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28陈昌如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化学原则

摘要: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活学生化学思维,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遵循渐进性、有效性的原则,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实现好的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原则;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化学应用能力、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有针对性地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化的知识灌输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教育本质,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维的现状,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指导生活,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而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下,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现状,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束缚。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全面地、充分地参与到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其次,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思维,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化学问题,并通过层层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师的步伐,最终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思维的学习现状,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 渐进性原则

所谓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化学提问的过程中,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应用能力、发展潜能为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化学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一般而言,渐进性原则的问题教学法中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追问的形式,实现好的问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化学思维能力。

(二) 有效性原则

问题教学法运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应当遵循有效性原则。众所周知,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很多化学理念、化学理论都是以学生的最终应用为基础,因此说:化学是一门应用型、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有效性原则,提出优质的、有意义的问题,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应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当科学运用问题教学法,不断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一)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化学问题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化学问题是关键,也是第一步。一般而言,教师的化学问题设计,应当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生主体性为原则,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层级、思维能力等,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层层追问,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二) 不断优化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同时也是激活学生化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广泛参与度,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问题导入,实现好的问题教学效果。一般而言,教师在问题导入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的方式,给学生营造很好的问题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更好地融入课堂、吸收和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在问题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如“金属的活跃程度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样的关系?”因为学生在课前都有经过预习,这样的简单问题导入,学生们几乎都知道原理,因此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并在这种教学氛围下融入教学课堂,为实现好的高中化学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三) 强化教学问题的生活性、开放性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变过去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被动思维的学习现状。因此,强化化学问题的生活性、开放性,促使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指导之下不断思维,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生活化教学问题的融入,要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理論知识时,整合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有效地结合化学问题思考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而开放性问题的导入,要求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尽可能避免标准答案式的化学问题,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化学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问题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晶.高中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2]袁园.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陈昌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高中化学原则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