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墙 内 开 花 墙 外 香
——从安庆二簧到中国京剧

2018-07-04王秋贵

黄梅戏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安庆艺人

○ 王秋贵

京剧原称“京二簧”或“皮簧”,是以二簧为主要声腔的徽戏,吸收京腔、秦腔、西皮腔等,经反复磨合、融汇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徽剧,原称徽调、徽戏,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成立,才定名为徽剧。它以吹腔、拨子、二簧为代表性声腔,又兼唱昆曲、高腔等,还唱民歌小调,是一个多声腔戏曲剧种。

【从安庆二簧到徽戏】明代晚期,南方的昆曲、高腔、昆弋腔经徽州、池州流传到安庆、桐城枞阳、怀宁石牌一带,同时,北方的山陕梆子也流传过来。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民间艺人兼收并蓄,结合本地民歌、民乐,用皖江地区方言乡音演唱,逐渐形成分别突显南北风味的两种声腔:用笛子、唢呐伴奏的〔吹腔〕,和以梆击板的〔拨子〕。

笛子和唢呐都要用“簧”(竹膜或金属薄片,起震动发音作用),所以〔吹腔〕也叫〔二簧〕,也有人省去“竹”头写作“二黄”。早期的吹腔〔正板〕有两种形式,稍走高调的仍称〔吹腔〕,稍走低调的则习称〔二簧平〕。

吹腔和拨子,在表现力上各有其擅长和不足之处。吹腔为南方音调,其曲调婉转柔和;拨子则具有西北音调高亢激越的特点。但吹腔和拨子又同宫(正宫调),所以,安庆艺人常在同一个戏里兼用吹、拨两种唱腔,称为“吹拨合目”。这种演唱,使得两种唱腔达到了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效果,被合称为“枞阳腔”,又称“石牌调”。再后来,又进一步吸收西北梆子的特色,形成新腔,人称“安庆梆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汇、衍变,形成多种板式变化、组合,又比较协调完整的腔系,统称为“二簧腔”。唱“二簧腔”的安庆戏班备受欢迎,就开始走向东西南北,跑起码头来,还获得了“色艺最优”的赞誉。

“安庆色艺最优”的荣誉是在扬州获得的。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为京杭大运河重镇,是贯东西、连南北的水路交通枢纽,明、清两朝都是两淮盐务总汇,漕运频繁,商业发达,成为南方经贸和文化中心。盛清时期,康熙、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扬州驻跸。经贸、文化交流的频繁,和迎驾盛典的需要,吸引来众多各地戏班,促进了戏曲的繁荣。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成书于乾隆六十年<1795>)记述: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1】

达官、富商“例蓄”戏班,在平时自然是为娱乐,也更是为彼此间交往、交流、疏通关系、联络感情服务。到皇上南巡时,则成为迎驾的重要排场。地方官召集盐商和其他商贸大户大肆张罗迎驾,沿河“两岸排当”,绵亘数十里,分为三十工段,每段都设香亭,搭戏台,征集各腔调戏班奏乐演戏。此外还有固定建筑的大戏台,极力模仿内廷排场演大本戏。《扬州画舫录》也有记载:

自高桥起至迎恩亭止,两岸排列档子。淮南北三十总商分工派段,恭设香亭,奏乐演戏,迎銮于此。……御制诗云:“夹岸排当实厌闹,殷勤难却众诚殚。却从耕织图前过,衣食攸关为喜看。”【2】

清人王翚等绘《康熙南巡图》卷九局部:河边“排当”戏台正在演出《单刀赴会》(故宫博物院藏)

扬州城内,原就有“雅部”昆曲班子,本地的土戏只能在城外乡村演“草台戏”。乾隆时期又吸引来许多外地剧种:

句容有以梆子腔来者,安庆有以二簧调来者,弋阳有以高腔来者,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始行之城外四乡,继或于暑月入城,谓之“赶火班”。而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3】

