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血合剂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出血的回顾性研究*

2018-06-26周智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剂溃疡性结肠炎

周智明 丁 康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同时尚不明 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伴随着严重的里急后重感,发作期出血为主要症状,治疗上也是非常棘手,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2-3],肠道出血是UC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会造成贫血等危重的后果,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频繁的肠道出血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使创面难以愈合,拖延病程。目前临床上观察UC发作愈合程度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肉眼血便或潜血便。因此,临床上采取辅助手段止血对UC的治疗意义重大。

痔血合剂为全国名中医丁氏痔科第8代传人丁泽民教授针对痔疮出血或便血不同证型的自拟方,后用于UC肠道出血症状疗效显著。但缺乏完善的临床及其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研究,从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于是,本课题组对既往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UC患者发作期出血进行观察,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试图为丁氏痔科医术的继续发扬光大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 广州)》[2],《丁氏肛肠病学》[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2年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选择风伤血络或热盛肠燥证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18岁以上;术后有完整随访资料;临床试验符合伦理审查要求。排除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出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有肠癌或其他组织器官肿瘤者;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血糖血压明显异常患者及精神病患者;近1周内服用可能影响肠道血供药物者或干扰凝血功能的药物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疾病治疗中心病房及门急诊80例UC伴有便血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数法即利用SPSS23.0随机个案样本功能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痔血合剂组男性20例,女性 20 例;年龄(41.9±12.2)岁;BMI(20.3±2.3)。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 (44.2±10.7)岁;BMI(21.3±3.0)。两组年龄、性别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标准化治疗(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每次1 g,每日3次),在上述基础上治疗组用痔血合剂口服(规格为250 mL/瓶;批准文号为苏药制字 Z04000863),组成:地榆(炒炭),生地黄,栀子(炒炭),仙鹤草,当归(炒炭),鸡冠花,侧柏叶(炒炭),枳壳(炒),黄芩(炒炭),甘草,槐米(炒炭),配比为 3∶3∶3∶3∶3∶3∶3∶3∶1∶1∶3。每次 30 mL,每日 2 次。治疗开始后每天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患者便血次数,每2周门诊或住院复查相关血清学指标。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病理情况,便血改善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静脉血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

1.5 疗效标准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或完全缓解)为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治疗期间临床无出血现象且血压、脉搏平稳;有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为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治疗结束时临床仍有出血现象。便血改善程度判定标准[5-6]:无便血计0分;大便带血或染血计2分;大便时滴血计4分;大便时射血计6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便血改善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便血改善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便血改善程度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便血改善程度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

2.3 两组治疗前后RBC、Hb、PLT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 RBC、Hb、PLT 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 RBC、Hb、PLT水平比较(分,±s)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 RBC、Hb、PLT水平比较(分,±s)

?

2.4 两组治疗前后 PT、APTT、TT、FIB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病例治疗后APTT、TT低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 FIB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 4 两组治疗前后 PT、APTT、TT、FIB 水平比较(±s)

表 4 两组治疗前后 PT、APTT、TT、FIB 水平比较(±s)

?

3 讨 论

亚太胃肠组织指出曾经UC在亚洲是罕见疾病,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和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炎症性肠病中UC的发病率明显高于CD,患病部位也同西方相似[7]。与此同时,虽无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但我国报道的UC病例明显开始增多。

