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描》课程在动画专业基础学习中的初探

2018-06-21黄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造素描体系

黄超

摘 要:探索旨在改变传统素描中以技法为主的概念,打破单一的描画方式,在注重观察、思维表现的同时,不摒弃基本的结构造型要求。以概念、基本表现能力、创造性思维三个部分构成教学主体,是认识自然,为创造性的设计构建基本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素描;体系;创造

素描作为艺术学科中的表现形式训练,已经有多年传统,可以说,欧洲绘画艺术发展伊始,从蛋彩到素描的过渡,又至油彩承接,整个变化形成了欧洲绘画的创作体系,究其原因,科学的透视、良好的线条关系训练以及简便的工具使用,最终呈现出对于画面的传递表达,益于人类接受欣赏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学习绘画艺术学科的相关内容,各学科普遍设定从素描开始学起,最早可以追溯至欧洲文艺复兴早期。

从现今高校内实行的素描课程的体系看,完整的教学周期内,大体可以实现对基本形体的把握,整体构图的关系控制。但根据各学科的不同,侧重点又有所差异,因此,根据动画学科的特点,素描课程以为期十五周的时间进行了一些探索,从教学效果以及课程整体的脉络梳理来看,都取得了相较以往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就课程内容涉及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课程内容的创新与实践

素描课作为专业基础课,根据教学周数,小班教学设计设置了七个主题学习:1.涂画与描绘:认识线条,2.画出一个新世界:挖掘自身的绘画属性,3.延伸现实: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会表达,4.把观念视觉化:抽象变形的理解,5.视觉图形思维训练:用画面讲故事,6.视觉思维的造型基础训练-风格之装饰意趣,7.从其他文化中汲取:综合练习。

与传统素描课程设计相比,在造型基础学习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大量设计创意元素探索,第一章课程设计中由涂画与描绘使学生重新认识素描中的线条。对于有考前艺术基础的学生而言,具象写实的造型能力是有的,但是普遍并不扎实,基本功薄弱,地方艺术教学的差异导致学生们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偏差,南北差异尤其明显。由于考前学习的弊端使本应属于艺术语言表达工具的素描学习变得程式化,因此第一章的设计围绕中国素描的现状、产生原因给予系统梳理,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对素描概念的解读、素描的地位、素描的分类及技法的发展变化来更深刻地认识素描。

学习素描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变化,纵观艺术绘画史的大师们的作品便可窥见此理,比如绘画大师毕加索(如图1-3),早期作品追求光影与二维并三维的立体体积感,而到个人风格定型后逐渐走向了立体主义的抽象。对比之下设计课程时融入设计专业的特点,训练学生们的素描认识比重复加深基础素描的反复训练,会在短学期内的课程学习中更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加入造型能力部分的练习,以2.画出一个新世界:挖掘自身的绘画属性,3.延伸现实: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会表达,4.把观念视觉化:抽象变形的理解为主,依次以石膏几何形体、静物、建筑、风景、人物等题材的观察训练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基础的一般学习进程。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基础水平差异较大,有学过3-5个月基础的,也有学3-5年以上的,长期素描作业一般耗时较长,需要学生有深入观察能力与绘画表现力,结合对不同型号工具如铅笔、橡皮以及新型的炭笔、炭条的、彩色铅笔、针管笔的使用来营造不同质感的画面。而且在这一阶段,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认识,把素描作为一项艺术表现形式去重新系统的学习,而不再只作为色彩绘画的草稿。对于形体分析不准确的同学,进行复杂形体简单几何化的分析,帮助认识形体关系(如图4)。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能够形成系统的认识,并且通过小班授课的形式,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更多地作范画,引導学生从画面起稿、构图到深入刻画整理完成,直观指导到每一个训练课题,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予以及时的引导。这也达到了真正在课堂上的练习延伸到课下的生活观察中,能够很好地培养素材收集的意识。较往年相比学生学习的素描基础造型部分的学习效果提升较大(如图5-8)。力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素描认识中的设计概念,以期达到夯实基础、增加创新创意表达与专业结合的目的。