安庆的二簧调在众多声腔剧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官、商“例蓄”的戏班,渐渐演进到以安庆艺人为骨干和主体。又因为那时的扬州商贸已形成徽商最强最盛的局面,所以流传出“无徽不成市,无石不成班”的说法——“徽”指徽商,“石”指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意思是没有徽商就成不了市场,缺了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就组不好戏班。

说“安庆色艺最优”是以大统小,讲“无石不成班”是以点代面,并非仅指安庆城里或怀宁石牌镇的艺人,而都是泛指安庆、石牌及周边地区的艺人。

那时徽商的实力雄厚,“例蓄”的戏班也最多,如号称“八大盐商之首”的徽商江春(号鹤亭)就拥有专演昆曲的“德音班”又称“内江班”,还有专演乱弹的“和春班”又称“外江班”。以“色艺最优”的安庆艺人为骨干和主体的戏班,是由徽商出资组建并经营管理的,于是就被人们称作“徽班”,他们唱的声腔就称为“徽调”,他们演的戏也就叫做“徽戏”了。

【徽班进京】经济实力雄厚的徽商,与艺术水平精湛的安庆艺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徽班的影响迅速扩展到南方江、浙、闽、粤各省。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就迎来了飞跃性机遇——

乾隆皇帝弘历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尤其好大喜功,铺张排场。朝臣们为讨皇上欢心,特别热衷于操办皇家庆典。乾隆五十二年(1787),弘历七十七岁寿诞后才三天,大学士阿桂等大臣就接到筹办八旬万寿庆典的谕旨,很快,各地封疆大吏们也都猴急猴急地忙活起来。

乾隆五十五年(1790),闽浙总督伍拉纳下令带三庆班(领班人余老四)入京庆寿。《梦华琐簿》记: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釐,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今乃省“徽”字样,称三庆班。【4】

三庆徽的当家花旦高朗亭,艺名月官,安庆人,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进京时16岁,立刻赢得很高的声誉。他又很有管理才能,到嘉庆年间就成为三庆掌班,人称“二簧之耆宿”。三十岁上身体发胖,而表演起来风采不减当年:

体干丰厚,颜色老苍,一上氍毹,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徵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即凝思不语,或诟谇哗然,在在耸人观听,忘乎其为假妇人。岂属天生,未始不由体贴精微而至。后学循声应节,按部就班,何从觅此绝技?《燕兰小谱》目婉卿为一世之雄,此语兼可持赠朗亭。【5】

三庆徽一举唱响,红遍京师,就在北京扎了根。而南方的许多徽班闻风而起,也纷纷北上。徽戏的艺术魅力,使得雅部昆曲和原在京城先后走红的京腔、秦腔都渐渐衰落,到嘉庆年间,便出现大反转局面,徽班几乎垄断了京城戏曲市场:

嘉庆以还,梨园子弟多皖人,吴儿渐少。【6】

又:

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7】

徽班在京都戏曲市场迅速跃升到主导地位,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有四大徽班:

春台、三庆、四喜、和春,为“四大徽班”。其在茶园演剧,观者人出钱百九十二,曰“座儿钱”。(此散座也,官座及桌子则<另>有价。)惟嵩祝座儿钱与四大班等。堂会必演此五部。日费百余缗,缠头之采不与焉。(戏庄及第宅彩觞宴客,皆曰堂会。)下此,则为小班,为西班,茶园座儿钱各以次递减有差。【8】

清代北京茶园演剧图(首都博物馆藏)

这里讲得明白,四大徽班在茶园演出,普通散座票价(座儿钱)高达192钱,全京城只有嵩祝班可以与之等价,其他戏班则必需“以次递减”,否则就卖不了座。官座和有桌子的座位另有价码。堂会价码更高,“日费百余缗”(缗即贯,一缗即一贯千钱)之外,还有“缠头”“打彩”。由此可知,徽班在京城立足之后,是靠演出收入来维持生存和运转,再也不用靠徽商资助了。惟其如此,嘉庆以来,徽班的班主就是由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影响力、号召力,还有管理能力的担纲艺人来担当了,如嘉庆至道光初年的高朗亭,道光至同治年间的程长庚。

四大徽班之所以称雄于京师,在于实力雄厚,艺术上又各有特长:

