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体诗吟诵教学初探

2018-07-03寿婷尔

寿婷尔

摘 要:近体诗天然具有严格的格律和音乐的美感,十分适合吟诵教学。吴方言接近中古音韵的发音特点,使得其在还原古代诗词平仄相对、合乎韵律的吟诵之道上成为可能。遵循格律、借助方言开展近体诗吟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吟诵教学;近体诗;《蜀相》

高中古诗词教学并不轻松。由于古诗词教学在初中、小学甚至学龄前即大量介入,多年的盲目背诵、生硬讲解使得繁重课业下的高中学生很难提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到了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持一种冷淡的态度,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同时,古诗词的教学方式也过于单一,多是一种“解剖式”教学,丧失了诗歌的原始美感。

与之相反的是,近些年来,一度消沉而几乎被遗忘的古诗文吟诵又回到人们的视野。目前,传统吟诵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部“中华经典资源库”也把传统吟诵列为一项重要内容。[1]所以,笔者以为,古诗词尤其是作为古代诗歌成熟的典范形式的近体诗的教学,可另辟蹊径从吟诵入手。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格律诗圣手杜甫的名篇《蜀相》为例,进行了近体诗吟诵之形式美的教学探索,并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上了一堂公开课。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对于吟诵,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也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将平常说话的腔调和语速强化,每一句尾字略加延长,可称为“吟诵”。也有人认为应当根据平仄、音韵、停顿,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曼声吟唱。至于以何种语音吟诵,则有北方语系、南方语系和通语吟诵之分。

在拜读了叶嘉莹等先生关于吟诵的论述之后,笔者根据自身理解,认为吟诵应当以复古为宜。然而,诗词作者生活在距今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古代,如何复古?这里,就要尤其重视比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产生的普通话更为接近中古音韵的粤方言、吴方言、客家话等方言。这些方言较好地保留了平上去入四声,可以在吟诵时对四声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特别在平与仄的长短处理上掌握平长仄短原则,留意短促急锐的入声字,并尽量以方言解决某些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不押韵的问题。按照这样的原则,一首古典诗歌将会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语音特征,平仄不谐、韵脚不押等因时空变化产生的“毛病”也将降到最低程度。

幸运的是,笔者祖籍浙江诸暨,正在吴方言区,熟习家乡话,而所带学生绝大多数为浙江生源,亦有天然的方言基础。故以吴方言为吟诵语音,进行诗词教学,为笔者确定的教学方向。

确定了吟诵教学的大方向,接下来的问题便是选取哪一首或者哪一类诗歌来教学。叶嘉莹先生的一句话给了笔者启发,她说:“只有吟诵才能体会古典文学里的韵律之美。”[2]而近体诗作为古代诗歌成熟的典范形式,正是最合乎“韵律”,也就是最具有严格的形式之美的。近体诗格律关于平仄和押韵的规定,显然是想以古汉语的四声相别、平仄相对来模仿音乐之五音相协,并利用古汉语平声之悠长绵软可以延长而不变调,适合于曼声歌咏的长处来制造诗歌语言的乐音效果。这使正在与音乐渐行渐远的诗歌,在自身的语言音韵上具有音乐性,使之即使脱离了音乐也能歌咏吟唱。[3]

这种近乎数学公式一般优美的格律特点,在吟诵过程中,能够将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美感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二、教学过程实录

(一)自由吟诵,导入新课,引而不发,激发兴趣

师:大家好,今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非常适合曲水流觞、吟诗作对,所以我邀大家一起来读诗。

我说的这个“读”含义很纯粹,就是用声音来表达文字。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请大家各显神通,以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蜀相》这首诗歌。

[一学生用普通话朗诵,另一学生用方言朗读。]

师:很好,大家都展示了,各有千秋,害得我都心痒痒的,也想献丑一把。

[教师以戴君仁、叶嘉莹调吟诵,入声字以吴方言读出。读毕,掌声雷动。]

师:谢谢大家掌声鼓励,我吟诵得固然并不算是最美,但我很有信心地说一句,我吟诵的却是最正宗的。为什么说正宗呢?且听我为大家播放一段吟诵录音,我的吟诵依据的是这段录音的调子。

[教师播放戴君仁先生仄起七律吟诵调。]

师:戴君仁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浙江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杭州一中。他是我们杭高的校友。同时也是当代著名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老师。

