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由弃瓢”典故在明代诗歌中的多角度运用

2018-06-23王淼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典故诗歌

摘 要:明代诗歌中的“许由”以及“许由弃瓢”典故,是从正面、反面、正说、反说等多角度理解、运用,赋予“许由弃瓢”典故以新的意涵。

关键词:许由弃瓢;诗歌;典故

作者简介:王淼(1993-),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明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

许由是上古唐尧时的一位贤能之士,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却常以高洁之士的形象出现。这是因为“许由弃瓢”一事演变成了固定的文化典故。明以前的文学中,“许由”形象已经确立,作者在创作时常直接利用这一形象。明代文学中的“许由”以及“许由弃瓢”典故,是从正面、反面、正说、反说等多角度理解、运用,既使许由形象更加鲜活立体,也增强了相关典故的文学表现力。

“许由弃瓢”故事,因许由贤能有才并且品行高洁,所以尧想将天下禅让与他。这件事情最早记载于《庄子》中: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

许由认为尧已经将天下治理得非常好了,这些都是尧的功劳。许由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认为自己能将天下治理得比尧更好。如果不能进一步提高、改善这个国家的话,许由认为就算自己接受了尧的禅让也没有实际的作用。所以他拒绝了尧的禅让,也就是拒绝了整个国家(部落)最高首领的位置。这一行为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一直被视为不慕名利、贤能谦逊、高尚清节的象征,《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唯恐他人不信,特意注明“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这一故事在张宁的五言绝句《弃瓢图》中作为全诗主旨内容的引子出现。《弃瓢图》全诗如下:

逊位峻相绝,弃飘焉足云。

独怜尧舜日,危行已如君。

张宁(1426-?),字靖之,海盐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明代宗授礼科给事中,英宗授都给事中。天顺年间,与武忠出使朝鲜,因辞义慷慨而令朝鲜人大为惊叹折服。宪宗成化元年(1465),给事中王徽因弹劾大学士李贤而获罪,张宁率六科论救,由是渐与内阁相忤。后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没过多久各项政事都运行地井井有条。张宁才华横溢,志存高洁,善章奏,“今观其奏疏诸篇,伟言正论,通达国体,不愧其名。他文亦磊落有气,诗则颇杂浮声,然亦无龌龊萎弱之态”[2]。英宗意欲重用,但都没有实行,是因为他久居谏坛,直言上书,被朝中权贵所恶。也因此抑郁不得志,后遂以疾辞归,在家乡海盐筑方洲草堂。家居三十年,屡次被荐,终不复召。

张宁的这首诗歌,虽名为“弃瓢”,但通篇的重点并不在许由箕山弃瓢这件事上,而是对于许由守礼行为的赞赏和向往。首先诗歌第一句,诗人提到的就是“逊位”,即尧让天下于许由,但是被许由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所以诗人感慨,连天下都可以如此坚定地拒绝、抛弃,一只小小的瓢有何足挂齿呢。张宁在《物外心诗文卷序》中也表达过相似的观点:“富贵若大梦,功名撚指间,吾何以此而挠吾心哉!恒当遨游于湖山风月。托兴于书画文字,寄迹于斯而不泥于斯,人知之嚣嚣,人不知亦嚣嚣,世上事与我了不相涉,物外期可久也云尔而已。”[3]张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庄心不撄于物思想的影响,但是显然,“弃瓢”只是一个引子,引出的是诗人对于许由拒绝行为的尊敬,和对其个人高尚品格的赞扬。此处用到的是《论语》中“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孙言”的典故。诗人将许由的行为看作是“危行”,这种“危行”是有其特定的前提的。尧让天下于许由,是以一个君主的身份,所以更应站在国家、君主、政治的立场上看待“让”这一行为。“让”在孔子看来是合乎“礼”的:“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可见孔子是支持并赞赏这种行为的。只是许由认为,尧已经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了,所以不需要让给更贤能的人了,所以才拒绝。并不是其他原因。郭象在为《庄子》做注时解释:“夫能令天下治,不治天下者也。故尧以不治治之,非治之而治者也。今许由方明既治,则无所代之。”许由也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人格价值追求的展现。所以诗人此处以“危行”来定义许由的行为,更看中的是其背后对于“礼”的坚守。