四徽班各擅胜场。四喜曰“曲子”。先辈风流,饩羊尚存,不为淫哇,舂牍应雅……三庆曰“轴子”。每日撤帘以后,公中人各奏尔能。所演皆新排近事,连日接演,博人叫好,全在乎此。所谓下里巴人,举国和之……和春曰“把子”。每日亭午,必演《三国》《水浒》诸小说,名“中轴子”,工技击者,各出其技……春台曰“孩子” ……诸郎之夭夭,少好咸萃焉。【9】

成书于道光八年的《日下看花记》从整体上称述徽班有三大特色:

迩来徽部迭兴,踵事增华,人浮于剧,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舞衣歌扇,风调又非三十年前矣。【10】

“踵事增华”——剧目在传统基础上增添细节渲染,烘托气氛,更加丰富而光彩;“人浮于剧”,——龙套齐全,规模宏大,舞台场面恢弘,展现强大阵容;“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广采博纳,融汇各地多种声腔于一炉,而又协调、和谐,格调统一。总之,“ 舞衣歌扇,风调又非三十年前”,加上表演舞蹈化,歌唱艺术化,使得整体风貌焕然一新,非昔日可比。

徽班凭借着声腔、剧目、演技、阵容等多重优势称雄于京都舞台。昆曲、京腔、秦腔日渐衰落,许多演员为了生计,纷纷加入徽班。而徽班最大的长处就是乐于吸收,善于包容,又擅长融汇,于是又更加促进了徽戏的丰富和发展。

【从徽戏到京戏】徽班广采博纳的襟怀和融会贯通的本领,使得徽戏的声腔、剧目、演技等都不断丰富、提高,经历了两次飞跃性发展,演进为京剧。

第一次飞跃是“合京、秦二腔”。三庆徽进京之前,就已经是花雅不分,昆曲、高腔、吹腔、拨子诸腔并奏。进京唱红后,不但慨然接纳昆、京、秦腔演员,而且吸收他们的唱腔、剧目,融于一班。与此同时,留在扬州的徽班也开始了这种大融合。《扬州画舫录》有记录:

自四川魏长生以秦腔入京师,色艺盖于宜庆、萃庆、集庆之上。于是京腔效之,京、秦不分。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而曩之宜庆、萃庆、集庆遂淹没不彰。郡城(按即扬州)自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为外江班,不能自立门户,乃征聘四方名旦,如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之类。而杨、郝复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中之尤者,如《滚楼》《抱孩子》《送枕头》之类。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二腔矣。【11】

徽班的兼容融汇精神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品位,而且进一步吸引来更多各地的艺人。道光六年(1826),清廷内务府遣散历年从民间征集的演员,一些不愿离京或无家可归的纷纷投入徽班,花部“乱弹”容纳雅部宫廷艺人,自然同时也吸收他们的技艺,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品位。【12】

徽班的阵容日益壮大,实力日益强大,以致徽班的人员构成,远远超出了安庆、安徽范围,而成为全国各地戏曲精英汇聚的班社。待到湖北的汉调(旧称楚调)艺人加入徽班,就促成了徽戏的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徽、汉合流”。汉调的“西皮”,是由西北梆子在湖北襄阳一带变化而成。汉调四支流派的“汉河路子”活动范围包括黄州即今黄冈地区,与安徽安庆地区相邻,汉调艺人与徽调艺人合班演出,早就是常见的事。嘉庆、道光年间,汉口演出的汉调,已经是二簧、西皮并奏。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来到北京,直接搭入徽班演出,实现“徽、汉合流”即西皮与二簧并奏,也就没有隔阂而顺理成章了。(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第108页、第158—16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徽、汉合流”,进一步丰富了徽戏的声腔,西皮与二簧(合称“皮簧”)逐渐跃升为徽戏声腔的主导和主体成份。当然,长于兼容的徽戏,始终保持着广博性和灵动性,昆、高、吹、拨、京、秦诸腔都随机而取,一直延用,就是原初的花腔小调也经常在一些小戏和单折中运用。

