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2018-06-23李鉴奇

商业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李鉴奇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理论较为重视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合理配置,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三大产业所占比例的趋同,破坏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历次产业调整中都忽视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从马克思主义的产业理论视角出发,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处理好三大产业间关系、依靠科技进步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并健全具备自我调节机制的生产要素市场。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5-005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因对发展速度的盲目追求而长期奉行粗放的发展模式,扭曲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等,而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其结构的特征会同时影响经济体系中其他相关结构的状况,所以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在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为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把握好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认识并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问题,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步伐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相适应。

一、马克思对产业结构理论的贡献

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依存的联系,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资金、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状况。这里包括三大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还包括各类产业的组织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能被社会生产的特殊性质所消灭,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形式。这表明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要求各产业部门及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循环过程,科学地揭示了两大部类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从产业结构研究出发,该理论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再生产的循环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在循环过程中,生产是根本,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从量的关系看,生产的量决定了能够进行分配、交换和消费的量。而消费既是生产的目的,也是再生产的先决条件。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同样制约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再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商品的二重性决定社会再生产的二重性。必须重视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重视市场在促进流通,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货币对商品运动的推动作用。

(三)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两大部类之间和各部类内部都存在着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的关系,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为此必须保持两大部类之间的合理比例,这是经济均衡的重要条件,因此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按比例协调增长。

(四)技術进步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特点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要实现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就就必然要求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马克思在分析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实现条件时,将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他的分析主要是针对物质生产领域,这种分类法超越了对产业分工领域的一般描述,而把总量与结构,分工与交易,价值实现与需求结构,生产与消费等关系集于一体,用于分析产业结构与社会制度结对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经济关系再生产的影响。虽然马克思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为对象,但他得出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是科学的,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切社会形态。一百五十多年来的经济实践证明:只有实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合理配置,才能使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得以正常、高效地进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缺陷

(一)我国产业结构状况

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各个产业部门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其他收入相当的国家。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增强。除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之外,工业、农业内部的结构也有不少变化。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回升的发展过程。农业内部,农与林牧渔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因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们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对GNP的贡献度不断上升。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缺陷

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再结合目前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缺陷,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

1.第二产业存在产业结构内部失衡的问题

第二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但存在产业结构内部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工业与加工制造业的畸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过低。重复建设,盲目扩张,形成一方面能源、原材料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加工工业的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产品积压、资源浪费,同时工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2.第三产业不仅数量不足,内部结构比例失调

一些基础产业如运输、邮电、供水等行业和信息、金融、咨询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3.产业素质低,组织结构不合理

无论是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企业,其技术设备和工艺水平都比较落后,产品的档次低,质量差。例如我国钢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钢材品种规格少,质量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很低。工业组织结构也比比较落后,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4.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这是由于片面追求产值,攀比发展速度和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与地区封锁造成的。我国地大人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各地区均有比较优势的前提下,这种趋同性是不合理的。趋同性主要表现在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加工工业在同一水平上过度扩张,而没有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来改造传统产业和开发新兴产业。具有发展基础工业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却将重点放在低水平重复的加工业上,造成基础工业发展规模小,速度慢。两类地区的产业结构逐渐趋同,结果造成产业结构普遍失衡,供需结构严重失调。总之,产业结构趋同破坏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结果浪费大量资源并阻碍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缺陷的深层次原因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虽然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但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格局可以看出,几次调整只重视结果形态,未能深入到内部的调节机制,从而造成了“调整的困境”,即陷于“调整结构矛盾一一再调整”的循环中。我国20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初的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90年代初的结构优化则力图协调农业、加工制造业与基础工业之间的适应关系。每次调整虽然暂时使比例关系得以协调,但由于没有从产业结构的升级上解決问题,使结构缺陷日益沉积,以致调整难度越来越大。

新中国在前3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为摆脱旧中国殖民化产业体系和与之关联的近代小生产方式对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并且迫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局勢、不得不走一条重工业主导型的非常规道路。随着市场开放度日益提高,设备老化、结构矛盾加剧等,对产业发展的制约益突出。以重工业增量涨落为先导的产业波动,始终未能促成积极的产业分化和重组,实现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协同递进。

经济增长诱发产业瓶颈,结构失衡制约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相互传导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任何国家都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增长,必然相应诱发一定的产业瓶颈,而客观存在的产业结构存量中的缺陷,使产业体系在微观和亚微观方面失去调整弹性,计划者只能靠增量进行调整,暂时维持低水平均衡,进而新一轮增量扩张很快又会诱发出本来就没有消除的产业瓶颈,使产业结构始终处于低水平的循环状态。所以消极被动地通过増量扩张来调整,根本无法将产业体系推入高水平运行。这种失衡的明显标志是:其一,第三产业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オ在市场因素的促动下,逐步从第一、二产业中分化出来,而在此之前,除商业能够相对独立地发挥产业功能以外,其他行业只能加重第一、二产业的运转负荷;其二,区域经济增长实际水平的差异,不仅未能导致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甚至在区域经济实际水平很高的时期趋同现象却更加明显;其三,主要产业的部门增长效应一直较多地集中于主导产业群内部,并且仅限于带动主导产业的同涨同落。

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从我国产业体系的内在结构问题出发,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不能采取以往那样作低水平循环式调整。所以要对产业结构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意味着要从整体布局、结构升级和提高素质三方面调整。就产业宏观布局而言,需要从产业间关系、产业内部各部门间关系、行业内部关系与各地区关系四个方面入手;结构优化性调整不仅需要优化各产业部门的比例,而且还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包括推动三大产业内部的技术进步;提高素质的调整指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不是单纯总量的扩大。

(一)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1.第一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一产业是大力发展二产业的前提,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意义,所以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应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着重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树立大农业观念,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林牧副鱼全方位经营。并要推动农业扶持渠道多元化建设,切实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业生产完善基础条件。要强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建设方向,努力建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且各个环节相互促进,良性发展。使农业发展步入专业化、现代化与商品化的新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2.第二產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第二产业能否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应着重调整以机械与轻纺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努力提高其产业附加值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化中的作用,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努力扶持新兴产业如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高新装备制造业与新能源工业等,使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3.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当前仍存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的问题,应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布局,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而提高城乡就业率,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化。要根据各地实际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农村要重点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城市要重点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商业、金融、信息、文化科技中心。要提高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加大在金融、保险、贸易、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开放程度。要放宽政策,打破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对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建立全国统立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全社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深化价格体系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为第三产业顺利过渡到企业化、半企业化的管理轨道,莫定坚实的基础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提高产业素素质和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对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目标在于加快整体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高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力度,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率。

(三)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水平很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只有注意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同时考虑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获得较高的宏观经济效益。东部地区作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要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提速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开发。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扩大第二产业规模,优化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构。

(四)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形成高效的自我调节机制

产业结构归根到底是产业组织过程,是产业内部各企业发展的结果。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各产业主体才能从实际出发,有效地进行整合和调整,使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姚凌岚.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方向[J].时代金融,2010(7):4-5.

[3]赵丽娜,吕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构建产业新体系[J].理论学刊,2016(6).

[4]张杰.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障碍、困局与改革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5).

[5]黄先海,诸竹君.新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5(1).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