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市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8-06-20

地下水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用户蚌埠市调水

,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蚌埠 233000)

1 蚌埠市水资源问题

蚌埠市是一个集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及工程型缺水兼有的典型缺水城市,过境水利用量低,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50 m3左右。由于特殊的气候自然条件,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需求量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工业与生活、城市与农村争水矛盾突出,水资源紧缺制约了工业企业和城市规模的发展,缺水形势十分严峻。

相对地市级的区域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问题而言,蚌埠市的水资源配置工作的复杂程度,国内外较为少见。

制约蚌埠市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及县城区供水结构单一,水源地建设滞后,部分城区地下水超采;2)调蓄能力不足,过境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保障程度较低;3)水量水质抗风险能力差,多水源配置能力不足,枯水年或枯水期问题尤为突出。

2 供水安全评价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系统,我们通过采用基于AHP构权的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得到蚌埠市供水安全评价结果。

表1 蚌埠市供水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蚌埠市供水安全综合评价得分为0.086分,略高于一般水平,总体来看,水资源状况良好。在四个准则层中,生态环境保障得分最高,为1.067分,超过一般水平,而抗风险能力得分低于-1分,处于不安全与极不安全之间。综合以上得分结果,可以看出蚌埠市在特枯年缺水情势严峻,抗风险能力不足,影响地区供水安全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相关措施建议

通过开展蚌埠市多水源利用与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拟提出保障蚌埠市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实施不同组合条件下多水源多用户联合配置方案

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主要以总量控制,生活优先、生产和生态用水兼顾,系统,协调,合理确定跨流域需调水量,鼓励其他水源开发利用等为原则,对于多水源多用户,需要将水源可供水量在不同用户间分配。考虑水资源配置的不同计算单元计算方法与精度的一致性、以及资料支撑等综合因素,对多水源的配置,根据不同水源的特性,同一分区内不同用户的不同水源的配置按照用户的重要性确定供水次序,优先满足生活用水;其次满足最小生态用水;剩余水量G在工业与农业之间按供水的最低供水量的比例配置。跨分区水源配置有明确分水方案的水源,按照制定的方案分配。对于没有明确分水方案的水源,根据以下方法确定分水系数:1)受益各方公平享有水资源使用权;2)鼓励节水;3)适度照顾;4)重点用户优先。

多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沿淮洼地雨洪资源、再生水、外调水供水等几个方面。其中蚌埠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862亿 m3(其中市区0.587亿 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为5.724亿 m3;中深层地下水安全开采量共计1.532万 m3/ km2·a。蚌埠市境内湖泊洼地面积大于200 km2的有沱湖、天河洼等;行洪区6处,分别为汤渔湖、荆山湖、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香浮段,总面积512.2 km2。再生水一般可供电厂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户使用,包括蚌埠市涂山热电有限公司、国电蚌埠发电有限公司等。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水资源供需分析及调水规模论证,95%保证率年份下,向蚌埠市调水规模为:规划2020年年调水量0.4亿 m3,规划2030年年调水量0.6亿 m3。根据引江济淮工程规划水资源供需分析及调水规模论证,95%保证率年份下向蚌埠市调水规模为:规划2020年年调水量约6.0亿 m3,输水流量约44.7 m3/s;规划2030年年调水量约6.1亿 m3,输水流量约46.5 m3/s(见表2)。

通过交互式情景共享——系统仿真耦合模型建立供需分析方案。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包含供水需水两个方面,供需分析方案的制定也从增加供给与节约用水两个方面进行。增加供给包括增加新的供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开发新水源、改造与完善现有工程设施等;节约用水包括调整区域的经济结构与规模、农业的种植结构与规模、降低各类用水的定额、减少各类用水的损失等。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按三次供需平衡的要求生成方案。

1)一次供需分析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供水预测的“零方案”,即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现有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2)二次供需分析,即考虑强化节水、污水处理再利用、挖潜配套以及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抑制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3)三次供需分析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的力度,充分考虑本流域的水资源条件进行开源。对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地区,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不具备调水条件的地区降低发展指标。

表2 蚌埠市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成果 万m3

蚌埠市供水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其他水源,用水户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农村生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态等。蚌埠市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见表3、表4、表5。

表3 蚌埠市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表 万m3

3.2 建立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枯水期水资源应急调度供水安全保障技术

根据对蚌埠市周边水源条件分析,在枯水期有供水可能的水源有:1)域内中小型水库;2)湖泊洼地;3)蚌埠闸上蓄水;4) 怀洪新河河道蓄水;5)外调水。对于其它水源在特枯水期的可供水量。

通过对蚌埠市城市干旱情况分析,结合蚌埠市周边的水源情况,提出来不同干旱情况下的水资源应急调度预案。其中最主要的是地表水联合调度利用,包括:(1)利用Mike Basin模型分析淮河干流蚌埠闸~正阳关水量配置研究,分析不同来水年份水量分配方案;(2)建立蚌埠闸水量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用水户满意的水资源应急调度供水安全保障方案;(3)根据蚌埠闸与怀洪新河的联通关系,分析联合调度方案与作用等。

表4 蚌埠市2020年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表 万m3

表5 蚌埠市2030年多水源多用户水量配置表 万m3

4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可进一步加强蚌埠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三条红线指标考核落实的总体部署要求,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和合理配置当地水、过境水及外调水,促进人水和谐,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保障水安全及蚌埠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高桂霞.水资源评价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34-235.

[2]任立良,陈喜,章树安.环境变化与水安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蒋云钟,鲁帆,雷晓辉,等.水资源综合调配模型技术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王维平,范明元,杨金忠,等.缺水地区枯水期城市水资源预分配管理模型[J].水利学报.2003.(9):60-65.

[5]莫铠,李军,贾鹏.Mike Basin水资源模型在水库调度中的应用介绍[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8.(03):19-22.

[6]高桂霞.水资源评价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3.

猜你喜欢

多用户蚌埠市调水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