徽班在京城安营扎寨,雄踞戏曲舞台,不仅为花部争得了合法地位,而且促使戏曲声腔与唱词从传统的曲牌体中解放出来,走上一条创新道路。徽戏受高腔“滚白”、“滚唱”、“畅滚”的启发,把声、韵、字数都卡死了的长短句曲牌体,改变为七字句、十字句灵活自由反复的齐言体。这是用民歌、民间说唱以上下两个乐句对应、连接、循环、变奏的结构形式,取代传统的曲牌体。这种新的结构体制被称为“板式变化体”,简称“板腔体”。近代以来形成的多地多种地方戏曲如北方的评剧、豫剧,南方的越剧、黄梅戏等,其声腔都属于板腔体。

板腔体的盛行,令一些守旧的艺人和上层人士不满,就另组班子专演传统雅部,结果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蕊珠旧史(杨懋建)《长安看花记》有证:

道光初年,京师有集芳班,仿乾隆间吴中集秀班之例,非昆曲高手不得与。一时都人士争先听睹为快,而曲高和寡,不半载竟散。……拍板声中,按度刌节。韵三字七,新生故死。【13】

这段话,作者原是出于崇尚典雅和怀旧的本意,哀叹世风不古,而客观上却道出了戏曲声腔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专演雅部昆曲的高手班子,维持不到半年就散伙了。“韵三字七”是指板腔体七字句唱词只要求一、二、四句尾字叶韵(后来又更加宽容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新生故死”不用说,就是指新事物诞生兴旺,旧事物逐渐衰落。

徽班的改革创新并未停留在声腔上,剧目也广采博纳而有了新的创造与发展,以致徽班的阵容也渐渐由旦角担纲改变为以生角担纲。

乾隆至嘉庆初年,正当“康乾盛世”的尾声,从王公贵族到士人、商人、市民都耽于游乐,戏曲剧目以风花雪月为主,舞台中心也就为旦角占领。成书于乾隆五十年的《燕兰小谱》赞评京师花、雅部名伶64人,成书于嘉庆八年的《日下看花记》评赞京师名伶77人,全部是旦角。

嘉、道年间,内忧外患日见显现,国势日渐衰颓,朝野间忧国忧民之声兴起,戏曲剧目也随之扩展而发生重大变化。嘉庆初年以“把子”著称的和春班演《三国》《水浒》戏,还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把子功优势;到道光年间,鸦片毒害、列强凌辱,内乱渐生,戏曲艺人感于国事日非,遂向《七国春秋》、《两汉演义》、《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小说、评话中搜罗题材,突出家国情怀主题,塑造忠烈英雄人物,以顺应时代潮流。于是生角担纲便成为必然。

生角担纲的第一人,就是世称“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的程长庚。

程长庚,名椿,字玉珊,安徽潜山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少年时随舅父居京城,初以挑担卖笋糊口。舅父是徽戏艺人,他很羡慕,就跟着学了戏。但第一次登台就遭遇喝倒彩,于是他闭门精习,三年足不出户。有一回,一位贵族宴请亲王、宰相和许多大臣,点文《昭关》一剧,要演员们逐一试演。面对几百位声势显赫的大人物,大家都很怯场,不敢上,长庚便挺身而出——

长庚忽出为伍(子)胥,冠剑雄豪,音节慷慨,奇侠之气,千载若神。座客数百人皆大惊,起立狂叫动天。主人大喜,遍饮客,已复手巨觥,为长庚寿,呼曰“叫天”。于是叫天之名遍都下。

然而,在长庚心中,戏比天大。他演出时,坚决反对观众喝彩,认为那样会破坏戏剧效果。即便是在王公大臣的宴会上——

客或喜而呼,则径去。于是王公大臣见其出,举座肃然。

天子诧其名,召入内廷,领供奉,授品官。长庚亦面奏毋喝彩。且曰:“上呼则奴止,勿罪也。”上大笑许之。

终其身数十年,出则无敢呼叫者。用此叫天之名重天下。【14】

在当今皇上面前,他竟敢说“您要是喝彩,我就停演”,而道光帝居然还大笑着同意了。长庚的“叫天”名声迅速传遍天下。

自道光、咸丰到同治年间,长庚一直主持三庆班并任主要演员,咸丰时还兼任精忠庙会首。他继承徽班兼容并蓄的传统,熔昆、高、吹、拨、京、秦、汉于一炉,是公认的徽班领袖、京剧鼻祖,还被尊为“伶圣”。

