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效果方法探讨

2018-06-25陈卓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陈卓

摘 要: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与进步,信息产业也走向了繁荣的发展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更高的要求与质量,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解析,深刻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相关改善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方法,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总结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会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生活、军事等。因此,社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包括很多课程,例如,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这些都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实践对其也是同等重要。电子信息技术一直在培养全方位人才这方面贡献着一份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专业,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偏向理论的传授,教学方法甚至教材编制,都跟不上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了。学生都处在一个被动接收理论知识的状态,不仅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适时地改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不足,提升教学效率,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贡献更多力量[1]。

1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已经开设的很多电子信专业课程,但内容都相对抽象,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程的主动性也极度缺乏。老师将课本知识传递给学生,部分也会运用更形象的描述和解答,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兴趣依然不高,甚至对这一专业的知识更加困惑难以理解。实际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包含多种形式的知识,可以有效帮助老师拓展教学方法,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将一些抽象的专业概念简化的表达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使教学更加具体化。在学习电子设备使用的时候,一般来说实验室很难备齐教材中所涉及的电子仪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电脑,依靠相关软件,通过模拟仿真来构建出虚拟的电子设备,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中操作。对于这种方式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一方面可以将书本知识全部传授给学;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掌握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专业所涉及的课程种类繁多,很多老师在传授这些复杂的知识时,也会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尝试去改革,然而得到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改变,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有待改善和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加入,不仅可以优化知识的传递,还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输出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知识[2]。

2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己然是一个热门专业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意味着优化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至关重要,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效果的提升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跟随科技的步伐。但是,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方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该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容乐观。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将课程主要放在第三学年,第一和第二学年的课程安排较少,主要是代入式学习,然而这样的课程安排,只会加重第三学年的压力,也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紧张的学习氛围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第三学年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学生接受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跟不上,得出的教学结果可见并不会很满意,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都不强。而在选修课程时,学生没有可参考的意见和指导,致使很多学生选择了一些与专业没什么关联的课程,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不仅不能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反而会丢失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较复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很难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多的学生只能机械化地记住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时不可待,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解决。

3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的改善

3.1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很固化,教师都是机械地对学生灌输知识,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需要以学生为基础。通过启发学生让其参与到讨论中,根据不同的问题讨论,来引导学生反思其背后的知识,再进一步去实践求汪。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可以根据己掌握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问题。在书本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应该是将基本的理论知识整理好框架,将主要的理论点和分析方式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适度的自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当然不要将所有的知识都丢给学生处理,也不要将所有的知识全部机械地读一遍,要适度地提炼,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理解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适时给予教学辅导,对学生的学习要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展开合理的教学调查,及时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反思。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保持关注并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这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2教学内容的更新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只根据课本知识点按部就班,效果并不会很好。老师需要将课本之间的知识相互串联,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需不断地创新来传递知识,而不是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单纯地教授某一门课。很多课程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都是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来教授的,二者不可脱离,只有在实践中传递出这个知识点,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接收能力。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有创新,通过实例来转化知识的运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状态下,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及时创新改革,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课程都需要由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程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课程,将这些知识点都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本专业理论知识的信息量很多,随着发展新信息新技术新仪器的注入,教学内容也是在不断更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己过时的内容要及时丢弃,对于新的内容要及时结合教材和应用进行整理,传递给学生并带入实践中。

3.3专业实践课程的增加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对于实践其实有着很高的要求,动手能力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在开设基础知识的课程时,还应增加实践课程。在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后,根据老师的引导和指教,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切实地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和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具体原理,掌握器械的操作原理,從而才能将知识点渗透到学生的记忆中,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点。专业实践课程的增加,可以帮助学校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会了如何使用技术的知识点后,需要的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环境,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才会更加牢固,会大大提升所有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知识。例如,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学习中,大部分教师认为该课程属于基础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却还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基础教学内容方面,应该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在学习和掌握基础原理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育特点,应该让学生主动动手,掌握不同微机运作原理,能根据不同微机类型,选用适用的接口工艺,以提高运行效率,保证质量。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领悟不同理论的含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3]。

4结语

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创新和改革是一直相随的,但反思总结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反思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学生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岳琳.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教学实践的价值研究[J].信息通信,2014 (12):291

[2]邓优林.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J]信息通信,2015 (3):286-287

[3]孙丽丽.提高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 (23):157-158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