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有趣的九宫格

2018-06-20太原市育星幼儿园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九宫格空格形状

■文/太原市育星幼儿园 邢 红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是幼儿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感性经验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意义重大,围绕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进行了一些思考探索,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数学发展目标,尝试寻找兴趣与价值的契合点。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研究也证明了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对传统游戏“九宫格”进行分析后,发现可以利用其观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尝试进行规律推理,有利于提高幼儿逻辑推理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试图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积极发现大胆表达,自主地操作探索,同伴间积极交流,同时通过预设不同难度的“九宫格”,体现对幼儿发展个体差异的尊重和支持。

设计思路:

在内容的选择和环节设置上,利用有趣的九宫格及多样的图形组合变化,引导幼儿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从三维的形状、颜色、大小,再到四维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的不断叠加中,发现挑战的乐趣,体验发现规律、推理判断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思考能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同时注重幼儿寻找操作材料的过程,并视之为数学思维的过程,试图在观察——比较——发现——操作——验证——创造循环中推动螺旋提升。

发展目标:学习观察较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提高幼儿的推理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红、黄、蓝各种几何图形图片若干,九宫格图纸若干,幼儿配套操作材料若干,相关课件。

活动实录:

一、创设图形王国主题,进行兴趣导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图形王国里住着许多有趣的图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幼: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幼:我看到了长方形、梯形。

师:咦,最后这个图形很特别,这是什么图形呢?

幼:它有好多条边。

师:对,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条边呢?

幼:有五条边。

师:我们可以按它的边数来给它起名字,可以叫什么呢?

幼:五条边的图形。

师:你们太棒了!它叫“五边形”。小朋友们不仅能认真观察,还爱动脑筋,你们愿意到图形王国接受更多的挑战吗?

幼:愿意!(幼儿齐声回应,感到很有兴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不仅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巩固幼儿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多边形等图形的认知,提炼幼儿的已有经验。

二、学习观察图形,引导幼儿尝试发现其排列的规律

(一)教师出示第一张九宫格图纸,引导幼儿从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推理图形的排列规律

1.出示九宫格,理解九宫格名称的意义

师:这些图形宝宝住在一座很有趣的房子里,你们看看这座房子有什么特别吗?

幼:我看到这座房子里有很多的小格子。

师:那这座房子里有多少个空格子呢?

幼:一共九个格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我是用数一数的办法。

师:那我们一起随着老师的小箭头方向来数一数吧。

幼儿先横着点数,再竖着点数,都是九个。

师:你们真棒,都数对了。老师给这座房子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九宫格”。

设计意图:出示九宫格后和幼儿一起点数格子,分别横着数、竖着数,在点数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九宫格的名称意义,并从中提示幼儿感知观察的方法。

2.幼儿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想法

(1)(2)(3)

(1)请个别幼儿操作,尝试将空格填完整,并讲述理由。

师:一起看看,在这座房子里住着哪些图形宝宝呢?

幼:有五边形、有长方形、还有梯形。

师:它们哪儿是一样的?哪儿是不一样的?(提示幼儿分别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

幼:横着看这些图形宝宝形状一样,大小不一样。

幼:它们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是中的。

师:好棒呀!你比较出了大中小。

幼:我是竖着看的。它们竖着看颜色是一样,可形状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呢?

幼:我看到第一竖排都是红色的、第二竖排都是黄色的、第三竖排都是绿色的。

(2)幼儿讨论验证图形的选择是否符合排列规律要求。

请个别幼儿尝试在空格子里选择合适的图形摆放上去。

师:告诉我们,你在第一个格子里贴上了什么图形呢?

幼:大的绿色的五边形。

师:为什么选择大的绿色的五边形呢?

幼:因为我横着看,第一排都是五边形,我再竖着看它们都是大的。

幼(其他幼儿做补充):因为我是竖着看的,这一竖排都是绿色的。

幼儿依次讲述了第二个空格、第三个空格里贴上的图形,个别幼儿讲述,其他幼儿倾听并做了补充,幼儿都能说出2-3个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幼儿从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三个维度进行排序,请个别幼儿依次从第一横排的空格开始判断,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推理判断的方法,其他幼儿通过倾听进行肯定和补充,从而在师幼、幼幼的互动中分享交流幼儿的观察方法和排序的方法。

(3)师幼共同小结:在这个图形填空中,我们要同时考虑图形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每一竖排图形的颜色是一样的,每一横排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而且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小朋友越战越勇,接下来的挑战也会越来越难,你们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

幼:愿意!(幼儿兴致高涨,都很想自己来做。)

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有规律地进行分享总结,帮助幼儿梳理排序的方法和观察的方法,为幼儿下一个环节的探索做了铺垫。

(二)教师出示第二张九宫格图纸,引导幼儿从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来观察其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规律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

(1) (2)(3)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第二座房子里住着哪些图形宝宝呢?

幼:有正方形、三角形、还有圆形。

师: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呢?

师:这么多问题,想想我们可以怎么看?