咸丰年间,程长庚又创办了“四箴堂”科班,精心授徒传艺。其后的数位名家如简三、杨月楼、汪桂芬、谭鑫培等,都曾在“四箴堂”受业。其中谭鑫培“久事长庚,名独著,都人士呼曰‘小叫天’。”

咸丰、同治年间,京都著名的老生还有春台班的湖北余三圣、和春班的浙江张二奎,步长庚之后而合称“老生三杰”,亦称“三鼎甲”。但时人评论总以长庚为领袖,谓:“程则卓然大家,余、张则名家之自标一帜者也。”【15】随后又涌现出包含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许多著名演员,最突出的有“同、光十三杰”。

〔清〕沈容圃作《同光十三杰》画像摹本(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藏。采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彩图插页第33页) 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采桑》罗敷)、杨鸣玉(《思志诚》明天亮)、卢胜奎(《空城计》诸葛亮)、朱莲芬(《琴挑》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

声腔上徽(二簧)汉(西皮)合流完成了“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剧目上题材拓宽,文武兼备,雅俗共赏;表演上昆乱不挡,唱、念、做、打、舞,五功齐全——标志着徽戏完成了博大精深的大融合,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型——京剧,虽然暂时还没有正式命名,但这个全新形态戏曲艺术形式已然形成——只是人们不再称它为徽戏,而叫做“京二簧”或“皮簧戏”了。

【徽、京的声韵】徽戏的唱念究竟用什么语言?上世纪五十年代,安徽省徽剧团曾用徽州官话。可是文艺界多数人认为:徽班虽是由徽商出资组建、主办,“但从吹腔、拨子、二簧等主要声腔形成、发展、壮大的轨迹来看,都与安徽省的安庆地区关系更加密切。加上安庆一带的语言,属下江官话系统,其流行范围比徽州特殊方言广阔得多。因而徽戏唱念在音韵方面,应以下江官话口音读中州韵为是。”【16】

其实,这个问题在天柱外史的《皖优谱》中就已透露:

咸同之交,徽人程长庚于湖广调中精求所以调声运气之法,一唱三叹,听之使人荡气娱神,世称京二簧。

乃熔昆、弋声容于皮簧中,匠心独造,遂成大观。

盖行腔使气,用纯粹之安徽音,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凌厉无前。【17】

尽管进京以后,徽班艺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适应京城观众,唱念声韵渐渐向北京话靠拢,但因为从高朗亭、郝天秀到程长庚,以及后来创办喜连成科班的叶春善等艺坛领袖,都是安庆地区人,他们的演出、教学,都“用纯粹之安徽音”,以致安庆方言直接影响了徽戏韵白与唱腔的吐字发音,并且代代相传,进京之后也只能发展为“安庆北京腔”,或者如现今“戏说”的所谓“安普”即用安庆口音讲普通话,旧称“安庆官话”。中国戏曲的师徒传承和口传身授的传统,就使得“安庆官话”成为徽戏和后来京剧发声的规范,至今在京剧传统剧目演出中依然随处可以听到。如:

医药的“药”不读“yao”,约会的“约”不读“yue”,却都读“哟(yo)”。

鼓角的“角”、阵脚的“脚”,不读“jiao”,却把韵母“yao”改作“yo”,用古切音(反切)法读作“几哦切”,勉强用汉语拼音写只能生造作“jio”。又如:

“哥(ge)”读作“锅(guo)”;“科(ke)”读作“扩(kuo)”的阴平声;“贺(he)”读作“货(huo)”;“乐(le)”读作“落(luo)”。

“如此说来”的“如”不读“rú”,而介乎ru-yu之间,更接近于“余(yú)”。

“说”不读“shuo”,而接近于“雪(xue)”。

“朱、出、书”不读“zhu、chu、shu”,而接近于“ju、qu、xu”。

了解的“解”、世界的“界”不读“jiè”而读作“jiài”。

和谐的“谐”读“xiái”而不读“xié”。

“容、荣、绒”不读“róng”而读“用”的阳平声(yóng)。

“争、城、升”不读“zheng、chéng、 sheng”,而是读作“真(zhen)、陈(chén)、身(shen)”。

“京、清、兴”不读“jing、qing、xing”,而读作“金(jin)、亲(qin)、新(xin)”。

如此等等,都是安庆方言直接影响京腔京韵的结果。

【徽剧的“衰落”】虽然很多人都讲“京剧形成,徽剧就衰落了”,但严格地说,这个命题是不存在的。因为,京剧并不是另起炉灶而生,而是徽戏的发展与转型。徽戏也不是衰落了,而是经过从乾隆到光绪,从高朗亭到程长庚,历代徽戏艺人不断广采博纳,不断融汇创新,从而逐渐发展、壮大,逐渐进步、转型,终于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徽班进京、扎根,并雄霸京师戏曲舞台之后,多数已摆脱了徽商的制约。人们在谈论时渐渐把“三庆徽”、“四喜徽”等的“徽”字隐去了。这是道光年间的事。(参阅前引《梦华琐簿》语,注【4】)另一方面,徽班“合京秦二腔”、“徽汉合流”等一系列兼容融汇过程,主要是在北京完成的。“徽汉合流”以后,北京人习称徽调为“京二簧”、“皮簧”,直到民国初期,王梦生《梨园佳话》还说“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那时已有许多人只知“皮簧”而不知“徽调”,所以他要解释:徽调就是皮簧。

同时,京城的皮簧戏班并不满足于占领北京舞台,还要向外扩展,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码头都有他们的演出。民国初,上海梨园已全部被京城来的皮簧戏班所掌握,于是上海人就称来自北京的皮簧戏为“京戏”。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京戏”的名称就此传播开来。民国定都南京后,改北京为“北平”,人们又把京戏改称为“平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又改名北京,成为首都,于是“平剧”改称“京剧”,直到如今。所以,京剧乃是徽剧的发展与转型,徽剧乃是京剧的前身。【18】

当然,今天的京剧,早已不是清代乾隆时期徽戏的原样了。那时的吹腔、拨子、枞阳腔、石牌腔、安庆梆子、老二簧,这些徽戏的原腔原调,历经两百多年的时代风雨,不仅没有录音资料,连民间使用的工尺谱抄本也难以搜寻了。

再者,从清代到民国,京城和外地跑码头的徽班与其他戏班,习惯于到安徽特别是安庆地区来招收少年艺员,而这一带的徽戏艺人凡有条件组班的都外出跑码头赚钱,留在本地的艺人日渐减少,老徽戏的遗存也就渐渐减少。

其实,安庆艺人外出跑码头,在明代就已成风气。一些有成就的就在外地安家立业,传宗接代。如,安庆高朗亭高家,郝天秀郝家,潜山程长庚程家,怀宁杨月楼杨家,太湖叶忠定(子叶春善、孙叶盛兰)叶家等等。可是,也还有一些艺人没落困窘,甚至客死异乡,连葬身之地都没有,全靠同乡同仁帮助才得以入土为安。如北京崇文门外四眼井的“戏子坟”,就是客居京城的安庆梨园同仁为这些可怜的同乡艺人购买的坟地,称为“安庆义园”。园旁还建了一座关帝庙。道光七年立的《重修安庆义园关帝庙碑记》有记录:

