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经口鼻吸痰技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2018-07-02王艳梁冰陈欣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口操作技能合格率

王艳 梁冰 陈欣彦

经口鼻吸痰技术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且常见的技术,也是最基础的护理技术。老年人以及危重、昏迷、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提高新护士吸痰操作技能,重视临床吸痰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1]。而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指护士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是护士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深入提高的教育和实践过程[2]。目前国内鲜少关于常规护理操作的学习曲线分析,故参考黄丽琴[3]关于儿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需进行8个循环的操作。本研究针对40名新入职护士经口鼻吸痰技术进行学习曲线分析,探讨规范化培训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利用随机数字表,选取我院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女性36名,男性4名。平均年龄( 22.48±1.31) 岁。学历:本科20名,大专20名。均为应届毕业生。

1.2 方法

将案例导入教学模式[4]与PDCA循环理论[5]相结合,分别从理论、操作、反馈、检查等方面进行培训,每次训练时都由老师评分,训练结束后给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新护士1次操作结束后,可观看其他人操作,进行“操作—观察—反思”。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2.1 理论培训 由实训室专职培训老师按照规范化培训标准对经口鼻吸痰的相关知识点以PPT的形式进行集中授课。

1.2.2 操作技能培训 (1)理论培训后,进行床边操作观摩,由实训室专职培训老师执行操作示范,通过实践演练强化知识,并安排提问环节,使培训护士对难点疑点有更深入的掌握。(2)随后根据新护士名单序号依次分组,每4人为1组,共10组。每组按照编号1~4的顺序进行训练,每名护士共操作8轮。

1.2.3 案例导入式培训 实训室专职培训老师在每轮操作中增加案例处置环节,将个体化的病例融入到操作前评估、操作中观察、操作后指导以及提问环节中。护士除了完成规定操作动作外,还要根据设置的情节给予正确的应对措施及健康指导。

1.3 评价方法

1.3.1 理论知识考核 围绕理论培训的课程内容,对40名新护士分别在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操作考核中期反馈后、操作考核结束后进行测试,≥85分为合格。

1.3.2 操作技能考核 根据医院护理部编写的《护理技术操作实践指南》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将操作技能成绩分为无菌操作得分(总分19分)及流程得分(总分81分)2个部分,根据评分标准对各项内容进行评分,≥90分为合格。

1.3.3 案例导入考核 案例设置内容包括病历处置(含:病情评估、操作中病情变化处置、操作后并发症)及提问两大环节,根据处置能力的好、中、差自制评分标准,总分10分,前者占7分,后者3分,≥9分为合格。

1.3.4 无菌技术操作达标情况 吸痰操作主要考核的是一次性吸痰管的取出及使用是否符合无菌操作标准。操作中出现污染或疑似污染等均视为本轮不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理论培训后、操作中期、操作末期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比较

理论培训后、操作中期、操作末期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比较见表1。

2.2 各轮经口鼻吸痰操作技能评分比较

各轮经口鼻吸痰操作技能评分,见表2。

2.3 各轮案例导入考核合格率比较

各轮案例导入考核合格率比较,见表3。

2.4 各轮经口鼻吸痰无菌操作一次达标率比较

各轮经口鼻吸痰无菌操作一次达标率比较,见表4。

3 讨论

3.1 理论知识培训合格率存在差异

将理论联系实践,从表1中看出,将理论考核贯穿于操作考核的前、中、后,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及反馈,有助于检验新护士是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学边做,边做边总结。

表1 理论培训后、操作中期、操作末期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比较 ( ±s)

表1 理论培训后、操作中期、操作末期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比较 ( ±s)

注:与第 1 次考核的成绩相比,①t=13.30,P=0.000;②χ2=18.46,P< 0.01

时段 人数 理论考核得分 理论考核合格率(%)理论知识培训后 40 82.95±5.20 62.50操作中期反馈后 40 88.90±2.93 85.00操作末期 40 93.91±2.27① 100.00②

表2 各轮经口鼻吸痰操作技能评分

表3 各轮案例导入考核合格率比较

表4 各轮经口鼻吸痰无菌操作一次达标率比较

3.2 操作技能合格率及无菌操作一次达标率存在差异

从表2及表4中可以看出,操作能力及无菌技术在逐步增强,第1、2轮中存在的问题最多。从第6轮开始出现满分的情况,10个分项目中有7个项目全部满分,只在调整氧流、观察记录、整理等流程分上偶有失分,直至第7轮护士的总体能力全面趋于平衡。

3.3 案例导入考核合格率的提高

运用案例导入考核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从表3中看出,新护士在病情的处理能力上逐渐提高,不再是盲目和随意的按部就班,而是针对个体进行更加有效的照护,加上根据PDCA模式进行操作中期的教学反馈,强化巩固理论知识与执行操作的能力,使培训质量与经验形成良好的循环。

规范化培训既是护理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又是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重要途径。研究证明,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在临床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体上好于未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6-9]。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当新入职护士人数较多时,此教学培训方法可能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培训模式,可能导致集中授课及演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建议在规范化护士轮转期间,由各个科室总带教进行相关专科护理操作的培训,控制人数的同时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避免集中授课及培训所带来的人力物力的大量损耗。

[1] 陈娟.新护士在经口/鼻吸痰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护理管理,2015,13(5):459-460.

[2] 陆琦,邵阿末,蔡英华,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实践 [J].护理研究,2016,30(2):615-617.

[3] 黄丽琴.儿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学习曲线分析[J].当代护士,2017(8):165-168.

[4] 李婷,沈旦,戴美芬.PBL结合案例导入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实习生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5):133-134.

[5] 韩佩芬.PDCA循环理论用于新护士临床带教效果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79-280.

[6] 熊芳芳,肖明朝,赵庆华,等.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思考 [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693-695.

[7] 王香莉,刘玲玉,李艳春,等.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探索 [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7(3):42-45.

[8] 郭秀涓,林翠霞.中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7,23(5):118-119,122.

[9] 曹熙,李继平.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7):609-612.

猜你喜欢

经口操作技能合格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