这与张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许多研究关注的重点多是与他出使朝鲜时的文学成就有关,如与朝鲜方面的诗歌唱和(吴伊琼《明朝与朝鲜王朝诗文酬唱外交活动考论》),在朝鲜时完成的诗文集的研究(杜慧月,詹杭伦《张宁出使朝鲜与<庚辰皇华集>考述》;肖俊《张宁<奉使录>研究》),或者诗文方面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研究(左永明《明代嘉兴府作家研究》),以及对其生卒年月的考据(昝圣骞《明代词人生卒年考七则》)等,鲜有涉及张宁政治观念的研究。其实张宁在廷策时所作文章中,就多次提及“礼乐教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张宁首先肯定“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臣闻,天以大徳而生万物,圣人以至徳而化万民,天与君其道常相通也。”“是以自古善为治之君,未有不以勤于用徳为先。善言治之人,亦未有不以勤于用徳为先。”[4]以德治天下为首选。但是历史上也有诸多君王,不“德”而亡天下的例子,所以张宁就提到了“礼乐教化”:“臣闻礼乐者,为政之成;教化者,为政之本。……若夫春秋战国以至赢秦,先王之法崩壞尽矣。下至汉唐时之礼乐教化,不过仪文音节政令法程之间。宋虽文儒昭明,亦不古。若我朝制作夙具治功时熙,论礼乐则郊庙之建,燕享之所,太常所掌教坊所隶先臣解缙,亦尝言之。论教化则学校兴行,徳行振举,民庶顺则远近同风,比之近古相去远矣。此臣愿皇上勤于用徳,以端礼乐教化之本,而正损益。”[5]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君王有德,家国百姓勤于礼乐的教化,制治保邦,国家才能安稳发展。在这样的思想倾向下,张宁对于许由的赞扬,就不仅仅是对于其高洁品德的赞赏了,而是包含了更深层的、与张宁本人治世理想相关的追求和向往。

而关于“许由弃瓢”这一典故,是来自汉代蔡邕的《箕山操》:

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依)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6]

本选自蔡邕《琴操》,但现已亡轶,只在《太平御览》中有收录,记录了许由作为上古时期的高洁之士,避世隐居山野,连风吹瓢响之声都被他视为烦扰之音,所以将瓢破坏的故事。以此显示许由与俗世撇清关系的决心,和他高尚的情操。夏原吉在其七言绝句中对这一典故进行了反向运用:

耳边方厌一瓢声,心外宁贪万乘荣。

可羡后来嘉遁客,谩欺林壑盗虚名。

(《题许侍郎所藏许由弃瓢图》)

诗中以许由信念坚定的世外高人形象为引,描述的却是表里不一的欺名盗世之徒。他们空学许由厌烦瓢声,却对许由不屑一顾的帝王富贵怀有贪念。诗人以此抨击后世的许多人,打着隐逸山林的避世旗号,白白担了许由留给世人的清逸美名。夏原吉(1366-1430),字维喆。明朝重臣,永乐时任户部尚书,洪熙、宣德朝的内阁大臣之一。根据《明史》中的记载,洪武时期还在太学学习的夏原吉,因“(太学内)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7]而得到明太祖的重视,提升为户部主事。任内夏原吉将各项事务都处理地井井有条,也因此得到上司的赏识。永乐年间,朱棣派他至浙西治水,他在当地親事亲为做了三年。回朝任户部主管,提出“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8]的建议,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因他清廉亲民,被赞“有古大臣风烈”。夏原吉的一生都在践行儒家的“经世致用”之说,将个人能力发散到了能得到具体发挥的地方,自然对世上徒有虚名的“嘉遁客”十分不满。许由之后,还有“一箪食一瓢饮”也能自得其乐的颜回,所以就算是避世隐逸,高尚的品格还是能得到儒家士子的推崇称赞。但到了明代,尤其是明初,整个社会还是深受元朝享乐奢靡之气的影响,已经很难有这样高士出现,更多的是“谩欺林壑盗虚名”之人。所以夏原吉看到许侍郎的“许由弃瓢图”,由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许由,联想到当世之徒,就仅以此诗表达对一些虚伪隐逸者不批评和不满。

