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高校“网贷”现象的思考

2018-06-26吴亚弟王晓晓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网贷预警机制网贷

吴亚弟 王晓晓

摘要:畸形的消费主义价值观、虚假的社会诱惑、平台借贷审核不严促使“网贷”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升温。“网贷”在高校校园迅速“走红”,业务发展得“风生水起”,不仅使大学生背负巨大的经济债务和精神压力,而且面临巨大的隐私信息安全隐患以及个人征信系统的崩溃。加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观教育、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建立大学生日常消费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方能使校园网贷在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逐渐形成合理的行业规范,形成校园网贷健康、有序、成熟的行业发展格局。

关键词:校园网贷;诚信体系;预警机制;风险教育;大数据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2017年学工课题科研成果(编号:HSXG-07)

“网贷”是金融市场上某些金融机构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的现金消费、分期购物等服务的互联网P2 P金融服务平台。2015年以来,P2P金融服务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开始,媒体屡屡报道裸照借款、暴力催收、欠下巨额债务的学生跳楼等因“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校园贷”已经不是最初的国家开发银行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支付利息的学费贷款,甚至也不是单纯的“发生在校园里的(商业)借贷”,而成为满足大学生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的途径。

一、“网贷”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升温的原因

在《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从2012年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2015年达到了3647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也奠定了大学生市场千亿元级的消费规模,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24亿元,同比增长4.7%,并呈增长趋势。”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曾对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报告中显示,在面临资金短缺或者弥补资金时,有8.77%的大学生会通过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而在这些校园贷平台,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后,就能轻松申请到信用贷款。由此,大学生金融服务成了近年来P2P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

(一)畸形的消费主义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家庭、社会、市场等各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逐步养成了过度超前的消费方式,而消费的范围更是渗透在个人教育、电子产品、美容、服饰、旅游、游戏等更纵深、精细的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父母的娇惯,使孩子们产生了“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当前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再加上生活费来源有限,这成了催生大学生贷款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虚假的社会诱惑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网贷”“校园贷”关键词,前端显示的链接几乎都是P2P借款平台,其中更是使用着“凭学生证即可在线办理”“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等诱人广告语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诱导学生过度借款和超前消费。很多大学生面对“一夜暴富”“提前消费”等诱惑,忽略了自身的信用资质和还款能力,缺乏信用度和契约精神,未意识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其未来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活动中具有的重要性。

(三)平台借贷审核不严

国内市场上先后出现了如优分期、爱学贷、趣分期、分期乐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平台。这些服务平台的共同特点便是审核松、放款快。申请贷款的学生下载APP后,仅需提供本人的基本信息、学信网信息、父母、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再通过视频认证或者校园面审等程序,便可轻松获得消费贷款。但与此同时却存在着学生极易忽略的高利息、高额的逾期违约金等问题。

二、“网贷”乱象下高校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背负巨大的经济债务和精神压力

未经过理性思考,向平台借款,继而拆东墙补西墙,贷款本息越来越多,导致陷入校园贷陷阱。很多大学生甚至对平台隐瞒或模糊设定的逾期滞纳金、手续费、违约金等并不知晓。一旦逾期或违约,便产生高额的滞纳金和违约金,形成“高利贷”事实。此时,学生不仅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债务,面对着不停地催款,甚至暴力追债,很多借贷的学生无法承受精神压力,导致发生高校惡性安全事件。

(二)面临巨大的隐私信息安全隐患

学生借贷首先要在平台上注册,注册时会在互联网上留下大量个人隐私信息,这些信息极易被校园贷平台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金融模式;同时,多数借贷平台本身的技术漏电和管理缺陷也较多,在信息安全体系尚不健全的当下环境中,存在着信息被再次买卖和盗用的风险,继而引发学生个人财产安全风险。

(三)个人征信系统的崩溃

学生借贷资金较多,违约时间较长时,可能遭到借贷平台的起诉。一旦进入到司法程序,可能会被纳入到学生本人的征信系统,形成不良记录,对大学生未来的助学贷款、今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承担了道德和非道德双重风险。

(四)“黑网贷”组织的恶意催款致使大学生发生恶性事件

在银监发[2017]26号文《中国银监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里明确提出了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但是,仍然在众多“黑网贷”在学生群体内泛滥,他们打着“免费、分期、零利息、只需身份证、贷款流程简单、无还贷压力”等口号,诱骗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贷款。而在年轻人无法还贷和高额利息的时候,施以人身威胁、精神恐吓等,致使有的大学生发生无法承受压力而轻生的恶性事件。

三、促进网贷健康发展的具体途径

促进网贷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多部门的有效联动。

(一)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网贷”因引发了多起恶性事件而成为当前被社会所拒绝的金融产品。一刀切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理性、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学习一些必要的金融基础知识,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培养自身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信用意识,将提前消费和信贷投资能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

(二)增强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

高校要与当地的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加强联系,通过知识宣讲、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分析校园贷平台的日常运作模式、规律和赢利特点,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金融知识、消费安全等知识宣传,警惕常见的“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诱惑性广告、提高自身的金融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度。

(三)高校需建立大学生日常消费监测预警机制

2016年4月,教育部曾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加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加大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大力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同时,也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

(四)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网贷平台的规范发展机制

网贷平台运营过程中的不规范、监管工作的不力,是导致平台不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根据平台性质及运营模式出台前置性的运用规范,明确运营主体和监管责任,逐步健全法制规范;业务上要求平台规范贷款审核流程,对借贷人的身份信息、偿还能力、贷款资质等要严格审核;因风险较高,对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建立一个快速投诉通道,不断完善校园贷平台的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机制;政府督促校園贷平台建立严密的风控措施。

(五)发挥大数据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

平台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大学生借款人的个人信息、消费习惯、借款动机、还款主要来源等要素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控,应在保证借贷对象具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获得监护人的同意、主动明确告知借贷者借款具有的真实风险,尤其是逾期可能产生的高额利息和附近服务费等。

结语

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列入为2016年的重点工作,明确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进入“监管时代”。面对“网贷”类P2P平台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P2P平台的监管主体,督促“网贷”平台加强行业自律,公安机关对于这类平台的网络侦查控制机制要不断加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网贷平台的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化宣传防范和分析预警,共同协作,方能使网贷在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逐渐形成合理的行业规范,形成网贷健康、有序、成熟的行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03)

[2]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6.

猜你喜欢

校园网贷预警机制网贷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唏嘘着悲情的担当:60万“校园网贷”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