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
——学生学习科学的法宝

2018-06-22夏良才李学兵

小学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牙签西红柿马铃薯

⦿夏良才 李学兵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法宝。

一、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活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提供科学探究的途径,准备科学探究的材料,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想、讨论、动手、实验、操作、表达、汇报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师出示一个苹果)师:喜欢吃吗,你怎么吃苹果?(生:把皮削了生吃)为什么这样吃呢?(生:味道好、卫生。)你吃过烧熟的苹果吗?想尝尝吗?(生;想)

2.师:尝尝烧熟了苹果是什么味道?(生:不甜、酸酸的、难吃死了、不脆、不香)

3.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食物,想不想尝尝?想尝可以,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吃了以后你们要告诉大家你选择的是什么食物?为什么选它?(老师出示盛放食物的保鲜盒,准备生熟梨儿、生熟柚子、生熟桔子、生西红柿和炒西红柿。每两种放在一个保鲜盒内)(生:举手表示愿意品尝。)

4.师: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所以我们在品尝食物时要注意卫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牙签,等一下你们可以用它来取食物。而且这根牙签将陪伴我们参加后面的实验活动。(老师请四位孩子到讲台前面来品尝,提示每人可以在一个保鲜盒内进行选择)

5.师:(对着四个孩子)品尝之后味道怎样?(生:我选择的是生梨,这样吃起甜,味道好;我选择的是炒西红柿,味道好,香;我选择的是生柚子,甜,营养好,好吃;我选择的是生桔子,吃起来甜,营养好,好吃。)

6.师:你们说的真好。通过刚才的品尝活动我们看到了食物有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出示课题: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我们知道有些食物(举起苹果)生吃味道好,有些食物(西红柿)烧熟了吃味道不错,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吃吗?

7.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我们日常常见的食物,那它们哪些适合生吃,哪些需要烧熟了吃?谁能快速的把它们分开来?(课件演示)学生汇报……。胡萝卜、黄瓜、西红柿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

8.师生总结归纳: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啊,一般情况下,可以生吃的食物主要有:水果和一部分蔬菜,需要烧熟了才能吃的主要有:肉类、鱼类和蔬菜(部分)等。还有一些食物是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烧熟了吃的,比如:胡萝卜、黄瓜、西红柿。

9.师:那你觉得老师手中的马铃薯应该是生吃还是熟吃?(生:熟吃)

10.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马铃薯,老师把其中一部分煮熟了,你能把它区分开来吗?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区分?(生:我可以看它的颜色来对比一下。生:我可以尝尝看)

11.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大家讨论一下,比比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

12.汇报交流:生:我可以摸一摸,它们的软硬肯定不一样;生:我可以剥剥皮,它们的皮肯定是不一样的。生:我可以闻一闻气味,它们的气味可能不一样。)

13.师:还有其它方法吗?再好好想一想。(生:我可以捏一捏,生的马铃薯捏不动,熟的马铃薯是软的捏得动。生:我看我妈用刀切的时候不容易切,我想熟的容易切。)

14.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方法,你可以试一试,按一按,压一压,扳一扳,用牙签或手指头戳一戳。

15.师:那么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有没有顺序呀?(应该先看和闻、摸,捏、按或压、然后剥、戳、扳或切,然后看内部,或扳,之后闻气味尝味道。)

16.师:在活动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认真做记录,(教师在投影仪上显示记录表。)最后提醒大家如果要用小刀等工具要特别注意安全,使用牙签注意卫生)出示课件表格,明确要求。

17.师: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18.师:那就按照:“看”“闻”“摸”“捏”“按”“压”“剥”“戳”“扳”“切”“尝”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并认真作好观察记录。

19.师:请孩子们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0.师:大家那么认真,肯定有很大的收获!先请记录员完善填写记录单,其他的同学把桌上的材料进行清理,把不需要的材料清理放到垃圾框中。

21.师:谁先愿意把你们的发现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生:把小组的成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22.师生小结得出,如表1所示:

由于在观察生熟马铃薯时用了看、闻、摸、捏、按、压、剥、戳、扳、切、尝十一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学生习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同时培养了细致观察和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真正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以科学探究为载体,强化团队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小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的教学中,我为每个小组准备好生和熟的马铃薯各四个、小刀,然后指导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组内的任务。①由小组长负责组织与管理。②每组一人负责执笔填写观察记录表、一人负责领取材料和噪音控制、一人负责操作,其他人员认真观察,组长可以分配每个小组成员选择2-3种方法进行探究比较,但十一种方法小组内都要完成。③各组成员亲自尝一尝生熟马铃薯。④在分小组活动时,要注意小刀不要伤着手指,品尝熟的马铃薯要讲究卫生用牙签。⑤分小组汇报时,其余成员要进行补充。

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组织和支持”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表1

猜你喜欢

牙签西红柿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西红柿熟了
会游泳的牙签
定边马铃薯
牙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