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的精准教学研究
——以英语综合技能课为例

2018-06-28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准数字化评价

曹 唯 实

(南京市第十八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2)

教师开课后,都希望受到客观、中肯的评价,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传统的听课评价主要是基于听课者的主观感受,在评课表上划几个勾,这种经验主义的听评课方式,存在评课无依据的弊端[1-2]。为克服此弊端,有学者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听课评价,研究者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下收集数据[3]。听课者通常只是统计一下提问次数,便自诩进行了“观察”,本节课提问达到多少人次。通常评课是在学生离场后很短时间内即开始,缺乏足够的统计汇总时间,评课者只能基于自我感觉泛泛而谈。授课者所得到是经验式的反馈,前进的方向是评课者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课堂观察,评课者组成一个观察团队,分工明确,各自观察某一方面的教学行为,或者是某一小组的各位学生活动行为。评课者利用移动客户端,实时记录上述行为,后台可以实时进行数据汇总。授课结束,统计汇总即完成,评课者可以基于统计数据,进行评课,显得较为客观、精准。授课者可以根据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行为,实现精准教学。

一、课型的选择

为了尝试采用数字化课堂观察进行评课,笔者选择了英语综合技能课型(Integrated skills),主要是因为此教学内容可设置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出英语课堂生动活泼的特点,利于数字化课堂观察的数据采集,以实现精准评价。综合技能课是每一个单元的第六课时,因此本课型是基于此前的单元话题和语言知识基础,学生对于背景知识、相关词汇都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综合技能课型的授课内容中包含了听和说(Speak up)两部分,辅之以一些课堂活动作补充,即可在一节英语课上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

正是由于在课堂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课堂观察的优势,一方面可以详尽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通过数字化课堂观察,希望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以实现精准教学,利于及时进行教学补偿。

二、教学设计

笔者所选的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综合技能课,内容是关于如何过上绿色生活:第一部分是听力训练;第二部分则是对话训练,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经学校英语组全体教师集体研讨,笔者首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听力技能,听懂简单的关于环保的对话;(2)能就环保话题和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3)提高环保意识,明白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道理。

本节课的大致框架和教学步骤:(1)以一首关于环保的英文歌导入,与学生就内容进行交流;(2)复习单元中的短语,接着认识新短语,并进行反馈练习;(3)进行听力部分的练习;(4)与学生讨论如何过上绿色生活,并引出第二部分的对话训练;(5)进行听读练习,然后进行两人小组对话训练;(6)深化到全球环境污染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动笔写一写对于保护环境的想法。整节课包含的课堂活动有:个人发言、分组练习、分组讨论、两人对话以及个人写作,意在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

对于设置的每一项课堂活动、每一个教学步骤,笔者都进行了思考:在听力部分,引导学生如何听出关键词并及时记录,掌握听力的技巧;在整节课中,把新单词和词组的教学任务贯穿于课堂之中,遇到新单词的时候采用领读、齐读、小组合读等方式,而不是特意教授,学生记忆将更深刻;训练读书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用所学的单词、短语。

较简单的课堂活动是引导学生说,而较难的课堂活动是自由表达。我校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在此方面还需要更多的训练。课堂最后深化环保话题,让他们对于环境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真正能明白绿色环保从我做起,在这个部分采用“写”的方式。写作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让学生将口头所说落实到笔头所写,增加输出的有效性。

开课中,基本上实现了笔者课前的预设,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和目标。在听力练习时出现了一些意外:由于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原先预计听两遍即可以完成的任务,在三遍之后依然不尽如人意,因此拖延了课堂进度,导致最后的写作环节时间紧张,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时间,也没有展示足够多的学生作品,这是本堂课的些许遗憾。学生总体表现不错,但大多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互动,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在本节课各个自由发言环节的思想火花也不够激烈,基础薄弱造成的局限性还是较明显。

三、传统的评价

笔者的指导教师是“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陆琦老师,全程指导了笔者的备课、试讲、修改、再次试讲,让我这节课臻于完美。

