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鸭不同断喙长度与恢复吃毛时间的关系试验

2018-07-03

浙江畜牧兽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蛋期蛋鸭苍南县

(苍南县畜牧兽医局 325800)

蛋鸭吃毛对生产危害十分巨大,发生严重吃毛现象的,可谓之吃毛症。如果发生在产前,对蛋鸭的生长速度有影响,并进而降低饲料转化率,造成开产不整齐,影响高峰期的产蛋率,如果发生在产蛋期,将影响产蛋率20%左右,降低饲料转化率,还影响淘汰老鸭的屠宰性能和销售价格,一般比没有发生吃毛的蛋鸭每羽下降3元左右。据苍南县30个蛋鸭场调查,在圈养条件下,2月龄开始直至产蛋期都有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吃毛现象,蛋鸭吃毛症的发生率平均可达70%左右,在2月龄起的各个饲养阶段都需要主动防控蛋鸭吃毛症。

如果在产前发生吃毛症,严重可致使蛋鸭粗羽被吃流血,推迟开产时间,如果在产蛋期发生吃毛症,一般产蛋率下降10%-30%左右,毛色外观不雅,影响屠宰与销售价格3元/羽左右。

综上所述,蛋鸭吃毛症是蛋鸭平面网床饲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的疾病,对生产有一定的危害,主要影响生产效益,需要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本试验通过研究断喙防止吃毛症的有效时间,为断喙治疗吃毛症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方法

蛋鸭的喙长一般在5 cm左右,断喙的部位是上喙。断喙的方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烙烫,断喙长度一般为4 mm,一种是剪切,断喙长度可任意控制。

共安排14个试验小组,每个小组安排试验蛋鸭500羽,累计参试蛋鸭7000羽。在60、90、120、150、180、230、280日龄分别安排两组断喙。断喙的部分是鸭嘴的上喙尖部,烙烫长度为4 mm,剪切长度为8 mm。烙烫采取电热专用断喙器;剪切采用普通剪刀。然后观察再次发生吃毛症的日龄。发生吃毛症界定为10 min内观察到有1%的鸭只吃其它鸭只身体上的羽毛,并引发被吃毛蛋鸭的尖叫声。

2 试验结果

蛋鸭不同断喙长度与恢复吃毛时间的关系见下表1。

表1 蛋鸭不同断喙长度与恢复吃毛时间

*从断喙之日起算

3 结果分析

从上表可见,通过剪切上喙8 mm,可以达到在整个生产周期内(一般为500日龄)不再发生吃毛症现象,通过烙烫上喙4 mm,观察到蛋鸭上喙像人的手指甲一样仍然修复生长,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又具备了吃毛的生理结构能力,加上其它诱因后,就会发生吃毛现象,但是,随着日龄的增长,再次吃毛的时间也在延长,可能是日龄越小,喙的恢复生长速度越快,恢复吃毛的蛋鸭,还必须采取二次断喙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产蛋期蛋鸭苍南县
浅析蛋鸭笼养的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树的生活
阳光
新兴麻鸡父母代的饲养管理
蛋鸭饲养管理中必须重视的若干技术问题
圈养蛋鸭科学养殖技术
蛋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