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下)

2018-06-26栗胜夫

少林与太极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民族

文/栗胜夫

三、关于传统武术与开放的世界的阐释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以“奥运会”为龙头的体育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们要发展民族体育,就不能逆流而上,而是既要忠于民族体育的过去,更要关注民族体育的将来。古老的传统武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现在我们既要审视西方体育的冲击,又要巩固与发展传统武术最深厚的本质,在抉择两难的困境中,如何在体育全球化浪潮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的价值,如何把武术在新的时代推到更高的层次,取决于我们对武术的正确理解,取决于我们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当然,对于武术的发展,我们绝不能盲目行事,更不能舍己从人。那种浅层次的、不负责任的、赶时髦的、打着创新幌子的、倒掉污水的同时也倒掉孩子的傻事是绝不能被允许的。功夫使人惊叹,但它绝不是轻易获得的,而是汗水的结晶,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折射源泉。

1.传统武术是中华优势体育文化

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并亲身参与着某种“文化力”的相互作用。然而,不同类型的文化,由于其具体历史进程的差异,造就了各种文化之间现实的差异,在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中,“各种文化因子都会基于某种共同的特征而整合为一定的实力并表现出这种力的强度”。因此,不同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强弱之别的,即所谓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从文化角度来看,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差异,其实也是中西不同类型文化的差异。在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对话中,传统武术处于相对弱势的文化地位。

从理论上讲,我们当然倾向于文化的平等存在和协调发展的权利,但理论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文化世界中领导权或霸权的存在与作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弱势文化在与强势文化进行竞争时,不得不接受一场不平等的挑战。面对世界体育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华武术在高层次体育文化平台上仍显得单薄。如果把传统武术说为优势文化,国人当然欣慰,因为武术的文化魅力早已吸引着国外各个层面的人,它是我们的骄傲。如果要把武术说成弱势文化,可能会遭部分人的反对,因为那些人会认为武术在世界上具有相当强的感染力,怎么会是弱势文化?这一问题,是武术理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传统武术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必然性

在体育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传统武术必须走世界发展之路,但在与西方体育的对话与竞争中,我们的优势还不够明显,传统武术正面临一个不平等的挑战,我们无法回避这个事实。为了应对这种大局势,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讨,但大多数理论在认同发展是首要问题的时候,并不深究发展意指什么,从而在面对西方体育对传统武术的冲击时,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而对民族文化的情感依恋又使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常常摇摆不定。当理论层面陷入无所适从时,现实中对民族体育的侵蚀却呈现出锐不可挡之势。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文化,传统武术就是中华民族的个性文化之一。在体育领域,我们必须谦虚地承认,我们对世界体育文化的认知度还十分有限,所占据的高度有限,视野也不够宽广。这中间,有传统情结上的束缚,也有急功近利、不思长远、目光短浅等方面的原因。理论上虚无缥缈的夸夸其谈、实践上墨守成规的种种禁锢,都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语境,现代的武术应有其新的文化内涵。武术要走向世界舞台,民族特色仍是其耀眼的光环,而绝不是前进的羁绊。丢掉特色、失去灵魂谈武术的发展,是低级的乞怜行为,最终会被他人所蚕食,造成血本无归的下场。从另一个方面讲,传统武术既要积极走向世界,又要保持其特色,就要利用自身优势,敢于迎接挑战,不能在强大的话语权面前“失语”而无所作为。武术有其本质的东西,也有需要改革、改进的地方,不失本质,发挥民族智慧,积极与外来文化对接,研究和适应“国际游戏规则”,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不被西化,这才是我们明智的立足点。就当前武术与世界接轨的问题而言,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灵活性和应变性,竞技武术是接轨世界体育的先锋,传统武术发挥着自身的优势,正在释放着与世界全面接轨的能量。“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后现代主义者们的至理名言,是对现代化社会价值追求过程中过分地追求经济而忽视丰富文化思想资源和广阔精神领地行为的批判。中华武术的多元化为其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传统武术既要保持特色,又要更新观念,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学术问题。笔者认为,理论研究是学,技术实践是术,只有学、术并进,事业才能快速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彼此促进,依据武术的本质精神不断更新思路开阔眼界,善于发现新问题,善于解决新矛盾、克服新障碍,只有这样,传统武术才会有大的成就和美好未来。