幼:我们可以先横着看,再竖着看。

师:那横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我看到它们大小不一样。有大、有中、有小。

幼:我横着看到形状一样,第一排都是正方形,第二排是三角形,第三排是圆形。

幼:我看到它们数量不一样。有1个,有2个,还有3个。

幼:我看到大的是1个、中的是2个、小的是3个。

师:横着看发现这么多秘密啊!那竖着看呢?

幼:竖着看第一竖排都是大的,第二竖排都是中的,第三竖排都是小的。

幼:竖着看第一竖排都是黄色,第二竖排都是红色,第三竖排都是蓝色。

师:小朋友观察得好仔细,那我们自己动手来摆一摆,空着的三个空格里应该怎么摆呢?

设计意图:幼儿在对比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此环节排序分别从形状、颜色、大小、数量四个维度进行排序,激发了幼儿不断探索挑战的兴趣。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尝试将空格填完整,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理由

幼儿人手一张操作卡,一套图形卡片,开始独立尝试摆放图形宝宝。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机询问其摆放的原因。

设计意图:幼儿手持相同的九宫格游戏卡,集体探索排序的方法,便于教师随机观察幼儿的掌握情况,并给予个别的指导。

3.集体讨论验证图形的选择是否符合排列规律要求

师:接下来,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摆放的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呢?其他小朋友来做小法官,看看是否摆放正确呢?

幼:我在第一个空格里摆了一个大的黄色的三角形。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我先是竖着看,第一竖排都是大的图形,还都是一个。

师:还有呢?

幼:竖着看都是黄色的。

师:那为什么是三角形呢?

幼:因为我再横着看,横着看这一排都是三角形。(幼儿边表述,边用手指向第二横排。)

请幼儿分享自己摆放的结果并讲述出自己摆放的依据2-3个,其他幼儿及时做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讨论验证的过程,幼儿会发现排序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幼儿观察、推理的依据可以有多种方式,从而提升幼儿推理判断的能力。

4.师幼共同小结四个维度图形的排序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个图形填空中,我们要同时考虑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每一竖排图形的颜色是一样的,每一横排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并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量是从一个到三个逐渐增加。

(三)教师出示更多的的九宫格游戏卡,幼儿自主选择探索更多的排序方式

1.幼儿自主选择一份规律不同、空格不同的九宫格,按照自己发现的图形排列规律,尝试将空格填完整,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操作卡,这些九宫格游戏卡空格越来越多,排列规律也不一样,你们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

幼:愿意。

幼:老师我要挑战两张。

幼:我还能做更多。

2.激励幼儿探索更多的九宫格游戏卡

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卡,每摆放完一张就举手示意教师,并和教师分享摆放的理由。教师记录幼儿挑战的次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设计了许多排列规律不同、空格数量不同的九宫格游戏卡,通过幼儿的自主选择,关注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求,激励幼儿挑战自我,探索更多的游戏卡。

三、延伸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创造排列规律,激发幼儿下一步活动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循序渐进的探索,幼儿已掌握九宫格游戏的玩法,也有了排序的依据,因此可以让幼儿尝试在今后的活动中尝试自己设计九宫格游戏卡,此环节不仅肯定了幼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也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探索游戏的乐趣。

活动效果及思考:

从活动效果反观活动价值的把握:

纵观整个活动,环节层层递进,较好地支持了活动目标的有效落实,有效地服务于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在教师引导下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九宫格游戏卡操作性趣味性较强,不同“难度”的九宫格不仅能支持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在自己的基础上提升,还起到了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效果。“九宫格”游戏不受经验限制,幼儿虽初次接触,却很快就乐在其中,活动结束时多数幼儿意犹未尽。活动中幼儿从参与集体的探索和交流,到自主选择“九宫格”进行观察、推理和探索,较好地满足了操作兴趣和发展需要。虽是初次开展“九宫格”游戏,幼儿却表现出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规律、自己的观察,这也引发了教师对材料、内容选择支持性的进一步思考。

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意义重大,一定程度而言,它是思维的物质支持,承载着观察的深入,思维的流动。材料能否激发幼儿兴趣,是否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及需要,操作性、适宜性、支持性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也检验着我们的儿童观、教育观。以操作活动材料的难易程度为例,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就得到答案,又不能让幼儿无从下手,体验不到探索的成功和快乐,所以在设计、准备、制作、调整、呈现方式等方面要支持前置,精细思考,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思考怎样设计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有兴趣地参与、积极探索。以本活动为例,当教师发现幼儿很快发现了形状、颜色、大小、数量四个维度不同的图形排列规律,并且能充分说出其排序的理由时,马上将九宫格的空格数量进行逐渐的递减和递增,延伸探索兴趣,增加挑战难度,进一步促进幼儿发展。活动后,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思考如何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对“九宫格”进行进一步开发,进一步挖掘兴趣与价值的契合点。

猜你喜欢

九宫格空格形状
有趣的九宫格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趣填成语
空格填数
成语九宫格
你来补缺的数
解密九宫格
你的形状
火眼金睛
数独:九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