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扇体刻画在伊通XX区块开发中的应用

2018-06-22刘颖

石油知识 2018年3期
关键词:伊通刻画岩性

刘颖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1 前言

依托伊通盆地长春油田近几年是吉林油田新区建产的重点。开发经验揭示,盆地西北缘发育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大面积断层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其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大的近岸水下扇体处于有利的构造岩相带中,具备丰富的油源和与之相匹配的大面积分布的水下扇砂体,加上西北缘上倾方向上近西南东北向发育的两组大逆断层横切西北物源方向的扇体,盆地演化后期的挤压作用,使断层封闭性好。

图1 伊59区块双二段Ⅳ砂组沉积相图

对来自靠山生经陷的油气的聚集成藏和油气富集起着重要的遮挡作用,油气主要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中扇、外扇相带形成大面积分布的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开发的主要目标区。

本文针对不同扇体的识别方法、过程,最终对扇体刻画的结果指导井位部署及产量的分析,对伊通开发过程中井位部署、调整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地震技术指导扇体刻画

西北缘发育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大面积断层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其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大的近岸水下扇体处于有利的构造岩相带中,具备丰富的油源和与之相匹配的大面积分布的水下扇砂体,加上西北缘上倾方向上近西南东北向发育的两组大逆断层横切西北物源方向的扇体,盆地演化后期的挤压作用,使断层封闭性好,对来自靠山生经陷的油气的聚集成藏和油气富集起着重要的遮挡作用,油气主要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中扇、外扇相带形成大面积分布的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

2.1 地震振幅属性法

利用地震资料振幅属性的方法根据砂层组通常呈现强振幅较连续的地震响应特征的特点来刻画扇体,,运用地震属性来刻画扇体边界是常用的一种办法,,但是由于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有限,,同时没有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刻画砂体,,对多期次相互叠加发育的扇体在垂向上不能分辨出单个扇体,,仅能够刻画一个扇体群或是一个物源发育多套扇体集中发育的边界,,精度较低。

2.2 地震相分析方法

通过地震相分析来推断沉积环境的变化,确定储层的沉积相带和扇体的分布范围,同时对地震相和沉积相对应关系的确定需要用到测井资料和岩心的观察,对于没有井的地区或是未钻遇特殊地震体的区域比较难判断沉积相带。同时,人为因素较多,且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有限,精度一般低于米,因此垂向上难以划分单个厚度小于米的扇体,对于多期次叠置的扇体只能粗略刻画轮廓,精度较低。

2.3 井震结合刻画

图2 伊47-1到一59-6-8井地震剖面

在精细地质分层的基础上,在地震剖面上确定扇体边界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关系,通过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刻画各条对比剖面上的单期次单个扇体边界,通过多条剖面的地质与地震确定每一期次砂岩边界点,精确刻画多期次叠置的扇体复合体。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优势,综合运用各项资料的优点提高刻画扇体边界的精度,提高刻画单个扇体的级别。

西北缘断褶带断层发育,靠近盆地边缘发育一条断距较大的边界断层,贯穿整个盆地。距边界断层1km~2.5km发育两条相邻的断层,其中西侧断层伊59-2以南为正断层、以北断层早期勘探阶段认为是逆断层上盘走滑推覆体,未进行层位标定,属于地震解释空白带;东侧断层为逆断层;这两条断层控制了西北缘开发区的构造格局。两条逆断层呈近北东向展布,其延伸长度在15km以上,断距最大可达350m。在两条逆断层中部被逆推上一套双二段地层,逆断层东部发育一套正常沉积的双二段地层,这两条逆断层将开发区分隔为一狭长断块和一陡峭斜坡构造两部分。

3 刻画扇体实施效果

结合实钻资料重新对西侧断层空间位置进行精细解释刻画,通过精细层位标定,断层的二次解释,断点与实钻井的对比,在西北缘精细刻画3个扇体面积1.5km2,估算储量160×104t。

立足前期构造、储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在构造相对高部位、储层稳定发育的有利部位部署了10口开发井,其中伊60-1井附近部署7口,伊45-2-3井附近部署6口。截止2016年11月底完钻10口,平均钻遇砂岩厚度205.6m,油层厚度62.5m、油水层厚度69.5m,差油层厚度22.1m,目前投产7口,平均日产油3.8t,扩边挖潜效果良好,剩余伊45-2-3井区3口井(伊45-4-2、伊45-6-2、伊45-6-4井)下一步可继续实施。

4 结论

(1)不同时期发育扇体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是油气田开发的基础;

(2)西北缘发育的两组逆断层起到沟通油源及上倾方向对油气的封堵作用,逆断层横向切割扇体,封闭条件好、有利于油气的运移聚集;

(3)精细刻画扇体,有利于油田整体开发部署,同时低效井,对油田开发有重大意义。

[1]程有义,李晓清,汪泽成等.潍北拉分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成油气条件的控制[M].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06.

[2]王永春,伊通地堑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3]邓宏文,王洪亮,李小孟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河流相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2》90-95.

[4]张光明,陈恭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砂层对比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4,11(3):30-32.

猜你喜欢

伊通刻画岩性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Artin单群的一种刻画
不吹自灭的蜡烛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相关矩阵和熵值算法在松辽盆地元素录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运用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油气藏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伊通农广校大力开展科技之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