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罗油田长8储层有利勘探目标优选

2018-06-22马二平李向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烃源物性砂体

马二平,李向东

(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2.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

直罗油田位于陕北斜坡东南部延安市富县境内,为三叠系延长组陆相河湖相沉积,主力油层为长2、长6和长8等层位。本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的物性普遍较差,长8油层组沉积期湖盆整体处于缓慢沉降期,物源供给充足,以北东方向为主。直罗油田近年在张家湾和直罗姜家川区域近 300 km2长 8油层钻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将成为富县采油厂今后增储上产的主要层位。在富县采油厂四个探区的钻探过程中,长8油层的油气显示较好,表明该区具有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可进一步扩边勘探[1]。

1 沉积特征及砂体空间展布

直罗油田长8储层的砂岩普遍呈灰色、深灰色,泥质岩以深灰色、灰褐色为主,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碎屑沉积物沉积时处于还原环境。岩石组分以长石和石英为主,含量较高;填隙物含量7%~13%,主要成分为钙质、泥质组分;胶结物包括铁方解石、绿泥石、铁白云石和硅质等。岩心观察发现,研究区含有大量的植物茎干、根迹等植物碎屑化石及浅水型动物活动痕迹,化石的完整性与杂乱程度反映水动力强弱与水体的深浅程度,表明研究区属于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长8储层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三段式,粒度曲线均呈正偏态,滚动组分含量极少,主要由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组成,跳跃组分含量高,平均75%以上,说明沉积物在沉积时水动力较强,为典型的牵引流沉积[2–4]。

长8段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沉积,砂体平面展布形态主要受物源、沉积微相、水动力的影响。物源为北东向,主要发育3条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图1)。其中直罗地区主要发育两条河道,张家湾地区发育一条河道。

2 储层物性特征

受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复杂关系的共同影响,研究区不同层段砂岩储层物性特征不同[3,8]。长8油层段测井解释的孔隙度、渗透率数据表明,直罗地区长8储层五个小层的孔隙度2.66%~25.89%,平均值 10.10%;渗透率 0.01×10-3~13.52×10-3μm2,平均值0.21×10-3μm2(表1)。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长、长、长物性相对较好,长物性最差,整体上长82段物性较长81段好。综上所述,研究区长8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

表1 研究区各个储层物性统计

3 烃源岩展布特征

图1 直罗油田长沉积微相

本区长7中下部高阻泥岩厚度大,分布稳定,全区均有分布,厚度20~60 m,部分区域高达40~60 m。其中直罗地区东南部、北部及张家湾地区中部泥岩分布较厚;长9油层组顶部暗色泥岩厚度一般为3~13 m,厚度比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中东部,可达 10~13 m(图2)。

4 异常压力与油藏分布关系

异常高压的存在不仅为油气运聚提供主要动力来源,而且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机质的成熟过程,油气形成及赋存相态,运移、聚集动力,对烃类的封存、破坏作用以及控制油气空间分布规律等。本次研究发现,异常高压对研究区长 8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4–8]。

本区长8地层与上覆长7地层之间普遍存在3~5 MPa的过剩压力差,有些井区甚至超过6 MPa;长9地层与上部长 8地层也存在过剩压力差,差值2~5 MPa,高值区域可达6 MPa。过剩压力差的存在,使长7、长9油页岩生烃后向长8储层充注,使得长8储层的油气富集,故长7、长9烃源岩分布不仅为长8储层提供油源,而且产生的过剩压力差成为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来源。

烃源岩生烃排压过程中产生的过剩压力,使原油在垂向上从高压区穿层运移至低压区,即从生油层运移至储层;经过一次运移后到达储层的原油沿储层优势渗流通道从相对高压地区二次运移到相对低压区而富集起来,形成有利储集区。油气富集受控于过剩压力的分布,结合储层沉积、物性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现,过剩压力差在低压背景下的高值区是油气有利聚集的主要场所。

5 直罗油田长8储层有利区预测

通过对近油源、优势相及低压区的综合研究发现,长7优势烃源岩对长8油藏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油藏的数量与距长7烃源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油藏越多;优势相同时受到沉积相和成岩相的影响,良好的储层物性和有利的成岩相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必备条件;低压区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在高压背景下油气更易向低压区运移,形成有利于的油气富集带[9–13]。按照“近油源、优势相、低压区”原则,综合预测Ⅰ类有利区3个,Ⅱ类有利区5个(图3)。