第三个阶段为设计思想的表达阶段,与传统教学相比,增加这部分训练内容以5.视觉图形思维训练:用画面讲故事,6.视觉思维的造型基础训练:风格之装饰意趣,7.从其他文化中汲取:综合练习等内容训练为主题,旨在强调观察能力的提升。视觉思维图形训练着重强调物体形体变化,通过不同构成方式形成新的设计形式表达,推动画面效果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组合形式形成的画画效果。视觉思维的造型基础训练为加强练习,通过联合最后阶段从其他文化汲取元素来设计素描画面的组成。其他文化中汲取的内容包括故事、文化、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方向构成等方面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绘画的画面构成元素。

最后的三个章节练习与基础素描的学习彻底脱离开,课程设计时预计融入立体构成课程内容,使学生理解画面中的空间过渡等特点,加强学生的二维三维元素的理解能力。以埃舍尔的空间练习作品为蓝本创作(如图9)。最终在课程进行中,学生呈现出极大的课题学习兴趣,但在空间理解实践绘画上表现不够理想,大部分未能达到很好的理解空间关系结构的变化联结画面效果,只有小部分同学通过积极的课后练习,进步较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练习比例,或者降低学习难度,具体安排会根据下一年度学生绘画基础情况进行课堂练习调节。

二、教学方法探索

本次课程探索旨在改变传统素描中以技法为主的概念,打破单一的描画方式,在注重观察、思维表现的同时,不摒弃基本的结构造型要求。以概念、基本表现能力、创造性思维三个部分构成教学主体,是认识自然,为创造性的设计构建基本素质和能力。

素描的概念一般以讲授法配合ppt图片为主,共四个内容,抛去传统只讲授概念,进行分解概念类型,结合图片,理解加练习同时进行。最后结合生活中的素描发展现状,了解中国式素描及素描中的线条。概念分解式的讲练结合,增加了学生认识的全面性,理论上讲达到了课程目标完成的全面性。

以往课程的弊端最明显的表现是一堂课需要指导的人数过多,不能覆盖全面,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明显提升了小范围范画示范,学生感受教师做范画的接受能力提高,面对面的交流提升课堂效率。这一点算是传统素描课程授课技法的延续,主要应用于前四章的课程学习内容。

与传统教法相对应的方式是采用了结合课堂主题的陈述法教学。学生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个体的学习进度,但对于以设计为主的素描练习,尤其第四章主题之后的学习内容,很难准确判断学生所表述的详细内容相对应的画面是否一致,需要结合语言表述,予以分析,找到学生疑惑的问题与技法的困难点,因此,采用表述法,增加学生表达作品主题思想内涵的能力,提高沟通及指导效率。

在授课过程中,主题练习是主干部分内容,如何确定每节课程的主题成为是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一个恰当的主题,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主体的设置上,以往的范例比较老套落后,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严重,试问学生兴趣缺缺,探索表现欲望弱,如何能够进行深入刻画呢?因此,每节课题发布后,引导学生准备个人感兴趣素材,进行创作,再分别根据各自题材特点进行小组划分、讨论讲解,这样一则加大了学生间的问题交流沟通机会,也给学生互相促进学习创造环境,再者也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搜索积累素材的能力。

以上是素描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就课程设计的最理想目标而言,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探索中予以深入实践改革。就本轮课程整体完成情况与往期授课对比,取得了比较明显优异的教学效果,以结课考试作品为主,题目确定为以五种不同元素组成新建筑形象组合,开动创造想象力进行素描绘画。学生作品提交后较以往相比,表现出的画面活力、趣味性、细节质感、画面构成都大大提升,这证明目前的课程设计是合理的研究方向,符合学生学习素描深入能力提升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邵大箴.毕加索——不倦的探索者[J].文艺研究,1981,(03):128-144.

[2]胡辰旭.论理性艺术家MC·埃舍尔的艺术风格[D].中央美术学院,2016.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猜你喜欢

创造素描体系
武汉素描
素描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