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Z/T 60014—2017 《絮片耐洗涤性能试验方法》新标准浅析

2018-06-29王少辉

中国纤检 2018年6期
关键词:测试方法外观程序

文/王少辉

1 引言

絮片一般作为填充物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产品中,虽然在产品中作为“芯层”使用,不直接与皮肤接触,但絮片的优劣会影响到成品的外观、保暖性、穿着舒适性等性能,尤其是经过洗涤后,其外观和性能是否能够持久,是消费市场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FZ/T 60014—1993《金属化纺织品及絮片耐久洗涤性能的测定》(以下简称旧标准)作为絮片洗涤性能的方法标准已经有20多年的标龄,无论是标准的适用范围还是测试方法都已跟不上絮片产品发展的需求。因此,不同的絮片产品标准中自行规定了絮片耐洗涤性能的测试方法,这就导致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方面存在差异,给标准使用者带来困惑和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旧标准进行了修订,FZ/T 60014—2017《絮片耐洗涤性能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标准,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阐述了新标准与其他相似测试方法的异同,包括旧标准、FZ/T 64002—2011《复合保温材料 金属涂层复合絮片》、FZ/T 64003—2011《喷胶棉絮片》、FZ/T 64006—2015《复合保温材料 毛复合絮片》和FZ/T 64020—2011《复合保温材料 化纤复合絮片》。

2 主要内容

不同标准中絮片耐洗涤测试方法的比较见表1。

2.1 适用范围

通过表1的比较,不同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该产品,其他产品不适用或只能参照使用,新标准为了扩大适用范围,综合考虑了各个絮片产品的洗涤方法,应用更加广泛。

2.2 试样尺寸

通过表1可以看出,各标准中考核耐久洗涤性能的方法对试样尺寸的要求都是300mm×300mm,没有差异,新标准继续沿用了此要求。

2.3 试样数量

各标准中对数量的要求不一致,有的要求两个试样,有的要求3个试样,考虑到日常试验中如果一个样品洗完较好,另一个较差,此时就无法准确评估试样的好坏,故新标准中将试样数量定为3个,以结果一致的2个(或3个)试样作为最终结果报出。

表1 絮片耐洗涤测试方法比较

2.4 制样方法

各标准中制样时使用的试样袋材料有涤棉细纺布、色织细布、锦纶或涤纶绸面料和客户指定面料,通过试验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试样袋洗后的絮片外观,发现用于制作试样袋的材料在洗涤干燥过程中的尺寸变化率应较小,否则会影响絮片的外观状态,而且试样袋的材料必须是透水的,保证水能够顺利穿过试样袋,使絮片在充分接触水的条件下进行洗涤。上述几种材料中涤棉细纺布更加符合要求,推荐使用规格为T65/C35,密度经向(420±42)根/10cm、纬向(195±20)根/10cm,线密度10tex~13tex的面料作为试样袋材料。同时,考虑到实际使用效果,也可以使用客户指定的材料制作试样袋。

2.5 洗涤干燥程序

旧标准因标龄较长,洗涤干燥程序的规定比较特殊,其余各标准中洗涤干燥方法基本一致,都是用7A程序洗涤、F程序干燥,因GB/T 8629—2017新标准中4G洗涤程序对应7A,附录Q干燥程序对应F,所以新标准的洗涤和干燥程序采用了GB/T 8629—2017中的表示方法。作为耐洗涤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只规定了洗涤和干燥程序,如果需要增加洗涤次数,可以按照协议或者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

2.6 评价方法

各标准中耐久洗涤的考核指标有的是考核洗后外观状态、尺寸变化率,有的考核洗涤次数,功能性的产品还要考核洗涤后性能的保持能力。考核洗涤次数一方面需要的试验周期比较长(一般20次左右),另一方面每次洗涤后都需要拆开检查外观,工作量较大,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新标准采用洗涤干燥后看外观的方法,或者比较洗后絮片性能的变化情况评价其耐洗涤性能。

3 对策与建议

产品标准作为规范性文件,应充分发挥其引领和规范产品发展的作用,因此建议相关产品标准修订时引用新的方法标准,逐渐过渡到所有絮片产品都用统一方法检测和评价,提升絮片产品的整体质量。

絮片洗涤后的外观评价作为一种主观性评价方法,会出现人员之间的评价差异,因此检测机构应定期统一试验人员的目光,保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各机构间也应加强此方面的比对和交流。

猜你喜欢

测试方法外观程序
基于泊松对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统计测试方法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方外观遗迹旧照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