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女孩结缘崂山,“晓阳山居”里的茶式生活

2018-06-19心若无尘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阳山崂山茶艺

心若无尘

90后女孩匡明如,在曾经成为奥运会茶叶供应商的父亲影响下,跟茶从小结缘,经历了懂茶并最终爱上茶之后,在崂山打造了一所“晓阳山居”,这里的茶式生活能够让人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并且真正沉静下来。

崂山茶缘

在海滨城市青岛,除了可以吹海风、喝啤酒之外,最应该做的就是去爬爬崂山,这里聚集了万物的灵气,是真正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

1992年3月,匡明如就出生在这座夏无严寒,冬亦不常雪盖冰封的城市。因为气候四季分明,特征突出,豪爽的青岛人由此发现了商机,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诞生了独一无二的崂山茶,忙时种植采摘,闲时品茗聊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青岛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见聚在一起的人们聊着聊着,便说到了茶的历史和渊源,有人说:“日本花有花道,剑有剑道,而中国人大多是比较内敛含蓄的,称之为花艺和剑术。除了茶,茶是有道的。”话说到这里,便开始有不明所以的人追问:“茶道究竟是什么?”可这时候,发起这场谈话的人却又不愿意多说什么了。

生活的细节被一个“茶”字包围,但却总不能体会要领,这让30年前还处于风华年龄的匡芯感觉玄乎,于是不理会所有人的好言相劝,丢掉了家里大把来钱的建材事业,一股脑投身到了茶的领域。

一般茶商都是直接从茶农手里收购,但匡芯却执意站在崂山的脚下,埋下了一颗茶树的种子,遇到质疑和不解,淡淡一笑:“不从根源做起,怎么解开‘道这个谜底?”

从种茶开始的三十年间,匡芯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晓阳春”,赞助了2004年青岛世园会的开幕,迎接了女儿的诞生,连给女儿起名字,匡芯都解不开对茶近乎偏执的爱:明如,意喻女儿的成长正如自己调制的茶色明亮。

从咿呀学语开始,匡明如的生活,都是在茶香中度过的。身为茶农的父亲,激发了女儿对茶最基本的好奇和热爱。

幼时,匡明如只看见父亲经常邀约三五好友,坐在漫山坡的茶树荫里一待就是半个下午的时光。那时候的父亲留给匡明如的总是宠辱不惊的淡定,直到长大,她才明白,父亲的这副特质,完全拜茶所赐,大半生与茶为伴,早已在茶香的浸染中淡定了心性。

初諳人事,匡明如并不真正懂得父亲爱茶背后的情怀,但她就是在这种茶香恬淡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直到2008年,匡明如被茶香包裹的生活,才给她第一次真正的冲击。这一年的大事记,便是北京奥运会,本来只是在新闻里才关注的事儿,却跟父亲有了联系,匡芯成为了崂山茶的指定供应商。拿到授权证书那天,匡芯在一壶茶的氤氲之后,才平复激动的心情,他对只有16岁的女儿说:“咱家的茶冠上奥运会的头衔,可能是我在茶文化上的最大造诣了!”

看了一眼父亲因为激动而潮红的脸,匡明如产生了急于走进并了解茶文化的迫切,于是便买来书籍阅读,但父亲见了却说:“真正学习茶艺,要从实践中感受!”

父亲说完这句话,便带着女儿开启了漫山遍野式的学习生活。从一株茶树开花,到采摘、炒制,然后看着一捧鲜嫩嫩的绿叶,变成一枚枚茶叶,再到一种茶具的选用,一次泡茶用水,匡明如沉浸在这个过程里,从无数的细节,慢慢知晓“茶”里竟然有那么多学问。

历时三年,匡明如逐渐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手工制茶的传统技艺。看着女儿天赋的爱好,匡芯欣慰之余,诞生了一个新的想法。2012年3月,匡芯把女儿送上了开往浙江的列车,师从全国手工炒茶大赛第一名“龙井王”应士龙先生学习。

临行前,匡芯把自己用了多年的一套茶具打包到了女儿的行李里,匡明如觉得可笑:“爸爸,你不知道轻装上阵吗?想喝茶,我可以自己买茶具呀!”匡芯摇摇头,说:“这套茶具爸爸用了多年,无论在哪里,都会泡出家的味道。”匡明如听了,眼圈一下就红了,为着自己即将离家的乡愁,和父亲的谆谆教导。

