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8-07-02胡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胡珊

慢性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所引发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病程较长[1];通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胀、无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蜘蛛痣与肝掌等症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而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不愿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因此,采用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尤为重要[3]。本次择取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展开研究,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的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来自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而且在研究当中依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男患者21例,女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36~73岁,平均(53.84±5.47)岁。3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年龄在37~74岁,平均为(52.5±6.43)岁。对照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包含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

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干预:(1)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由责任护士、管床护士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原因,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以及不安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况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与治疗的内容;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向患者讲述相同病例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提高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常识与日常自我护理的方法,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集中宣教与个人指导的方式来进行;使患者能够知道乙肝病毒在现阶段无特效疗法与药物,必须要通过饮食等方式才能够逐渐康复;(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让患者多食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逐步增强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此来促使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包含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补充微量元素,例如海藻、芝麻、香菇等食物;饮食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其中治疗依从性主要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的工具为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35例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度为88.57%;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度为42.86%;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近年来该病的病发率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5]。而由于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很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等情况发生;这些心理障碍不但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6];因此,临床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传统护理方式往往是以医嘱为中心,没有能够全面顾及到患者的综合情况;而协同护理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协同护理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7],其涉及临床路径的构建、多学科护理计划等多个方面;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其能够在护士长的指导下,使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以及评估,依据所得的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8];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9];通过健康宣教,能够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与治疗的过程中注重自身的生活习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0];而通过饮食护理,能够让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11];从饮食方面帮助患者自身所需要的营养,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12-13]。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后,35例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度为88.57%(31/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后,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度为42.86%(15/35);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32.62±5.81)分与(145.17±18.32)分;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21.53±4.19)分与(105.86±14.91)分;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与自我能力评分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度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度对比 (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度对比 ( ±s)

组别(n=35) 自我效能评分(分)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实验组 32.62±5.81 145.17±18.32对照组 21.53±4.19 105.86±14.91 t值 9.159 2 9.845 7 P值 0.000 0 0.000 0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杨慧.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5):152-153.

[2] 罗凤莲.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40-141.

[3] 许文凝,郑南岚,刘楚霞.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75-677.

[4] 卢燕飞,朱彩兰.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26-28,32.

[5] 王凤丽,赵慧.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148-150.

[6] 徐容军.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45-147.

[7] 吴蕴芸.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0(24):3390-3391.

[8] 沈琼.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26(20):1898-1899.

[9] 刘婷婷,褚运松.加强心理护理联合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01):107-109.

[10] 张树香,李世艳.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276,279.

[11] 武秀敏.综合临床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中国临床护理,2016,8(1):52-55.

[12] 郭婷.共情护理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52-153.

[13] 柴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153-155.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