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7-02李惊东雒否乐梁崇上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压氧传导神经

李惊东,雒否乐,梁崇上,杨 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症状以肢体麻木、膝与跟腱反射衰退和关节疼痛为主[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学者均认为与血管损伤、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3-4]。虽然临床对该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①纳入标准:均符合2014年《美国糖尿病指南:糖尿病诊疗标准》中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5],并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诊断;患者及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和目的,明确治疗风险,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②排除标准:非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心脑血管、肝、肺及造血系统原发疾病、原发免疫缺陷疾病;合并精神、神经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完成结果评估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将所选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34~78(56.21±6.83)岁;病程3.1个月~6.8(2.4±1.2)年;餐后2 h血糖(2 hPBG)为(12.53±2.31)mmol/L。对照组男 30例,女22例;年龄23~76(56.34±6.67)岁;病程3.3个月~7.1(2.5±1.3)年;2 hPBG为(12.59±2.36)mmol/L。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2 hP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运动及饮食控制,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糖、血压,所选患者用药期间禁止使用影响神经传导或改善血液循环的其他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d,连续治疗14 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使用大型高压氧舱,压力为0.25~0.30 MPa,持续匀速加压20 min,压力稳定后给予面罩持续吸氧,氧气浓度为80%~85%,吸氧60 min,舱内温度维持在21~28℃,匀速减压30 min至常压后出舱,1/d,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①根据临床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6],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膝、腱反射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膝、腱反射有所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5 m/s;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膝、腱反射无变化,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观察记录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③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30)。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发生头晕2例、皮肤发红1例、轻度疼痛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7,P=0.400)。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治疗或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及体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7-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1991年—2000年对24496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约60.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其中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44.9%,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61.8%[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多于上肢,在初期可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后期可累及运动神经,肌张力降低,严重者可导致肌肉萎缩和瘫痪,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10-11]。该并发症主要是由持续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但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大多数学术研究认为主要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以及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缺血缺氧有关[12-13]。因此,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周围神经病变有重要意义[14]。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降低或延缓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15-16]。高压氧能够通过提高血氧分压来增加动脉血的氧含量和氧的弥散距离,从而减少无氧代谢;且还能够降低组织血流量,促进扩张的血管收缩,进而减轻糖尿病患者神经组织细胞水肿状况,缓解组织缺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17-18]。同时高压氧还可以改善微循环与细胞代谢,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少体内抗胰岛物质的产生,降低胰岛素的用量[19-20]。有研究报道表明,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但是单纯的高压氧治疗很难有确切的疗效,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1]。

前列地尔也称为前列腺素E1,是血小板凝集拮抗剂,可干扰血小板合成,减少机体分泌血栓素A2,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还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从而发挥调节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和避免出现高凝状态的作用[22-23]。同时前列地尔易分布于受损血管部位,可激活脂肪酶,快速发挥胰岛素作用,改善机体糖代谢,促进受损神经快速修复[24-25]。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神经症状、体征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明显优于单一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增加神经内膜血流量,同时联合高压氧可以加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联合治疗并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肯定,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减慢神经病变的进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但本次研究所纳入的病例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对于远期疗效未予以研究。因此,仍需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文霞,刘海燕.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5,13(3):264-266.

[2] 高洁,张艳锋,黄连铭.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59-61.

[3] 王艳红,岳宗相,黄荣利,等.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2097-2099.

[4] 冯怡墨,李开鹏.光子治疗联合前列地尔及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J].激光杂志,2015,36(9):162-164.

[5] 王春燕,王文昭,李友梅,等.前列地尔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15(1):76-77.

[6] 李霞,曹晓红,翟卷平.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0S):44-47.

[7] Jokinen-Gordon H, Barry R C, Watson B,etal.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s i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2012-2015): lessons learned from 1.5 million treatments[J].Adv Skin Wound Care, 2017,30(3):125-129.

[8] 许延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9):1233-1234.

[9] 朱在卿,许贵刚,郭艳丽,等.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4):90-91.

[10] 安小勤,孙俊福,江静如.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5):50-52,56.

[11] 裴继艳,田丽.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2):94-96.

[12] 徐丽英,曹烨民,钟萍,等.前列地尔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503-506.

[13] 褚莉茗.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57-60.

[14] Cychosz C C, Phisitkul P, Belatti D A,etal.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diabetic foot ulcers[J].Foot Ankle Int, 2016,37(3):334-343.

[15] 张宇律,郑和昕,金李君.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前列地尔对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GSH、NF-κB及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3):696-699.

[16] 陈媛,王俊红,张婷婷,等.气压治疗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及缺血状态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7):51-54.

[17] 李素那,钱丽旗.益气化瘀通痹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8):1056-1058.

[18] 肖芳.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3):209-211.

[19] 张瑶,胡军,许腾,等.前列地尔、硫辛酸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6):500-503.

[20] 刘阳,于世家.补气活血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198-200.

[21] Schwartz R A. Hyperbaric oxygen (H.B.O.) treatment: Spicer H. Gen Practitioners Assoc Trinidad Tobago Med J 1994;18:3-5,8[J].J Am Acad Dermatol, 1995,32(5):779.

[22] 肖凤英,汪春兰.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0):1131-1133.

[23] 成殷勤,胡可军.气压按摩干预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腺苷钴胺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2):2428-2432.

[24] 洪兵,陈丽娟,殷学超,等.中药足浴结合前列地尔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脂联素、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2891-2894.

[25] 方朝晖,赵进东,丁雷,等.前列地尔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作用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9):2058-2061.

猜你喜欢

高压氧传导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神经”病友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