针对UC的治疗特别是发作期出血症状的缓解是所有患者关心的重点,英国,亚太胃肠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世界胃肠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找到确切疗效的方法,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先后就UC的诊治也制定过共识意见[8-9]。只提出治疗UC的方法包括合理的膳食,有限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长期的随访检测。研究表明美沙拉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剂例如英夫利昔单抗,已被证明能够缓解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中度至重度UC患者的急性发作,但对于急性发作期出血严重或大便次数增多同时伴有出血的患者效果仍然不理想[10]。因此,目前的治疗对于UC患者急性期伴有出血症状疗效可能较差,需要考虑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11]。另一方面,UC患者出现出血、溃疡、恶性倾向,外科治疗方式就是行局部结肠切除术,也是目前推荐的有效的方法之一[12-13],但是对于出血症状,手术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而出血的频率和出血量的多少确定为紧急手术的适应症也没有明确的共识和指导意见。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发现即使对出血的UC患者进行结肠切除术,术后仍有出血的风险,并不能体现较好的预后[14]。故需要其他药物的补充,运用中医药改善UC肠道黏膜出血则体现了独特的优势。目前认为UC的病变脏腑为脾,核心病理因素为湿;辨证运用健脾化湿、清热燥湿、调气活血等不同治法[15],而对中医药治疗的机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改善肠黏膜组织学病变、调节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等方面[16],在对凝血功能的改善及凝血机制的研究较少。而本课题组研究的痔血合剂为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自制制剂,主要针对肠道出血症状,改善凝血功能,其起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医术”,为第8代传人丁泽民教授的经典内服方,主要功用可凉血清肠,主治肠风下血。症见便血色红,滴血或呈喷射状,或伴肛门疼痛,肿物外翻,舌红、脉数。方解:肠风下血系风热燥邪下迫大肠,致使肠道脉络受损。方中槐花、侧柏、黄芩、枳壳,乃取槐花散之意,具有清肠止血之效;鸡冠花、仙鹤草、荷叶、凉血止血;生地黄、当归,和血调营;生草调和诸药。合用具有凉血清肠之效,且本方炭剂较多,故止血效果显著。脏毒下血,血色污浊者禁用[17]。在用于治疗痔疮出血的同时,临床使用中发现此制剂对UC患者发作期出血症状有独特的疗效。本次研究中也观察到治疗后痔血合剂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明显改善便血程度,其针对肠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证实,在整个UC发作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出血正常止血与凝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系统、血液流变学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UC患者肠壁血管因非特异性炎症造成受损,其通过自身或药物止血的机制可能包括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参与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被活化的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5-羟色胺以及内皮细胞产生的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加强血管收缩,使受损血管创口更加缩小。与此同时,因子Ⅻ的激活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最终生成凝血酶、纤维蛋白,以加固止血作用。若纤溶活性减低,使已形成的血块不易溶解,起巩固止血作用。本研究中发现痔血合剂对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等血清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表明痔血合剂针对肠道出血的治疗机理可能和改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有关。而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所需时间,是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源来生成纤维蛋白的能力。通过这4项凝血因子可判断离体血浆在凝血反应中的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通畅以及纤维蛋白源功能是否完好。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凝血系统的4个指标中对外源性凝血系统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说明痔血合剂主要通过影响内源性途径而达到增强凝血功能的效果。

痔血合剂治疗UC出血症状是基于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往往不限于一病一方,一方一药,更不同于西药一药一靶的作用模式,是一个复杂性干预的过程。本次研究证实了其对UC患者发作期肠道出血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控内源性途径达到改善凝血功能有关,进一步研究将更深入探讨其改善凝血功能的途径,为丁氏痔科医术的继续发扬光大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AK,SZ,RS B.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Annu Rev Immunol,2010,28(3):573-621.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

[3]FX.The economics of adalimumab for ulcerative colitis[J].Expert review of pharmacoeconomics&outcomes research,2015,2(1):1-5.

[4]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4-96.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1994:132.

[7]Ooi CJ, Fock KM,Makharia GK,et al.The Asia-Pacific consensus on ulcerative colitis[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0,25(3): 453-468.

[8]王新月,王建云.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2):263-267.

[9]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6(6):895-896.

[10]MD JL,MBCHB BS,MD EY.All that bleeds is not infliximab-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J].Can J Gastroenterol,2009,23(2):91-92.

[11]HOZUMI H,HOKARI R,KURIHARA C,et al.Endoscopic finding of spontaneous hemorrhage correlates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expression in colonic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Int J Colorectal Dis,2013,28(8):1049-1055.

[12]杨晓,邱辉忠,林国乐,等.从外科角度思考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7):607-609.

[13]DR.Surgical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a comparison of Canadian and American colorectal surgeons[J].Canadian J Surg,2011,54(4):257.

[14]SACHAR DB.Management of acute,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J].J Dig Dis,2012,13(2):65-68.

[15]徐素婷,王业皇.王业皇教授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证治思想撷英[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6): 976-978.

[16]张卫平.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468-1471.

[17]丁曙晴,丁义江,皇甫少华,等.丁泽民对痔病出血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2):101-103.

猜你喜欢

合剂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HPLC-DAD法同时测定栀芩清热合剂中4种成分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