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8-06-23柯红波

杭州 2018年18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主讲人 | 柯红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时代背景

“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中最核心的概念。从世情国情党情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的具体内涵和基本特征,有助于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情:从“一超多强”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所反映的是新时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二战以后世界格局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走向多极化。但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90年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主要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进入新世纪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美国综合实力呈相对衰落趋势。而中国由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从多强当中脱颖而出,世界格局从“一超多强”正走向“两超多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国情:从“三个没有变”到“一变两没变”。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因此,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八大报告对我国基本国情作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就使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由此,我国基本国情已经由十八大的“三个没有变”发展演变为十九大的“一变两没变”。

党情:从“四种危险”到“四个不容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但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努力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内涵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实践特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鲜明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既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的承接,又是其进一步的拓展。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前后衔接、相互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鲜明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的理论体系。围绕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主题鲜明、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由基本内涵、基本方略两个方面组成。基本内涵具体指“八个明确”,所回答的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具体指“十四个坚持”,所回答的是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一个是理论层面对于“是什么”的回答,一个是实践层面对于“怎么办”的回答,体现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三者的辩证统一,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深厚的人民情怀。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为了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基础来源于哪里这三个根本命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正的为民情怀。

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政治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进一步从政治上、理论上强调了习近平同志在党内的核心地位,从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理论意义。进入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已有的理论面对今天的实践需要存在着不管用、不够用、不能用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我们所处新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于中国实践,既坚持了“老祖宗”,又以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征程中必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指引,也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判别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想理论的干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与理论标准。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和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经过长期努力,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成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因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等建议与方案,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保持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扭转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状态,重新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奋发向上的态势,给世界上所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以极大的精神支撑和鼓舞。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