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古文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

2018-06-30王敏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母题文化渗透知音

王敏

现有教材中,经典母语内容比较单薄,缺乏丰富性。长期以来,由于对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再加上应试教育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仍不敢跨出教材的樊篱。所以我们需要给学生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每周带领他们读一些短小、易懂的经典作品,让他们过一种充溢着文学的诗意和浪漫、历史的凝重与丰厚、哲学的朴素与智慧的文化阅读生活。

我们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学语文“课外阶梯式拓展阅读”地图,有小古文60篇,整本书阅读100本,古诗词阅读100首。尤其是小古文阅读60篇,起初我们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学生学习起来是不是有难度?该怎样带领小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小古文?然而当我们随着每周一课的展开,触摸着小古文的脉搏,感受着课堂特有的情境和气质时,我们不禁跟着学生一起阅读、想象、理解、讨论、吟诵,以广远的学习空间孕育语文味,提升着语言的审美品质。下面以两篇小古文为例阐释我对小古文教学内容与价值的一些思考。

一、从文字阅读层面渗透

文化

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字的字义、词汇的意义、修辞的意义、深层的含义,都能够看出文化来。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这一层面的教学价值就在于能让学生基本读懂一些浅显的小古文,记得一些东西,将来遇到一些情景时也能脱口而出。

如五年级的《伯牙绝弦》中的四个“善”字,通过吟读咀嚼,学生就会明白前两个是“擅长”的意思,后两个是“好”的意思。在阅读中,学生就会明白文言文中同一个字经常表示不同的意思,“善哉”就可以表示“好啊”“妙啊”“高啊”等,是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古人经常在他人说了一句有道理的句子时说“善哉”以表示赞同;又如六年级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中庭院里真的有“积水”吗?什么是“积”?何为“空”何为“明”呢?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落实关键词与重点句,指导与自读相结合,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读懂“积水空明”就是指如水的月光蓄满了中庭,清澈明亮。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的文字教学里有文化,那月下如梦幻般的情景,学生差不多可以感觉到,这就是文字教学的文化意味。

当然,文字阅读只是基础,古典文本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特有的声韵、节奏、语气词等,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充分感知。选定教学内容后,教师一定要做足诵读训练,示范读,自由读,读好停顿,读好语气,横着读,竖着读,出示繁体字读,把感觉放进去读,去掉标点读,齐读,等等。语言形式的新奇、朗读方式的新奇会让学生对语言学习充满新鲜感,感受到汉语是富有音乐性的。单音节、双音节、四音节,是古代汉语基本的结构。反复的诵读训练,为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从文学欣赏层面感悟

文化

从文章体式来体现文化,根据文本特征、特点来开发不一样的文学欣赏内容。阅读游记小品类经典,在优美生动的语言中感受秀丽山水和名士情怀;阅读诗词散曲类经典,在古典的意境、和谐的节奏中把握诗人的心灵律动;阅读史事传记类经典,在春秋笔法中见证历史的波澜和传主的人格……在文章体式内容的琢磨中把一些文化意味渗透进去,气韵、风格,意象、意境,等等。当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感悟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一层面的教学价值就得到了体现,学生在鉴赏与学习中,不断培养着文化欣赏能力。

同样,《伯牙绝弦》一文中,引导学生领悟伯牙和子期的知音情意,但这种“悟”并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教师用语言、用音乐、用图画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参与读、思、议、说等活动。教师如一位高明的指挥,又似一名出色的导演,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教师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

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在反复诵读后组织学生还原阐释,入情入境,想象移情。环环相扣的设计就串起了文章的布局、表达方式及艺术手法。母语的情境、虚实、神韵、意象这些文化特征在学生的读、悟、思中自然显现。文中的“月亮”又一次成了心灵的故乡。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明白苏轼对月亮的情有独钟,继而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看到月光如水,洒满中庭,两位故友沐浴在月光里的剪影;从“何夜无月”读懂月亮总容易勾起文人的无限情愫,月色是清澈透明的,也是温暖孤寂的,它成了苏轼心灵的故乡。这样层层深入的文学欣赏,让神奇的月亮留在了学生心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为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带去安身立命的东西,培养了超然物外的精神气质。

三、从“文化母题”层面建构文化

关于“母题”的定义有好几种。歌德说“母题”是人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文艺评论家研究出了传统的“母题”有文人登高、名士悲秋、亲友惜别、幽人归隐、雅士聚会等10个文学母题。我们带领学生阅读经典时应该有一种“深入浅出”的解构能力,应该放到一类的作品中或者自身的系列作品中去解读,才能正确建构文化。这一层面教学内容的价值主要在于熏陶某一种情怀,传承我们的文化。

如《伯牙绝弦》中“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流传了世世代代。知音文化,关键在一个“知”字,知音、知己、知心。知音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更高的境界,要达到知心知人的地步。所以古人常叹“知音难觅”。知音文化既是音乐文化,更是情感文化。知心重情和诚信是这种文化的灵魂。因此,弘扬知音文化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注入了历史文化因子,这种因子本身也从历史走向现代。《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官宦感时”的文学母题中去。文中虽然没有写苏轼的内心情感,但我们从景语中读出了苏轼复杂的内心——孤独、伤感、空灵。在这深秋的夜里,只有这两个被贬之人,享受着入水的月光,许多感觉都交叉重叠在一起。结尾的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写出了他俩还想有所作为、身闲心不闲的情怀。一个内心细腻、心境复杂的苏轼就这样留在了大家的心里。当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处世方式,遇逆境不妄自菲薄,遇顺境则心胸坦荡。

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与娱乐、各种信仰与偏见”。这告诉我们,母语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但是经典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又是一个逐步积淀、濡染的过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小古文时,一定要注意适度,不能强行越位,简短浅显的学生能够背诵即可。他们到了中学时候,再学第二次,提高欣赏的标准;到了大学,能够系统开展古典文学鉴赏的时候,以一个内容为主题,选择若干篇安排专题教学,就能彻底理解作者,理解某一主题,走进中国传统

文化。

总之,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我们有责任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提供精选的小古文。教师要从文字阅读、文学欣赏、“文化母题”的层面进行解读,然后在充满情趣的课堂情境中,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在辨析思考中,师生共同发现文本的美,感受文化的博大,领悟民族的精义,汲取语言的精华,培养审美的情趣。在阅读民族经典的过程中,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保持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清醒的文化认同,真正贯通古今,从而实现“文化渗透”!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母题文化渗透知音
教学中的母题研究介绍
晏殊的忘年知音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曹娥庙
跨年,爱的母题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
论萧红童年母题中的死亡叙事
突厥语民族灵魂外寄母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