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台市土壤墒情监测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2018-06-20

地下水 2018年3期
关键词:潮土旱情邢台市

(河北省邢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北 邢台 054000)

土壤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水监测工作是土壤水计算、利用与评价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高标准农业灌溉示范区和精准农业进一步实施对旱情信息的需要日益增强。定量化的旱情信息可以指导有关部门进行定量灌溉、适时灌溉,有效地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改善水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发挥重要作用[1]。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西靠太行山与山西接壤,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毗邻,北与石家庄、衡水两市搭界,南与邯郸市相连。本区域东西长约185 km,南北宽约80 km,其状略呈马鞍形,面积12 45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本市内地势西高东低,京广铁路南北贯穿于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处,西部为中低山和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

1.2 气候特征

邢台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多西北风,寒冷干燥;春季经常受蒙古大陆性气团影响,多风沙且干旱少雨;夏季受海洋性气团及太行山地形影响,炎热多雨,且易暴雨成灾;秋季为夏冬的过渡季节,一般年份降水稀少,秋高气爽。

年平均气温西部山丘区为11.7℃,东部平原为12.9℃,极端最高气温42.7℃(196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温度-24.8℃(1972年1月26日)。日照时数一般为2 600 h,日照率59%。无霜期180~220 d,光源资源丰富。

1.3 土壤类型及植被

土壤:西部山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东部平原为河流冲击物。据土壤专业组调查,全区共有12个土类,主要是棕壤土、褐土、潮土、沙土等。西部山区多分布褐土及棕壤土;丘陵区多大片碳酸岩褐土,在盆地及河滩有少量潮土分布;滏西平原以耕种褐土耕种潮土型褐土为主,局部洼地有褐化潮土、潮湿土、沙土、沼泽土的分布;黑龙港区以潮土、盐化潮土、褐化潮土类为主,其中巨鹿、平乡有大面积的盐碱土,南宫西北部、威县、清河则多为沙土。

植被:西部山区多是天然次生林及各种人造林,以及天然植被被砍伐后形成的灌草群落。主要树种有洋槐、橡树、柿子、板栗等,灌木主要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等。林草植被覆盖率:山区达70%,丘陵区在40%左右。

东部平原地区因长期垦殖,原始植被已多被作物所代替,只有些四旁树及散生树,主要树种有枣树、柳树、杨树、榆树等[2]。

2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要求

2.1 监测项目及设备

旱情监测站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和地下水埋深三项,同时还要监测作物生长情况以及作物受灾情况,有条件的旱情监测站同时监测蒸发量、风力风向、气温等信息。

2.2 监测方法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主要有:烘干称重法、电阻法、射线法、张力仪(负压计)法、中子仪法等等,但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烘干称重法,此方法是测定土壤含水量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一种标准方法,而其他方法最终都要依靠这种方法所测定的结果进行率定。目前我市各墒情监测站均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2.3 监测时间及地点

土壤墒情监测期为每年3月1日-11月30日,即每月1、11、21日监测。遇较大降水或灌溉后可适当加测。

根据所在县的典型土壤,在监测站附近选择地块,主要是监测水浇作物地块,监测地块分三个深度(10 cm,20 cm,40 cm)取样。

2.4 土壤墒情评价指标确定

单一作物墒情评价指标是指某一作物各生长期受旱程度指标,依据《土壤墒情评价指标》及有关资料,土壤墒情评价分为适宜湿度、轻度受旱、中度受旱、严重受旱、特大受旱[3]。

3 2016年土壤墒情监测现状分析

3.1 邢台市墒情监测站网分布

根据邢台市的具体情况,以县为单位,在全市进行旱情监测站的布设。具体按照每县设一处旱情监测站、重点易旱县再增设一个旱情监测站的原则进行站网布设。全市共布设24处旱情监测站。每个监测站点都进行了定位,设立保护标志,并保持长期稳定。

3.2 监测结果分析

本次分析是以2016年的3-11月份共27次监测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土壤墒情的监测主要以土壤相对湿度为监测指标,而作物干旱则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土壤结构、降水量、地下水位等等。即由于长期不降雨(或不灌溉),加之地下水埋深大,不能对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补给水分以致土壤含水量过低,难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而造成的干旱。从我市的地理气候环境来看,春季(3—5月)是我市春播作物如玉米、棉花、花生等的播种期,如遇春旱将造成不能播种或播种后出苗率很低。特别是这个季节是冬小麦的主要生育期,春旱不仅影响春播作物的生长,对小麦的影响更严重。夏季(6—8月)是我市一年中降雨集中的时期,但遇降雨偏小,就可能发生夏旱。此时正值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也是春玉米抽穗开花期,对玉米影响较大,同时对棉花也有不利影响。秋季(9—11月)是我省降水较少的季节,秋旱对秋作物(玉米、谷物等)的生长及冬小麦和油菜等作物的播种有较大影响。冬季(12—2月),大部分作物处于冬眠期,相对而言,冬旱造成的灾情较轻。

根据分析,2016年土壤墒情见表1,作物生长期与土壤相对湿度见表2。

表1 2016年邢台市各监测站点相对湿度表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邢台市2016年总体墒情较好。根据作物生长期与土壤相对湿度(%)关系表来看,全市3月份到11月份水浇作物地相对湿度平均值在50%~70%之间,大部分月份的相对湿度都是适宜农作物生长,尤其7、8月份受降雨的影响,相对湿度较高,只有个别月份有轻度干旱,对作物的生长会产生轻度的影响。

4 土壤墒情监测的发展对策

4.1 提高土壤墒情监测能力

在技术上,各监测点要严格按照《土壤墒情监测规范》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同时定期展开技术培训工作。在设备上,建议增加必要的投入,及时更新运行多年、老化损坏的仪器设备,提高土壤墒情的监测能力。每个监测站点都进行了定位,设立保护标志,并保持长期稳定。

4.2 完善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体系

要不断的扩大监测点的覆盖面,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不同作物的生育阶段、地形地貌、气象等综合因素,积累大量的数据,充实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更为合理,更符合农业生产实际。

4.3 建立墒情监测工作的长效机制

抗旱减灾已成为邢台市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墒情监测及其预测预报工作是抗旱减灾工作的基础,历来受到政府及防汛抗旱主管部门的重视[4]。墒情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更好的服务农业生产。

表2 作物生长期与土壤相对湿度(%)关系表

5 结语

通过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合理布点、同步监测、规范分析,掌握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及时发布土壤墒情信息,用监测数据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时对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种植结构的调整并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1]邢台市水务局.邢台市水资源公报[R].邢台:邢台市水务局.2007.

[2]邢台市水务局.邢台市水资源评价[R].邢台:邢台市水务局.2007.

[3]土壤墒情评价指标[R].(SL 568-2012).

[4]郝晓莉,李明良,范素平. 河北省旱情(墒情)监测实践与改进建议[J].中国防汛抗旱.2014.(02).

猜你喜欢

潮土旱情邢台市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不同土壤类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对当季土壤供氮的影响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
广西:首个水文地方标准《旱情评价指标》实施
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河北潮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典型潮土N2O排放的DNDC模型田间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