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新势力

2018-07-02吴越

齐鲁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衣舍韩都山东

吴越

5月10日到12日,中国首届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展会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山东遴选35家企业参展,为会场带去齐鲁品牌厚重的文化气息,也从侧面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山东发展的方方面面。

品牌是企业的第二厂名,是进军市场的旗帜,是激烈竞争中得以取胜的法宝。2017年,国务院正式发文,将每年的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从国家层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品牌。

一个品牌,一种文化,文化造就了品牌的价值取向,品牌拓展了文化的外延。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大地具有品牌崛起的天然条件。在“中国制造2025”宏大蓝图引领下,山东品牌新势力必将为中国、世界贡献独特力量。

山东势力策源中国品牌

在山东,品牌意识源远流长。也可以说,山东是品牌的“策源地”。

宋朝庆历年间,济南便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不断出现的齐鲁品牌,生动诠释了其价值的延续性。

数千年积淀,齐鲁大地形成了众多的老品牌,东阿阿胶、宏济堂、瑞蚨祥……它们在浴火重生中走向新的变革,曾经凋零的老品牌逐渐恢复了生机,在齐鲁大地上展现出新的形象,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未来。截至2017年,全省共有中华及山东老字号企业294家,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750亿元。

老品牌焕发生机,新的品牌在当代市场环境下应运而生,展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中国品牌日”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历年来将“5.10”打造为超级品牌日的互联网品牌生态运营集团韩都衣舍,恰好踩在了国家级品牌战略的点上。

“我们早在2010年,就已经将5月10日确立为韩都衣舍集团的超级品牌日。每年这一天,我们都会发动旗下所有品牌与各线上平台之间强强联合,与粉丝之间亲密互动,塑造韩都衣舍的专属超级品牌日。”韩都衣舍电商集团副总经理胡近东说,“中国品牌日与韩都衣舍超级品牌日的重合,更像是冥冥中的一种机缘。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布局、韩都衣舍的品牌决心,共同为韩都衣舍向国际一流品牌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市场竞争中著名的“二八定律”,即全球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品牌是依托经济发展产生的,本身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品牌是一个名称,是一种商标,是一块牌子,由于消费者以自身的经验对其进行界定,品牌又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

一块普通的手表只要十几元、上百元,而一块劳力士或雷达表的价格可以高达几万元、十几万元。这上百倍的价格差,不仅仅是产品的优秀,还包括成就人们展示身份、地位、优越感、成功感的渴望与追求。

对卓越品牌的不断追求,正是山东企业追寻“二八定律”的体现。

名牌价值的山东推动

1993年,山东省开始启动名牌战略,是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这一年,浪潮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基于10颗CPU的小型机服务器,打破国外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多年的垄断,开创了中国的服务器产业时代。这一年,中国重汽被批准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是我国首批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企业之一。

此后,山东为企业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方面提供了诸多扶持。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明确提出,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国家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生产优质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名牌产品。1997年,山东省政府建立省政府质量奖制度,越来越多的山东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塑造。红领西服在全国服装服饰博览会上一举包揽质量、设计、工艺三项金奖;时风集团投资7.5亿元开建农用汽车产业园;泰山体育在国内大型赛事的承接能力得以彰显,但距离其成长为“零失误、零故障、零投诉”的民族品牌还有一段路要走。

2009年,山东省政府制定印发《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根据《办法》,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是山东省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授予为我省质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9年来,不断有企业在这个奖项的激励之下得到进一步提升,为齐鲁品牌注入活力。

近年来,山东省将质量品牌作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一招,举全省之力在“质量强省”和“品牌强省”战略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先后成立“山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山东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山东省质量强省及名牌战略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等协调推进机构,相继出台《关于实施品牌战略意见的通知》、《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推全省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2016年,山东首届品牌建设大会在济南召开。当年印发的《山东省质监局关于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推进“万千百十”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用3-5年的时间,推动4万家中小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提升标准、质量、国际认证为基础,培育1000个以上名牌企业和產品;重点打造100个以上知名品牌标杆企业和产品;树立10大行业、10个区域和10个质量强市品牌”。