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以为自己平生做了两件事情,在文化的传承上是有意义的:……教我大一国文的戴君仁先生,他的吟诵非常好,我为戴先生录了一卷录音,包括五七言古近体,有将近一个小时的录音。我以为戴先生的吟诵是最为正统的吟诵,在今日吟诵几乎成为绝学的时代,戴先生所传下来的吟诵,是极可宝贵的。”有了叶先生和杭高校友的双重保障,相信大家对于“正宗”两字应该没有疑议了吧。

作为杭高人,继往圣之绝学是很有必要的。戴先生的吟诵虽然正宗,却不难学,因为戴先生的吟诵是根据近体诗自身的形式特点而来的,他的吟诵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以《蜀相》为例,学习探究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昨天已经预习的近体诗的概念。

生:(齐读)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押韵、平仄等都有严格规定。

师:这些规定其实有点像我们今天写考场作文,与要求你围绕中心、使用某种文体、字数超过800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的少男少女有“命题作文”,几百年前的少男少女则有“命题作诗”,这群少男少女就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他们结海棠诗社,玩起了命题作诗。

[教师投影展示《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選段。]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师:这一段当中说的七言律指的是什么?七言律有什么特点?

生:七言律诗。一共八句,每句七个字。

师:对,这就是对近体诗句数、字数的规定,《蜀相》就是一首七言律。那么,这里说的“门”“十三元”“抽屉里的四个字”。又指的是什么呢?

生:押韵。

师:近体诗的押韵有什么规则呢?

生:(预习的基础上)偶数句押韵;首句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途一般不换韵;一般押平声韵。

师:照这个规律,《蜀相》的韵脚是什么?

生:“森”“音”“心”“襟”。

师:还包括首句的“寻”。

生:怎么不押韵!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杜甫错了,还是我们错了呢?大家都没有错,错的是“时光”,是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令汉字的读音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是不要怕,我们手中有一个近体诗吟诵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吴方言,也就是我们江浙一带的土话。经过研究,保留最多中古音韵的是粤方言,其次便是吴方言。谁来用方言读一读这几个韵脚。

生:(用方言)“寻”“森”“音”“心”“襟”。

师:是不是很神奇?根本就是押同一个韵脚的嘛!

原来唐人的音韵系统是“平水韵”,所谓平水韵,是依据唐人用韵情况分为108个韵部,近体诗的韵脚必须出自同一韵部。在平水韵的第十二部“侵”韵当中,我们一眼就看到了《蜀相》的五个韵脚。

解决了押韵的问题,我们就剩下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平仄。叶嘉莹先生说:近体诗之平仄声律的形成,其实是把吟诵时声吻之间的自然需求加以人工化了的结果,格律完成乃是为了配合吟咏诵读的需要。《老子》曰: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和,恒也。

平仄是形成古典诗词音韵之美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平仄在吟诵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举足轻重了。

现代普通话有几声?

生:一二三四四声。

师:如何与平仄一一对应呢?这里有一句口诀教给大家:“一二算平三四仄。”但是,正宗的吟诵,光了解普通话中的平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了解中古音韵当中的四声。

生:(預习的基础上)中古音韵分平上去入,平声对应平,上去入都是仄声。平声对应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对应第三声,去声对应第四声。入声不太懂是什么意思。

师:入声很厉害,一二三四声都有它的影子,因为入声在普通话当中已经消失。入派三声是声调至今最大的变化。

生:古代的声音没法录音,该怎么念呢?

师:虽然没有音频,却有文字留存,明《玉钥匙歌诀》有四句口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

入声字已经消失,确实是很难掌握,我们一起来看一首耳熟能详的上古情歌《上邪》,描写的是一位女子生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大家先用普通话来朗读一遍。有没有读出那种决绝的至死不渝?

[教师出示诗歌,“竭”“雪”“绝”用红色标出;学生用普通话朗诵。]

生:好像有点软绵绵。

师:为什么呢?因为我标红的字的三个韵脚“竭”“雪”“绝”是入声字。大家再用活化石方言来试试看?

[学生用方言朗诵。]

生:入声字真的能读出那种痛苦的决绝的赌咒发誓的感觉呢!但如何分辨入声字呢?