京都崇文门外四眼井地方设立安庆义园,自明迄今,新旧有二处,基址毗连……园旁关帝庙一所,则同郡之公宜享祀者焉。【19】

碑文署“安庆新义园董事高朗亭、陈孔蒸、程御诠率领同善人等公立”。后来,困窘而亡的艺人增多,义园面积不够用,道光十一年又就近置买焦起恒房地一所,扩为安庆艺人义冢,还特地报请顺天府大兴县正堂公布告示,禁止在此刨土滋扰,并刻石立碑“永勒安庆同仁义园”。这次的领首人是程御诠,承办人是高朗亭、陈孔蒸等55人。再之后还有:道光十七年立春台班义园(陈孔蒸、蒋云谷创首);咸丰七年立潜山义园(程长庚为首事之一);同治九年安庆与江苏艺人共立安苏义园(安庆程长庚与江苏徐蝶仙等创首)。

徽戏在老家安庆衰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黄梅戏的兴起。自嘉庆、道光到咸丰、同治,黄梅戏的前身采茶戏渐渐在皖江农村兴起,到光绪初年就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进而闯入安庆等城市。于是留在本地无力组班的徽戏艺人(如望江蔡仲贤等),就邀黄梅戏艺人合班,搞“徽黄同台”,后来又干脆加入黄梅戏班改唱黄梅戏,甚至利用自己徽戏艺术专业的功力优势,办起黄梅戏科班来。黄梅戏日渐普及并占领皖江地区戏曲市场,徽戏也就在它的老家日渐衰微了。

相反,在徽州,历代在外经商发了财的徽商,到晚年都携巨资回乡营造安乐窝。为了颐养天年和联络乡亲乡谊,他们就把自己养的徽班带了回去,条件稍差的也要带回几个徽戏骨干艺人。这些艺人也就在徽州安家立业,娶妻生子,定居繁衍。于是徽州的老徽戏遗存,比徽戏的老家安庆还要丰富一些。新中国成立之后,徽州仍有6家业余徽班演出,大多唱老徽戏;而安庆只有4家业余剧团,还是半京半徽的演出。这大概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大别山西南麓,皖、鄂艺人同台,徽、汉合演,皮、簧并奏的遗响。

保存到现在的安庆徽戏的余脉,目前只见到潜山县北部山区五庙乡的许家畈弹腔班——他们还沿袭明末清初把昆曲以外的地方剧种统称“乱弹”的习惯,叫做“弹腔”。

老徽戏(或曰弹腔)已经濒危,亟待抢救、发掘、保护、传承。

【1】〔清〕李斗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据王军评注本,中华书局2007年1月北京第1版,第65页。

【2】〔清〕李斗著《扬州画舫录》卷一《草河录上》“华祝迎恩”篇。同上第12—13页。

【3】【11】〔清〕李斗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同上第76页。

【4】〔清〕蕊珠旧史(杨懋建)《梦华琐簿》。据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上)第35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釐”通“禧”,“祝釐”即“祝禧”,庆贺祈福。

【5】〔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据同上第103页。婉卿,魏长生字,人称魏三,四川人,著名秦腔演员,乾隆四十四年入京演《滚楼》一剧轰动全城。后因色情演出被逐出京。

【6】【13】〔清〕蕊珠旧史(杨懋建)《长安看花记》。据同上第310页。

【7】【8】〔清〕蕊珠旧史(杨懋建)《梦华琐簿》。据同上第349页。

【9】同上第352页。舂牍,又名“顿相”,乐器,竹制,用赤黑漆涂绘。长的七尺,短的一二尺,两端空。演奏时用双手握住顿地,动作像舂杵,用以节制节奏。

【10】〔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自序》。据同上)第55页。

【12】参阅〔清〕华胥大夫(张际亮)《金台残泪记》。据同上第251页。

【14】关于程长庚介绍和引文,均见陈澹然《异伶传》。据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第725—73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

【15】倦游逸叟《梨园旧话》。据同上第814页。

【16】陆小秋、王锦琦《徽剧音乐》,见李泰山主编《中国徽班》第75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7】天柱外史(程演生)《皖优谱》第29页。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初版。

【18】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第15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19】本段及下段引文、陈述,均采自张江裁(次溪)《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据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第916—92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

猜你喜欢

安庆艺人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简介
鱼殇
一类最优的局部恢复码的构造
禁用kP3的谱必要条件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猴子杀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