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习作“写人类”文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8-06-28刘晨曦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策略文章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基础语文知识教学以外,掌握多种形式的习作技巧也是这一阶段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其中就包括“写人类”文章。本文以小学生的实际习作能力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对“写人类”文章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小学生在“写人类”文章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写人类;习作;文章;教学策略

习作训练是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多种类型文章的习作能力。针对“写人类”文章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根据“写人类”文章的特点,指导小学生对这一习作类型加以熟悉,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此类文章的习作。

一、 明确“写人类”文章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写人类”文章教学准备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明确,尽管,现阶段小学习作训练依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但是,语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首先,教师应了解小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生字词书写,对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其次,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习作水平提高的必要因素之一,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划分段落、语句,以及抒发个人情感。

以《王二小》一文为例,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了故事情节,但是,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中,却体现出了王二小无畏的精神和沉着、冷静的特点,从而表现出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敬佩之情。

作为小学生来说,能够更好的利用内容跌宕起伏的设计,扣人心弦,在语言使用方面趋向于简洁、生动。通过这种内容与结构上的巧妙配合,使文章更加新颖,与读者之间形成共鸣。

二、 掌握正确的“写人类”文章教学方法

从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为提高小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能力,不能一味地围绕人物形象展开,而是将所要描写的人物与情感表达之间建立某种密切的关系,教授学生在内容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方法。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文章中,文中讲述了在美国一场大地震中,父亲依靠执念在救出儿子的同时,也救出了在儿子保护下的同学的故事。这是典型的通过真实事件描写人物的习作案例,在父亲达到学校废墟之后,大多数人都不是在帮助这位父亲寻找他的儿子,而是告诉他要放弃,凭着他们父子之间的许诺,父亲坚持着在废墟中寻找自己的儿子,终于,经过了38个小时的努力,他听到了儿子的呼救,在一个角落里,儿子和同学都在等着救援,此时的父亲身上已经是血迹斑斑,他大声呼喊着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他一直在默默地等待着自己儿子的出现,在儿子最后一个走出废墟时,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常见“写人类”文章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在小学“写人类”文章教学中,多为单一人物描写,这种类似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多个人物描写与相互衬托方式能够使小学生的邏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 读写结合方式在“写人类”文章的应用

所谓读写结合,是指在掌握基本习作方法的前提下,小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习作练习。在此过程中,将会用到以往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慈母情深》一文中,教师应当将母亲辛勤劳动的部分作为学生阅读训练的主要内容,通过反复阅读以体会母爱的伟大。在展现母爱的过程中,作者对母亲的外貌和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在此省略的部分,可以让小学生们展开联想,对其内容进行补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省略部分的续写,是建立在能够正确理解作者所抒发情感的基础上,所以,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是提高续写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小学生在“写人类”文章创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之一。

四、 小学生习作“写人类”文章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写人类”文章与其他类型文章之间的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 文章内容贴合小学生的理解范围

“写人类”文章在内容选择方面需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考虑到部分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如果习作内容难度较大,将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为实现“写人类”文章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应采取更加宽松的内容选择机制,鼓励学生参与习作内容选择,并且,在内容选择方面,应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激发小学生在“写人类”文章方面的兴趣。

(二) 教学模式的人性化设计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缺乏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相关思想,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使小学生在“写人类”文章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

例如,对某一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由小学生自主选择切入点,而不是根据教师的统一化指导完成习作过程。在小学生自主习作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点评,对其内容中较为精彩的部分进行表扬,同时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将随着自主思考、选择空间的增加而得到提高,但是,基于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限制,教师应主动参与其中,通过提高个人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学习,引导小学生在“写人类”文章习作方面的能力快速提高。

五、 总结

无论何种教学策略,都应当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语文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使其能够在“写人类”文章中灵活应用已经学到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将个人情感寓于其中,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分析[J].才智,2015(30).

[2]王海燕.浅谈写人记事类课文的有效阅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

[3]雷石秀.用好小学语文教材是培养有关人格的有效途径[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8).

作者简介:刘晨曦,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市濉溪县城一关小。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策略文章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