四、从阐释学的角度认识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母体,是其他各类武术的衍生地,丰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育人功能、鲜明的民族风格,使其风靡全球,形成了世人公认的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就体育而言,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人民的一种健身手段,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占据有半壁江山的突出位置。传统武术悠久的演进历程,犹如千姿百态的历史文化长卷,彰显着民族的个性特征,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具备源头性、资源性、民族性的特征。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既吸收了道家、儒家、佛家的哲学思想,也涵摄了传统医学、美学和兵法的理论,最终形成了集技击之大成、蕴哲理之奥妙的民族文化体系。从武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和价值取向。武术因负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信息而成为一种信仰,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们的骨髓,培育着我们的精神。

现代人由于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不像以前那么统一。有的人过多地融入了民族情感,片面地夸大着传统武术的现代作用。虽然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当然有其重要的正面价值,但谈论任何问题都切忌笼统。传统武术是由各个部分、多种成分组成的一个文化体系,其中的主要元素有积极先进的一面,对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华儿女来说是骄傲的资本、立身的支柱,但我们也不能割断传统、抛弃历史。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传统都不足以满足现代人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武术中那些过时的因子,如江湖义气、两肋插刀、门派至尊等,都是过时的黄花,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我们不是生活在先秦宋明时代,传统武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从整体上说是不应该完全固守的,也应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地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传统武术固然有其特色,但特色并不代表亘古不变的传统。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创造了武术,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抱残守缺不求发展。“现代价值的根本信念强调变异性,变的构造才是研究的对象,才是发展的动力。”面对各种价值的挑战,致力于找寻最合理的调适方式,以创新解释传统武术,使它可以用来负载更深层次的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更佳的良性功能与作用,这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关心的。

就武术研究而言,一些研究者喜欢用过去的、传统的、历史名人的眼光看问题,对现代武术的真正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深入,当听到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时,他们就慷慨陈词、大发议论,说这是“四不像”,说赛场上已经见不到真正的武术了。其实,竞技武术就是随着时代发展演变而成的新武术,只不过它的参与者仅限于少数的竞赛精英们,而不是平常百姓。真正适应大众的,应该是经过改革、符合时代需求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武术。在当今的武术百花园中,太极拳可谓空前繁荣,其发展完全是一派百舸争流的壮丽景象,国内外众多的中老年人受益匪浅,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也通过太极拳这一载体折射着耀眼的光芒。

国人对于传统武术的感情是深厚的。虽然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传统武术的摩擦,但二者绝不会相互排斥,它们仍是并蒂之花,相依为命。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何时何地,绝不能失去民族特征,传统武术仍然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与资源。尽管我国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功能与作用依然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但是没有个性特色的武术不会有长足的发展,被别人同化的武术是虚幻的、可怜的,甚至是短命的。基于此,对传统武术的产生、发展、演变,我们都要从哲学的角度加以理性的思考、分析,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简单化。哲学的批判性不仅仅表现为批判别人,更重要的是勇敢地批判自己。传统武术是历史的产物,几千年的绵延发展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也有其神奇的发展变化,对传统武术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从过去的书本中去找寻,更重要的是要在现实中去理解、去把握,不能受过去旧有框架的束缚。所以,怎样看待传统武术的问题,最终就是怎样看待我们自己的问题。认真地反思我们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承担起我们现有的权利和责任,在全球语境中定好自己的坐标,发扬我们的“瑰宝”,坚持科学发展观,从长计议,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就是弘扬和发展武术的最好方略。

传统武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有二,一是后继乏人,二是创新不够。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传统武术自身的原因。对于传统武术,创新是生命力所在,但创新离不开传承。创新既是智慧的展示,也是一个艰苦奋斗和大胆挑战的过程。“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母体,是传统文化的经典大厦之一”,只有积极创新才是最好的发展。但创新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则和历史的逻辑。在参与世界体育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既不能因保持“传统”的原生性而拒绝变化,也不能在强大的话语权面前“失语”而无所作为。对传统武术,我们应在现实中去理解、去把握,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强调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敢于和善于借鉴西方体育的有益因素充实我们的传统武术。改革创新是武术发展的动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不是失去灵魂的盲目西化。对于武术的特质,我们不能简单地为迎合某种潮流而哗众取宠,使之成为“舞术”或“无术”。中华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但不能淡化丧失,而且更不可走形变质。对华夏祖先遗产的发扬光大,使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忠诚于先人、负责于子孙的重要使命。

(全文完)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民族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