“万千百十”行动将成为重要抓手,以着力提升山东质量供给水平、山东品牌发展水平、山东标准建设水平,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推动山东迈入质量时代。

质量提升是品牌建设的基础,追求质量则是山东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

四十年来,山东推出了海尔、海信、潍柴、浪潮、东阿阿胶等一大批品牌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能代表该省制造业水平的企业和产品;树立了阳光大姐家政服务、青岛港装卸服务、昌邑环卫服务等一批服务业品牌单位,培育了山东圣丰种业、银香伟业等一批农业龙头骨干品牌企业。

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品牌建设提升了山东形象,“好客山东”品牌价值达到170亿元,“好品山东”“厚道鲁商”“食安山东”等公共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截至2017年底,山东共培育打造1536个山东名牌产品、543个山东服务名牌,创建37个优质产品基地。在国际上,海尔和青啤进入世界品牌500强,山东45家企业入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位居全国第三位。2016年区域品牌以2624.27亿元的总价值居全国首位,海信集团位列自主创新品牌价值榜单首位,青岛啤酒、东阿阿胶分别位列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榜单第一位和第二位,青岛高速列车同时位居制造业区域品牌、最具潜力品牌和区域品牌价值榜首位。

寻找世界坐标

品牌发展背后,是文化的力量在推动。

齐鲁文化,从字面上来看,“齐”在前;但从现实来看,鲁文化在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事实上,鲁文化和齐文化虽然是“一门两兄弟”,路数却截然不同。讲到“礼治”,鲁文化显然是第一,整个中华文化中无出其右者;讲到“开放”,则无人堪与齐文化匹敌。

这两种文化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但它们一旦融合,便形成了山东人的风骨:既传统,又务实;既开放发展、兼收并蓄,又克己复礼、隐忍大度。看似矛盾、看似无法融合的两种文化,在山东人的血液里,融为一体。

山东人的吃苦精神,既有自然环境磨炼和先天遗传因素,更有文化、精神的教诲和榜样的力量。历史上,齐鲁大地曾出现过好多以吃苦为乐而著称的名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这种“苦其心志”精神的感应下,山东人普遍具有一种“苦行主义”。

考察山东企业家奋斗史,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吃苦为上。从朱新礼到张士平,从赵志全到张瑞敏,勤勤恳恳、刻苦工作,已成为山东企业家的作风品格。

除了吃苦,重礼节,山东人还颇具开拓精神。没有张瑞敏不惜“火中重生”,从“砸冰箱”到“砸组织”的不断变革,海尔不会成为世界公认的白电第一品牌;潍柴集团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里发展为全球动力巨头,也正是得益于谭旭光敏锐把握产业方向,以超常胆识作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还有把一家毛紡织厂打造成世界奢侈品百强的邱亚夫、被誉为“中国服务器之父”的孙丕恕等等。可以说,没有一批敢闯敢干、领风气之先的企业家,山东的实体经济不会攒下如此厚实的家底,山东打赢动能转换攻坚战不会有如此雄厚的底气和信心。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下,山东提出“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其中“品牌高端化”,即“重在全面做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品牌,诚信为本、品行天下。”“四提”则代表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再创实体经济新辉煌。

一个地域的文化形态,伴随着对未来生活的不断期许,形成典型的地域性格。直到今天,在齐鲁文化所覆盖的这片地域,对当下的不断反思和对未来的不断摸索正在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气场。一个地域,一种文化,一份担当,历史的答卷已然优异,在“中国制造2025”宏大蓝图引领之下,山东品牌建设必将会跃上一个新台阶,继续为中华品牌建设贡献独特的力量。

猜你喜欢

衣舍韩都山东
本期导读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韩都衣舍的『小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