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18-06-23汤伊乐张永辉

商业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汤伊乐 张永辉

[摘 要] 体育旅游产业是以重要的经济形态拉动区域整体旅游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大趋势下的新亮点。通过对纵向资源型、横向技术型、交叉功能型、网络社群型不同融合发展策略下的体育旅游产业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以全域旅游为平台构筑新理念、以全域旅游为框架规划新业态、以全域旅游为契机拉动新增长、以全域旅游为依托促进新发展的在全域旅游导向下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并建议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得到全域的重视、配合、推进和深化。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基础。

促进其良性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全域旅游;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5-0060-02

中国的旅游产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旅游业已经正式被中央政府确定为“十三五”期间的支柱产业。目前,上至国家下至各级地方政府对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建设都给予高度的重视。面对大众旅游时代的加速到来,国内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全域发展建设的需要。体育旅游正在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大好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关联产业和新兴的产业形态,对于促进经济和城市发展起到的作用已俨然成为助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体育旅游产业资源融合策略分析

(一)纵向资源型融合策略

在纵向延伸融合方面,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类旅游资源关联优势。如以绿化步道资源为纽带融合市民健身步行、定向跑、铁人三项等运动项目;充分利用山体资源融合户外定向越野、攀岩、蹦极等运动项目;利用水系资源融合漂流、冬泳、赛龙舟、皮划艇等运动项目;利用景区和田园乡村资源融合马术、航空、滑翔伞、热气球、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融合太极、围棋等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进一步为旅游供给侧的调整与改革提供了众多的选择,使得体育旅游产品的内容更趋丰富多样。

(二)横向技术型融合策略

在横向串联融合方面,体育旅游产品类型的多元化特征也决定了体育旅游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形态;因此在体育旅游的产品体系构建分层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之间的横向组合形成全域化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的市场需求。将市场与产业链关联等要素形式进行技术融合教育培训、文化创意、装备制造、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信息通讯业等在内的系列产业,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驱动要素的质变和跃升,形成融合效应。

(三)交叉功能型融合路径

在交叉互连融合方面,当前国家不断推行产业融合的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在未来全域旅游的推进与建设中,IP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融合各类产业资源对体育赛事IP资源的创建与打造将是核心元素;以体育娱乐休闲场馆、体育主题公园、体育消费综合体等为载体,“体育旅游”概念的新城镇功能型融合的形式不断涌现。我国体育旅游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接轨最明显的表现为特色城市基本趋向于第三产业特征,逐渐形成“城镇规划+体育旅游IP+体育赛事IP”三位一体的互相交叉的功能型融合路径。

(四)网络社群型融合路径

在网络集聚融合方面,我国体育旅游旅游已呈现社群化形态;用户消费结构变化与细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娱乐休闲方式将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影响下,如垂钓社群、高尔夫社群、自行车社群等用户线下迅速产生集聚效应并且消费能力与意愿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大部分用户会在“观看”与“体验”进行细分,其中观看主要集中在足球、篮球、网球等赛事,体验主要集中在路跑、骑行和体验式运动娱乐。在互联网带动的各种新型业态的强大助推与融合下,体育旅游产业在线上线下将形成极具时代特色的规模经济。

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以全域旅游为平台构筑新理念

在全域旅游建设的平台上,开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旅游客群的来源需求进行预判和分析;借助信息技术的导入和智能设备的应用等手段,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体育场地资源的合理安排与科学应用;通过VR情景再现技术与智能信息化,加强线上线下的体育旅游产品发布推广与体验演示,普及推广科学健康的运动观念,改善游客现场的感知环境与旅游体验。将智慧科技旅游的理念全面融入到全域旅游建设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的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

(二)以全域旅游为框架规划新业态

合理配置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申报和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消费综合体、体育主题酒店等新型业态。因势利导,加快完善和落实运动休闲基地、生态廊河道和城区慢行系统等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促进与国外先进体育产业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在核心旅游区域的辐射下,围绕体育旅游产品的个性与特征,以商、旅、文、体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框架进行规划和开发如体育休闲度假、体育养生保健、体育节庆会展、体育主题游学培训等深度融合的体育旅游新业态。

(三)以全域旅游为契机拉动新增长

产品设计规划是全域旅游建设发展中的亮点与特色,根据体育旅游参与程度的不同,在体育观赛旅游的类型中大力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赛事吸引游客,并丰富其内容和完善观赛者周边服务项目。策划创新富有特色,吸引群众在旅途中参与或者特地前来报名参加的优质体育旅游项目。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推动特色体育活动的设计开发与包装宣传,做新、做深、做精体育节赛事品牌从而进一步拉动以体育休闲体验为主的传统体育旅游经济全新增长点。

(四)以全域旅游为依托促进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域旅游作为国家新阶段的旅游发展战略定位意义深远,体育旅游的变革与创新将为整个旅游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顺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和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联动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院校加强串联合作。在全域旅游大力推进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将体育旅游与自然山水环境资源进一步融合优化。构建精细化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体育旅游精品線路,形成体育旅游集群布局,从而加速驱动在社会、市场、行业的全域体育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三、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相关建议

(一)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得到全域重视

体育旅游依然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引起各界重视,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力量进行合理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开拓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内容显得至关重要。提供稳定、有效的政策支撑条件,对于示范带动效应良好的体育旅游项目进行扶持倾斜,使之相应的体育旅游实体项目和消费者的需求都能做到真正落地承载。努力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环境,在社会全员的重视与助推下,整体谋划、持续投入,以期可持续实现体育旅游产业潜力巨大的综合收益。

(二)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得到全域配合

未来体育旅游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信息化联动配合是必然的趋势。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应主动与其他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多部门对体育旅游的协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政策、资金、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与配合;积极对接产业研究、文化发展计划、林地规划、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或研究;协同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体育旅游配套设施,提高体育旅游服务水平和持续优化体育旅游供给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体育旅游产业对全域旅游推进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得到全域推進

旅游产业已全面融入到国家战略发展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和企业动力,全面积极推进与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是全域旅游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大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各类体育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乡村农业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科创旅游、工业旅游和水上旅游等各类旅游资源跨界产业的整合;从封闭式的产业形态转变为开放、流动性的产业平台。以此着眼于全方位加快推进体育旅游的创新升级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塑造全域旅游发展大方向下的新格局。

(四)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得到全域深化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旅游休闲需求为宗旨,培育壮大体育旅游企业主体。在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同时加快体育旅游的供给侧改革。降低产业外部成本,营造市场良性竞争环境以及创新氛围。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以体育旅游安全为首的保障体系,规范和健全体育旅游安全预警、旅游保险、旅游救援、安全政策法规等机制。推进体育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加以重视保护,完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和计划,从而进一步全面深化和拓展体育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鲍明晓,赵承磊,饶远,黄海燕.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J].体育科研,2011(6):42-45.

[2]鲍明晓.论体育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5):32-36.

[4]井玲.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7):33-37.

[5]杨振之.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旅游学刊,2016(12):01-03.

[6]厉新建,马蕾,陈丽嘉.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6(9):22-24.

[7]李君轶,高慧君.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J].旅游学刊,2016(9):24-26.

[8]黄细嘉,李凉.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明旅游路径依赖[J].旅游学刊,2016(8):13-15.

[9]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责任编辑:纪晨光]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