师:有三种方法:一是背诵堪比圆周率的入声字表;二是在平水韵当中直接查找;三是用方言试试看,感性认知一下,然后再查找确认,熟能生巧,渐渐就认全了。

我们再回到《蜀相》,在近体诗当中,是不是每一个字的平仄都有讲究呢?那也不尽然,针对初学者,有一句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律诗每一句的一三五位置的字不必考虑平仄,二四六位置的字则要平仄交替。下面请同学标出《蜀相》每句二四六位置的字的平仄,我们用横线表示平,斜线表示仄。

[一学生在黑板上标注,其余学生在书本上标注。]

师:第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的二四六字为仄平仄,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的二四六字是平仄平,就像一对冤家一样,全对着干,这叫平仄“相对”。而第三句“映阶碧草自春色”的二四六字是平仄平,跟第二句是一样的,像一对好朋友一样粘在一起,这叫平仄“相粘”。我们用这种方法标出全诗,就会发现一个规律。

生:这首诗的每一联都是平仄相对,而每一联的第二句和下一联的第一句都是平仄相粘。但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第七句的“捷”读第二声应该是平声,但这个位置似乎应该是仄声字,杜甫错了吗?

师:我们都没有错,错的还是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捷”是一个入声字。

生:(不由自主地用方言朗读,欣喜)“捷”,短促急锐,正是入声字的特点。

师:这首诗里面还有六个入声字,分别是“柏”“碧”“色”“隔”“叶”“出”,它们有的是上声,有的是去声,有的是平声,伪装得极好,我们真是很难察觉啊。我们再试试看方言读法。

[学生用方言朗读六个入声字。]

生:“方言”真是活化石啊!

(三)学以致用,多种形式吟诵《蜀相》

师:音韵和谐、平仄交替,正宗吟诵绝学的形式特点我已经倾囊相授了,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的时刻了。首先,我请大家把全诗的平仄都标注出来。

[一学生在黑板上标注,其余学生在书本上标注。]

师:注意,吟诵的时候平声节点要拖长,仄声不可,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开之后一定是合,标红的入声字和韵脚尽量用方言,我先领着大家吟诵一遍,注意太极拳手势。好,接下来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进行大组吟诵,每组一联。

[学生吟诵,每个大组均十分投入,一组比一组纯熟。]

师:接下来是自由发挥时间,大家只要遵循近体诗的形式特点,大胆尝试用多种方式吟诵,比如戏曲版本、方言版本甚至流行音乐版本。

[学生分别用嵊州话、台州话、越剧腔、流行音乐《浮夸》版本吟诵《蜀相》,课堂气氛热烈,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师:近体诗以平仄交替和音韵和谐两大形式特点,构成了一种音乐的美感,通过吟诵,我们切身地感受了这种美感,希望大家以后学诗读诗的第一步便是吟诵,祝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妙的诗情画意。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习题,吟诵杜甫的《春望》,要求:(1)标明全诗平仄;(2)按照平水韵找出韵脚;(3)有感情地配乐吟诵。

谢谢大家!

三、教学反思

回顾整堂课,朗朗的吟诵声,方言与古典诗歌碰撞产生的奇妙火花,戏曲版、流行歌曲版吟诵的多样化,成为一堂“热闹”的公开课的标志。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有几点值得反思之处。

首先,于高中生而言,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格律,非常值得一讲。这既因为他们对于格律知识的完全陌生,也由于他们在掌握了基本规律后会有一种如梦初醒般的顿悟,以及对格律诗圣手杜甫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当然,在课后一位听课的实习老师也来询问关于近体诗格律的问题令我不由反思,诗词格律知识不仅在高中严重匮乏,连在大学中文系都并非是必修课程,真是奇哉怪也!

其次,吟诵之于诗歌,便如同水之于鱼的关系,在其诞生之初便是不可分割的,时间的流逝令得鲜活的声音变成了固化的文字,也使诗歌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力。一旦还原,立刻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再次,方言,特别是粤方言、吴方言、客家话较好地保存中古音韵,其在古典诗词吟诵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不言自明的强大的作用。这可令学生燃起学习方言的热情,因为方言就是活化石。

最后,在一个课时之内,想要将吟诵抑或近体诗格律讲透是天方夜谭,吟诵和近体诗值得用更多个的课时让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昌集.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6.

[2]叶嘉莹:约会一场浅“吟”低“诵” “穿越”千载情韵诗词[J].书与人,2011(10):11.

[3]石舞潮.有意味的形式——近体诗格律与中国传统文化[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