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碎裂QRS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作用

2018-07-02赵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稳定型冠脉心电图

赵娜

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冠状动脉中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所致,可引发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的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有报道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有如下3种病理类型,分别是: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危急重症,具有发病隐匿、病死率高、发病急骤以及危险性大等特点,能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双重创伤,且其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3]。现阶段,临床医师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时,往往采取的是病变血管再通以及恢复心肌供血等措施,而冠状动脉造影则是评价本病患者冠脉血管再通的一个金标准,虽能取得比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有创,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迄今为止,该诊断方法依旧还未在基层医院中得以普及。体表心电图在我国临床各科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具有价格便宜、无创、低风险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的诊断和临床疗效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4]。对此,文章将以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诊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为对象,重点分析碎裂QRS波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所有患者都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心脏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为首次发病,且自愿参与此研究,依从性良好,病历资料齐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对50例患者进行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有14例,包含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为54~78岁,平均(67.1±3.6)岁;体质量为46~82 kg,平均(65.4±4.8)kg。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有19例,包含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67.2±3.4)岁;体质量为47~81 kg,平均(65.2±4.5)kg。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有17例,包含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53~78岁,平均(67.0±3.5)岁;体质量为46~80 kg,平均(65.1±4.2)kg。比较各组的年龄和体质量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5]

(1)心肌病者。(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3)病历资料不全者。(4)电解质紊乱者。(5)依从性较差者。(6)起搏心律者。(7)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方法

50例患者都施以18导联心电图检查,注意观察患者发病24 h内的心电图碎裂QRS波变化情况,并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2007年)为依据,在发病后的7~10 d内对患者施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其病情。

选择FX-7402CardiMax型的心电图仪对50例患者进行描记,同时由本院中具有高资历且临床经验丰富的2名心电图专科医师进行阅片,然后经协商讨论后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其中,碎裂QRS波的判断需根据《碎裂QRS波》[6]中有关于心电图的特点和诊断标准。

1.4 评价标准

综合分析3组的检查结果,并对各组中碎裂QRS波的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 h内心电图碎裂QRS波发生率为7.14%,明显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84.21%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88.24%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心电图碎裂QRS波发生率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阶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病因为急性心肌缺血,病理生理特征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7]。过去,WHO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定义,即:包括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缺血症状,以及心电图动态改变。此后,有诸多医学专家和学者提出,碎裂QRS波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瘢痕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常规心电图检查提示≥2个相邻导联上出现碎裂QRS波,即可由此推断出患者心肌瘢痕的位置[8-9]。现阶段,大量研究表明,碎裂QRS波的发生有多种理论学说,比如:心肌瘢痕理论、多灶性梗死理论、梗死区周围阻滞理论、细胞间阻抗变化以及梗死区内阻滞理论等。碎裂QRS波的切迹亦或者是顿挫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心室非同源性除极,而心肌纤维化与瘢痕则是碎裂QRS波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10]。有报道称,碎裂QRS波乃心肌瘢痕亦或者是坏死中岛状心肌除极活动期间产生的一个碎裂点位,其中,岛状心肌为冬眠心肌,部分是心肌顿抑,所以,碎裂QRS波是心肌功能异常以及心肌灌注的一个重要标识[11]。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以及病因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其特征也都是因斑块破裂亦或者是糜烂同时并发血栓、微血管栓塞以及血管收缩等所致,可引发心肌供血/供氧显著减少的情况,但两者的严重程度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缺血症状是否严重到能够对患者的心肌造成损害[12]。此研究结果表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碎裂QRS波敏感性相似,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碎裂QRS波发生率则明显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医师可将碎裂QRS波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存在不规则的狭窄病变开放血管,且其心肌缺血坏死也表现出非均质性,容易有岛状的存活心肌,多数没有病理性Q波,但碎裂QRS波则比较容易出现。特别是对于无症状型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非Q波型患者来说,通过对其碎裂QRS波的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能够有效降低漏诊和误诊风险。

表1 3组碎裂QRS波发生率的对比分析表 [n (%)]

综上所述,积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碎裂QRS波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可有效鉴别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能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1] 谢晓红,张晓红,周昌清.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J].安徽医学,2016,37(2):160-163.

[2] 刘彦民,苏晓灵,常荣,等.碎裂QRS波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6,25(3):198-200.

[3] 徐艳玲 .碎裂QRS波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7,46(4):541-543.

[4] 武求花,郭云霞,龚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2):124-126.

[5] 朱颖炜,袁高辉.QRS波群宽度与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J].心电与循环,2017,36(1):17-20.

[6] 陶晓明,孙皎,汪海东,等.带状疱疹诱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一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9):6-7.

[7] 叶沃若,王俊,刘书宇.比索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QRS-T夹角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33):4624-4627.

[8] 刘叶,刘仁光,杨文丽,等.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再发心肌梗死[J].心电与循环,2016,35(4):286-289.

[9] 刘德蕊,魏雪,张金华,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血管开通前后心电图QRS-T夹角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6,15(1):22-26.

[10] 高见书,汪芳.心电图表现酷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3):307-309.

[11] 周建华,吴慧慧.ACS患者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变化研究 [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663-664.

[12] 吴慧慧,周建华.心电图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2):85-88.

猜你喜欢

稳定型冠脉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