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应用

2018-06-22潘燕妮

系统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纤维化

潘燕妮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玉林 537000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均有程度纤维化现象,如何对肝纤维化的程度及进展程度进行精准判断,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癌,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的关键[1]。而目前临床上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仍然是判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肝穿刺活检为有创性操作,且取样局限,可重复性差,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接受程度受限,因此临床上难以普及。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逐渐成熟,它作为一种快速、无创、可重复性好的检测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的应用逐渐扩大。为了进一步评估该项技术在慢性HBV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5—11月在该院应用无创肝纤维诊断系统(Fibro 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SM)慢性乙肝患者334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4例(男250,女 84),年龄 21~72 岁,平均年龄(38.2±18.3)岁,其中慢性乙肝组268例,男198例,女70例,平均年龄(35.6±15.7)岁,肝硬化组66例,男 52例,女 14例,平均年龄(42.1±13.8)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肝硬化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测、B超或CT检测、胃镜,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排除其他肝炎病毒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大量腹水患者、肝脏存在明显炎症活动的患者。此研究所选病例均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第三代瞬时弹性检测仪仪器(中国海斯凯尔公司生产)。检测时患者呈仰卧位,右手往上抱住头部,使得肋间隙最大化拉伸,检查右侧腋前线到腋中线第7、8、9肋骨间隙,尽量避开大血管,探头与皮肤呈垂直方向并紧贴皮肤,连续检测10次,均值为检测结果,检测成功率要求≥60%,偏差≤均值1/3[3]。结果以肝脏硬度值(kPa)表示。

1.3 肝纤维化程度判定标准

肝纤维化分级①F0:LSM≤5.0 kPa;②F1:5.0 kPa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的LSM值对比

肝硬化组患者的LSM值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35,P<0.05)。见表 1。

表1 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LSM值比较[n(%)]

2.2 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四个不同纤维分期(S1、S2、S3、S4(肝硬化)期中 LSM 值比较

肝酶正常患者在相同阶段要明显低于同阶段肝酶异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表2 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四个不同纤维分期(S1、S2、S3、S4(肝硬化)期中 LSM 值比较[(±s),kPa]

表2 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四个不同纤维分期(S1、S2、S3、S4(肝硬化)期中 LSM 值比较[(±s),kPa]

肝活检术病理分期 肝酶正常组 肝酶异常组t值 P值S1(n=128)S2(n=80)S3(n=60)S4(肝硬化)(n=66)14.1±2.8 20.1±7.1 26.1±12.1 34.0±11.1 16.1±2.1 24.2±8.1 31.2±7.1 38.9±11.1 2.5 2.2 2.1 2.0 0.019 0.036 0.039 0.041

中国人群中的HBV慢性感染发生率很高,早期诊断、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或)延缓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速度,这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的关键之一[4-5]。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一方面是确定启动抗病毒治疗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抗病毒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6]。Fibro Touch是用于检测肝脏硬度值的一种无创性方法,它是利用专业探头把低频剪切波在肝组织中的传播过程进行有效捕获,肝组织硬度会直接影响剪切波在肝脏中的传递速度,剪切波的传播速度与肝组织硬度呈正相关,表现出弹性数值越大,因此可以用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6]。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也是 WHO指南推荐的 3种无创检查中最为可靠的[7-9]。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年)中推荐意见,对不进行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建议推荐行TE检查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6]。我们通过对334例慢性乙肝患者用Fibro Touch测定肝脏硬度值,结果显示肝硬化组的肝脏硬度值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该研究发现肝硬化组患者的LSM值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35,P<0.05)。 且肝酶正常组在 S1,S2,S3,S4 的 LSM 值分别 为 (14.1±2.8),(20.1±7.1),(26.1±12.1),(34.0±11.1)明显低于肝酶异常组的(16.1±2.1),(24.2±8.1),(31.2±7.1),38.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郑春华[9]教授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的程度,肝硬化的LSM均值(13.1±2.4)kPa为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的LSM均值 (5.6±3.5)kPa的结论是一致的。但Fibro Touch检测的LSM值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肝淀粉样变性、肝脏水肿或淤血、肝内外胆汁淤积、肝脏炎症等,对检测结果均会有影响,因此临床医生在解读Fibro Touch检查结果时,应考虑可能影响肝纤维化判断的相关因素,充分利用Fibro Touch的优点,以协助临床诊断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分期,使患者得到最大益处。

综上所述,Fibro Touch可作为临床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一种很实用的方法。且作为一种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价方法,可重复性高,方便患者病情观察及随访,患者接受程度高,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1]陈红英,丁洁,游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8):939-942,947.

[2]孟庆华,侯维.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4):1613-1615.

[3]任静.瞬时弹性成像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D].南京:广西医科大学,2016.

[4]王贵强.201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3):1-4+6.

[5]李游,颜迎春,王妍,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74-176.

[6]庄小芳,孙洁,王晓波,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性能评估[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2):2366-2371.

[7]申利敏.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硬化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74-275.

[8]康太平.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7.

[9]郑春华,饶先林,朱银洪,等.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强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2):447-449.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新纤维化相关因子SFTPA2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与肾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