“西苏”的话,芬兰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模样——或许芬兰这个国家都根本不会存在,可能还只是别国的附庸。

有人认为,“西苏”精神是在考验人的意志

猜你喜欢

芬兰人芬兰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芬兰人的桑拿情结
拿出精神
世界最幸福国,芬兰人无感
不爱社交的芬兰人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
芬兰人:快乐比挣钱重要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