本刊讯 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推动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12月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当天,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公务员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引导公务员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内化忠诚和责任意识,提升荣誉感使命感。部分同志还参加了“全省宪法学习宣传报告会暨网上宪法法律知识普及竞赛活动启动仪式”等活动,积极营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良好氛围。

课后,陆琦老师如是点评了本节课:1.这节课以迈克尔·杰克逊的环保歌曲《Earth song》的MV导入,视觉感受很强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导入话题;2.教授新单词和短语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训练,充分锻炼他们读的能力,而且结合图片给学生讲授,一方面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3.在听力过程中,注重传授学生听力技能,不失实用性,在听的过程中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4.结尾深化主题,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层面的教育;5.整节课遵循我校的“六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丰富,锻炼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目标基本达成,课堂气氛也较热烈。

四、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的评价

南京师范大学数字化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潘竹娟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对笔者的课进行了数字化课堂观察。本节课,班级23名同学被分成四组,开展围桌型教学模式,由四位老师各自观察一个小组每位学生的课堂回答次数、课堂参与度、课堂行为等各项指标,分组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潘老师亲自观察第2小组,每组6位同学从左上角开始按逆时针排序。另有两位老师对师生互动行为进行观察。所有观察,均用APP实时记录,最后数据汇总生成两份表格。课后,潘老师就观察结果作了分析。

图1 观察员分组安排表

1.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评价

数字化课堂观察,着重关注学生行为和师生交往行为两部分。老师关注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以下一些行为:倾听、阅读、思考、讨论、书写、绘图、发言以及提问等,四位观察老师的汇总数据见表1。从汇总数据可看出:整个课堂学生的倾听和思考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但是发言和提问的数据太少,说明这还不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最后一个写作环节,只有21名同学发生了写作行为,显然剩下的2名同学是在走神,思想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表1 学生课堂行为数量统计

结合本节课的预设目标,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果。例如,在学习活动项目3“编对话”中,52.2%的学生参与了发言,这表明部分学生在学习短语之后,已经能进行简单的关于环保的对话;在活动6“头脑风暴:如何过上绿色生活”时,95.7%的学生参与讨论,21.7%的学生发言,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就环保的话题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全班分享自己小组的观点。由此可总结出:数字化课堂观察中汇总的数据,可以帮助授课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班级的同学是否全部达成学习目标,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更精准的评价。

潘老师观察的第2小组六名同学的行为统计如表2所示。她指出:本节课所观察的6位学生听课都较认真,第1,2,4,5,6位学生几乎所有学习环节都采用了倾听、阅读等方式。其中第1位学生很认真,所有环节中不断地倾听、思考、阅读、参与集体发言,在下面对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小声的评议。第3位学生有开小差的现象,所采用的方法最少,比如第一学习环节中其余学生都能倾听,唯他开了小差。潘老师所指出的第1位学生是该班班长,平时课堂上紧跟老师节奏,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而第3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自信,平时在课堂上需要老师的反复提醒,课堂参与度也较低,观察的精准性由此可见一斑。潘老师还指出: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非常精心,图文并茂,整个效果也是不错的。其中还组织了学生讨论,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课堂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让学生读,教师问、学生答。而学生的提问、评议则为0,从新课程理念来看,有点欠缺。《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4]。

表2 第2组学生行为统计

从这些数据表不难看出,老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的关注程度是不均衡的,有一些比较沉默的学生,老师给予的关注很少,而更倾向于与活泼主动的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就会导致羞于开口的学生越发沉默,造成“个体差异”日趋增大。如果长期坚持数字化课堂观察,那么就很容易进行精准教学诊断:班上哪些同学注意力集中、参与度很高,哪些同学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态度消极,在今后的课堂上就可以针对性进行教学补偿,为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曾有学者提出,课堂提问要“因人施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5]。这样才能帮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听课效率。

四位观察员的评语如表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潘老师的总结翔实具体,不仅提到了细节,给出了个例,帮助教师关注薄弱学生,还指出了这节课的优缺点,利于授课教师更好地改进。贺敬新和王波两位老师曾接受过数字化观察的培训,因此比较熟悉观察的流程和操作,评价也较具体。而刘珏玲老师是第一次接触数字化课堂观察,因此评价能力有所欠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能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察的最终效果[6]。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观察员的能力也同样影响观察结果,所以观察前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表3 四位观察员对各自所观察小组的总体评价