夏原吉坚守内心,虽然不是清逸高士,但也是一位一心为民的清廉官员。在他之后还有一位李东阳,身居高位,也留有《弃瓢图》诗一首:

至人于物本忘情,瓢系犹嫌树里声。

应是向来新洗耳,个中听得更分明。

诗中用到了许由“颍水洗耳”的典故,同样记录在蔡邕的《箕山操》中。李东阳对于许由也是非常尊崇的,称他为“至人”,并借用老子“齐物我”而对物忘情,以及《世说新语》中竹林高士“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典故,展现了许由给后世众人带来的深刻影响。但在第三句中,却一反往常诗人对于此典故的用法,假设了一种不“洗耳”的情况,并得出结论“个中听得更分明”。

李东阳对这一典故的独特见解和运用,是建立在他个人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的。李东阳17岁考取进士步入仕途后,一直非常顺遂,先入翰林院,后入内阁,后历经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均为朝廷重臣。弘治年间,身为内阁重臣的李东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9],是一位忠臣、能臣。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东阳辞官不得,虽不得志,却也只能和刘瑾虚与委蛇,“凡瑾所为乱政,东阳弥缝其问,亦多所补救”。当世气节之士对他都十分不屑,甚至劝他削门生籍,但后来证明李东阳暗地里保护了多为朝廷忠臣的性命。诗言志,李东阳的经历反应在了他的诗歌之中。“应是向来新洗耳,个中听得更分明”句,正是反映了他在刘瑾专权下,忍辱负重,才能成就更多的人。如果他与同僚刘健、谢迁一般辞官而去,“刘健、谢迁、刘大夏、杨一清及平江伯陈熊辈几得危祸,皆赖东阳而解”[10]就不会发生,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无辜丧命。正是因为他深入其中,才能将刘瑾的专权恶性窥得清楚。所以李东阳对于“许由弃瓢”典故的使用,突破了以往文学创作上的束缚,结合自身经历,赋予了新的表达内容。

“许由弃瓢”典故在明代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既有对前代内涵的继承,又被赋予了新的意涵。这其中包括对理想的寄托、对礼文化的追求以及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与情感的抒发。新的意涵使这一典故在明代文学中总焕发出新的活力。

注释:

[1]方勇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06,第8页。

[2](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03月,第4436页。

[3] 沈乃文主编:《明别集丛刊 第1辑 第49册》,合肥:黄山书社,2013.03,第4页。

[4]沈乃文主编:《明别集丛刊 第1辑 第48册》,合肥:黄山书社,2013.03,第465页。

[5]沈乃文主编:《明别集丛刊 第1辑 第48册》,合肥:黄山书社,2013.03,第466页。

[6]郑福田 王槐茂 杨飞云主编;(汉)蔡邕撰:《名家藏书 第43卷 琴操》,远方出版社,第33页。

[7]张廷玉撰:《明史 第三册》,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02,第2225页。

[8]张廷玉撰:《明史 第三册》,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02,第2226页。

[9](清)张廷玉等撰:《明史 卷一四六-卷二一〇》,北京:中华书局,2000.01,第3208页。

[10]张廷玉撰:《明史 第四册》,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02,第2625页。

猜你喜欢

典故诗歌
诗歌不除外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闻鸡起舞
诗歌论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