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6-2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脑梗死

袁 洁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中风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中风的死因已经成为全国的第一大死因,对患者及家属等造成了相对较大的影响。中风疾病与人体的脑,肝等部位密切相关,多是因为气血瘀积,瘀血积于脑中所致。本院对中风疾病实现了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成效显著,其中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中风患者的疗效[1],并能够降低致死率,显著的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本文对使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100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其中气虚血瘀15例,风痰阻络56例,阴虚风动12例,风火上扰17例。判定标准为《中风中医诊断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2.3±6.8)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0.8±7.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中医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参照我国中医药管理所中医护理方案要点,主要为以下三部分内容。

1.2.1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康复护理、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热敷等。

1.2.2 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等进行指导,调理患者的情志。

1.2.3 护理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评价标准:按照患者对护理的依从程度具体分为: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层次;另外,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由高到底排序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次[2];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层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分析采用LSD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 讨 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更加重视我国的中医研究发展,对中医药工作的投入逐年增多[3]。对于中医行业,必须充分突出中医的治疗特色,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始终保持对中医药优势的探索。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卒中等,在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中应用中医的治疗方案可以起到有益的效果,同时,中风的中医护理方案中强调辨证护理的思想原则,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穴位贴敷,艾灸,中药熏洗等方式进行中医特色护理[4]。中医施救的根本在于平衡体内阴阳,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生活起居,饮食管理,情志调节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工作,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较好的调节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保证了肢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可较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率,中医护理技术得到了更加实际广泛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邱春燕.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168-169.

[2] 贺 荣.中风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02):85-86.

[3] 温春娣,罗彩花,黄小丽,等.《国家中风病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01):11-13.

[4] 周义惠.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61-162.

猜你喜欢

中风中医药脑梗死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