第二项主要的观察数据是师生互动行为的统计,由我校吉佳和程文文老师记录师生互动行为数据以及总体评价,观察项目及吉佳老师的观察结果如表4所示。潘老师在看了她的数据后指出:(1)学生质疑,教师解答,这一项并没有在课堂上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记录有偏差;(2)在总体评价方面,吉老师给教师激情感染这一项打分是B,潘老师觉得评价略低;而关于教师点评用于保护自尊心方面,给的A又略高一些,因为教师有打断学生发言的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观察员的主观判断对于观察结果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是需要多位观察员同时进行观察,最后将结果汇总,这样得到的结论更为准确一些。

表4 师生互动行为记录表

表5关于师生互动行为的统计表

师生互动行为比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4.44进行形成性检测4.44有理有据纠错且保护学生自尊心3.33教师点评用语有激励性7.78教师点评用语有针对性3.33个体表现突出0.00班级气氛热烈3.33教师激情感染2.22指导学生讨论或辩论3.33学生质疑教师解答0.00学生交流相互评议0.00学生回答教师理答16.67教师讲解学生倾听8.89教师提问学生回答25.56教师提问全班回答16.67

这两位老师观察师生互动行为的数据汇总结果,如表5所示。从中可看出本节课在师生交往行为上有哪些优点及不足。

(1)师生交往互动行为较多,贯穿整节课,教师激情感染学生,课堂气氛热烈,对于学生的回答有及时的鼓励和纠正,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检测;潘老师指出笔者在课堂中打断了一位学生的发言,这个行为是很不妥当的。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言,给予适当的引导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表达,哪怕有问题,也要让他们说完再纠正,之后让他们重新梳理,印象更深刻。笔者反思,这可能是教师作为倾听者角色的缺失所造成的通病,倾向于“让学生听我的”而不是“听学生的”[7]。

(2)在整节课上,完全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则扮演的是一个被动“听”的角色,课堂上的学生质疑教师回答基本为零,这是这节课的一个不足。证明教师对于课堂的管控还是过多,没有提供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结论

对比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数字化课堂观察评价,我们发现,两种评价方式的侧重点截然不同。传统的评价,主要涉及评价者的主观感受,判断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情,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效果如何等方面。若需要深入评价,则评价者需具备较丰富的同学科教学经验。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有内行才能说出门道来,外行只能看热闹而已,尤其是像英语学科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外行只能评价表面现象。数字化课堂观察,纯粹是基于数据统计的客观分析,评价者即使对教学内容不甚了解,也可以作出客观、精准的评价。但教学不是工厂流水线,授课者的学科教学知识、专业素养等主观判断的层面,数字化观察是无法直接评判的。两种评价模式很难说孰优孰劣,笔者认为两者结合进行教学评价,可以做到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更加科学合理。

观察者进入课堂,本身也会改变课堂的原生状态。学生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端正学习态度,则所观察到的结果一般会偏好。若希望能切实捕捉课堂的原生态,建议在录播教室中,专门设置一个摄像头观察某一组,观察者在后台同步实时观察,这样的观察结果将更为真实,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将更加科学。

这是我校将数字化课堂观察与英语综合技能课相结合进行的一次尝试,笔者感觉受益匪浅。从观察数据中,能进一步了解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对学生也有了一个更客观的了解和精准的认识,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作出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教学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79-83.

[2] 康丽.课堂教学评价的数字化革命[N].中国教师报,2016-04-20(01-02).

[3]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57-158.

[4]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5] 李华.透过课堂观察探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英语教师,2015,15(10):104-107.

[6] 华卜泉.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对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2):48-51.

[7] 孙晓光.论教师作为倾听者角色的缺失及回归[J].文学教育,2016(30):102-103.

猜你喜欢

精准数字化评价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数字化制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