图2 直罗油田长7暗色泥岩等厚图

图3 长8有利区综合预测

5.1 Ⅰ类有利区

Ⅰ类有利区与沉积中心距离较近,位于长7烃源岩之下、长9烃源岩之上,油源非常充足,且位于高值背景下的低压区带上,油层分布在不同深度段,长8储层基本都有显示。

(1)Ⅰ1有利区:位于芦43井南部、芦89井西北部之间的区域。其中芦43井长8段获初产3.70 t/d的工业油流,芦89井长8段获初产5.70 t/d的工业油流。主要产油层分布在长82。

(2)Ⅰ2有利区:位于芦34井至芦95井以北区域。该区芦69井长8段日产油为1.02 t。主要产油层为长82。

(3)Ⅰ3有利区:位于直罗地区中部,富西6井周围,呈三角状,北西–南东向排列。其中新发现的富西6井区的长8深部油层获得初周产油50.40 t,最高日产油9.69 t;富西20井区初周产油77.80 t,平均日产油2.59 t。主要产油层分布在长82。

5.2 Ⅱ类有利区

Ⅱ类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沉积中心周围砂体较为发育的主河道上,物性相对较好;上覆烃源岩厚度较大,油源相对充足;位于低压背景下过剩压力差的高值区,油层分布相对较好。

(1)Ⅱ1有利区:芦24井周围区域,呈透镜状,北东–南西向排列。主要产油层分布在长82。

(2)Ⅱ2有利区:富西90井东部区域,呈椭圆形,北东–南西向排列。主要产油层分布在长82。

(3)Ⅱ3有利区:富西18井南部,富西52井以北地区,呈月牙形,近南北向排列。该区的富西52井1 385~1 388 m、1 391~1 395 m深度段内,平均日产油0.30 t。主要产油层分布在长82。

(4)Ⅱ4有利区:直罗北部,富北3井东北部,呈卵圆形,烃源岩厚度较大且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主砂体上,为未来勘探开发的潜力区块。

(5)Ⅱ5有利区:直罗东南部,鄜23井西北部,呈瓜子形,近东南–西北向排列。该区的富南2井948~957 m深度段内,平均日产油0.85 t,为未来勘探开发的潜力区块。

6 结论

(1)直罗地区长8储层油气主要聚集在由上覆长7烃源岩生烃增压形成的过剩压力差值的低压区。压力差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油气有利富集带位于长8储层相对低压区的沉积主河道砂体上。

(2)直罗地区长8储层油气富集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归纳为“近油源、优势相、低压区”。结合储层沉积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和相渗特征等参量,在研究区综合预测Ⅰ类勘探目标有利区3个,Ⅱ类勘探目标有利区5个。

[1] 马二平.直罗油田长 8 储层特征研究及勘探有利目标优选[D].陕西西安:西北大学,2013.

[2] 焦养泉,李祯.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及分析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4):78–81.

[3] 王新民,郭彦如,付金华,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相对高孔渗砂岩储集层的控制因素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35–38.

[4] 李元昊,刘池洋,独育国,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J].古地理学报,2009,11(3):265–274.

[5] 李元昊.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D].陕西西安:西北大学,2008.

[6] 王云.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异常压力与油气聚集[D].陕西西安:西北大学,2012.

[7] 张启明,董伟良.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超压体系[J].石油学报,2000,21(6):1–11.

[8] 马凯星.直罗油田大东沟区长8油层组储层物性参数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3.

[9] 郭德运,郭艳琴,李文厚,等.富县探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藏富集因素[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1):93–97.

[10] 张鸣,张云腾,王莉.直罗油田张家湾区长 8段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3):45–48.

[11] 卢德根,刘林玉,刘秀蝉,等.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1亚段成岩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1):82–86.

[12] 陈小梅.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6):29–32.

[13] 杜业波,季汉成,吴因业,等.前陆层序致密储层的单因素成岩相分析[J].石油学报,2006,27(2):48–52.

猜你喜欢

烃源物性砂体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巴布亚盆地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潜力评价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
井震结合砂体识别与含气评价技术在致密气井挖潜中的应用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