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业寒冬来临蔗农何去何从

2018-06-20

农家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榨季蔗农糖业

国际糖价下跌至九年最低,制糖企业经营艰难,蔗农生计大受影响,原本甜甜蜜蜜的糖也有了丝丝苦味。

广西崇左市已出现部分农民将甘蔗地改种香蕉、木薯、柑橘、速生桉等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崇左市甘蔗地改种其他作物的面积已达10万亩,大量改种是否会引起蔗糖荒?

另一方面,大量甘蔗发霉溃烂无人收购,甘蔗一天天损耗,蔗农跟着一天天亏损,弱势群体的蔗农到底该怎样度过糖业寒冬?

榨季以来,国内食糖期现货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带动下大幅下跌。当前国际ICE原糖期货受全球供应过剩打压,已跌至九年来最低水平,食糖价格跌破12美分/磅。而国内市场,5月的合约糖价一度跌破5300元/吨。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悦介绍说,目前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并不乐观,广西糖均价5764元/吨,营口加工糖均价6150元/吨,周环比持平;上海市场广西糖均价5806元/吨,周环比下跌1%。

按照2017至2018榨季广西地区甘蔗500元/吨的收购价格,再经过糖厂加工成白糖进行销售,整个南方产区糖厂已面临亏损,亏损幅度达到了400元/吨,且幅度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内蒙古地区甜菜的收购价为530~540元/吨,由于甜菜出糖率较高,北方地区糖厂还可以维持小幅利润,但新年度的甜菜收购价格已经上调,如果按照新价格收购甜菜,北方地区糖厂恐怕也要面临亏损。

对于本轮食糖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陈海霞认为,还是来源于国际市场的压力。

三重因素导致市场价格下跌

一是:国际市场突发性的增产加剧了全球食糖供大于求的压力。2018/2019榨季,印度预估产量调高530万吨,泰国预估产量调高100万吨。

二是:本榨季国内食糖产量也出现小幅增长,此前市场预估在1025万吨左右,随着南方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以及北方甜菜种植面积和产能的明显增加,市场预计明年产量只多不少。

三是:国内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国外,使得进口和走私都有利可图,尽管我国严控进口,严打走私,但在利润的驱使下,市场至少有150万吨的走私糖,进而扰乱了国内食糖价格。

蔗农利益如何保护

新湖期货高级分析师詹啸认为,国家对蔗农进行直接补贴是最为立竿见影的办法。詹啸说,通过国家对蔗农的补贴,制糖企业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帮助企业渡过当前难关,避免出现行业性的全面亏损,为国内糖业实现技术升级和调整赢得宝贵时间。同时,相比工业环节的补贴,在甘蔗种植环节补贴农民可以规避国际上对我国不正当竞争的指责。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对糖农进行补贴只是“权宜之计”,未来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加快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机械化生产、加快良种研发等方式提高糖业尤其是甘蔗种植的劳动生产率,才是长远之计。

近两年来,在有“中国糖都”之称的广西崇左进行的蔗区土地流转试验证明了规模化生产的必要。在崇左一些项目区,土地流转后,甘蔗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和滴灌得到推广,项目区平均亩产甘蔗可达6.5吨以上,比往年多2吨以上,个别甘蔗品种亩产甚至达到11吨。

业内专家表示,国内糖业必须加快提高甘蔗种植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在与进口糖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糖业很有特点,虽然属于农业深加工行业,却与蔗农利益密切相关。”糖业企业亏损,与此相关的数千万蔗农的生计必将受到影响,值得重视。

而一般来说,供求关系被认为是影响国内糖价最为关键的因素,进口糖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生产成本,导致国内糖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这其中原因在哪里?蔗农们怎样才能跨过糖业“寒冬”?

(半月刊)

猜你喜欢

榨季蔗农糖业
广西财政厅聚力促糖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广西召开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边境地区蔗农甘蔗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干旱致缅甸蔗农面临困难
台湾“二林蔗农事件”始末
郑糖价格难大跌
受种植面积减少影响,印度2016/2017年度榨季糖产量或下滑7 %
百色甘蔗“双抢”忙
2014年泰国砂糖产量预计达1.04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