做有内涵的茶

2014年,匡明如又获得了国家级茶艺师证书,也已经长成了20岁的窈窕少女,师从名师,在茶艺上攀登到新高度,让她雀跃兴奋,急于想找到一个出口,好在父亲面前“卖弄”一下技艺。

懂女如父,女儿的小心思,匡芯一眼即中。2015年6月,青岛的风已然去冷回暖,瞅着一个周末,他用一时兴起的语气对女儿说:“陪我到太清宫走走?”匡明如欣然同意。

6月的青岛,山风怡人,这让父女俩的兴致更高,匡明如一路上挽着父亲的手,叽叽喳喳像个停不下来的小鸟,不断诉说着自己对茶艺的见解,甚至还给父亲提了一个建议说:“虽说陋室香茗,但我觉得真正有内涵的品茶,环境更重要。”女儿的话,让匡芯大为惊讶,觉得自己不能再小看这个丫头了。

太清宫位于海拔570米的崂山最顶端,当匡明如父女俩刚踏进大门,便有一阵钟声传来,这让匡明如忍不住心底颤栗,这样的钟声在青岛的制高点听来,让她有了一种穿透历史的厚重感。

带着一颗庄严肃穆的心,原以为只是一次普通踏青的匡明如,紧接着便被大殿前的一幕惊呆了,六个身穿道家服装,头上挽着高高发髻的姑娘进入了她的眼帘,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一场茶道表演。

和着钟声,表演茶艺的姑娘们用脸上的肃穆,告诉前来听茶品茶的人们,茶道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迸自内心的艺术。

为时30分钟的表演,匡明如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几乎没眨眼睛看完了,当父亲走过来说:“怎么样?是不是很精彩?”匡明如便只剩下了点头的份儿,默默想了一会,她才突然抬起头,俏皮地说:“听说,香艺和茶道更配哦!”说完这句话,匡芯的眼中一道光彩闪过,父亲俩一拍即合,为茶文化的传承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向。

从太清宫回来后的不久,匡芯特意挑了个一轮圆月的夜晚,把女儿叫到跟前说:“你外出学艺,我打包了一套茶具给你,但这次,我要打包给你的可是咱家的茶山!”匡明如笑笑,才戏谑地说:“老爸你要退休吗?”

匡芯摇摇头:“我又想研制新茶了,我不求你把‘晓阳春做大,只求长久就好,这就是我的茶道。”匡明如一下明白,父亲已经找到了困惑多年的答案。

多年来与茶为伴,匡明如早就懂得,制茶是一门走心的手上功夫,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制作流程走一遍就行。而茶艺则是一门让茶叶重生的艺术。所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茶叶也是一样的,茶叶的炒制对于茶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涅槃的过程。

接过父亲的交付,匡明如想的是不仅要长久,还要发展,苦思冥想几天后,她一拍巴掌说:“喝有内涵的茶,环境更重要!”这是匡明如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今竟然成了她谋发展的良药。

缔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和品鉴崂山茶的魅力。“晓阳山居”在崂山这座海拔570米的私有茶山上悄然动工了。

看着自己画下的蓝图,匡明如很有信心,“晓阳山居”注定将是一座茶文化的综合空间,让喜欢崂山茶的朋友们,更加近距离地体验茶式生活。

新式生活茶

从小被浸透了关于茶的文化,长大后并以此为基业,最终衍生成了自己的生活模式。外人看来,这样的日子,似乎再美好不过了,但匡明如却并不满足,在“晓阳山居”打造期间,她只身一人前往各大茶产区,亲身体验了安溪铁观音、普洱、福鼎白茶等制作工艺与茶艺,并向各位茶界专家学习,一口气取得了国家二级评茶师和国家二级茶艺技师证书。

2017年,阳春三月,“晓阳山居”开业那天,匡明如给了父亲一个惊喜,她把《崂山茶道》的集体表演,改编成了自己一个人的茶艺表演,当看到女儿换上传统的道服,缓缓在茶案前落座、洗茶、温杯、冲茶,乐声悠扬中,匡芯忍不住濕了眼眶,一辈子的爱好和事业,被完美无缺地嫁接到女儿身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加让人欣慰的了。

老一辈的茶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观念相对比较传统,认识茶是一种浑厚的文化,一种需要时间慢慢品的修养。但是,很遗憾,现代人的生活完全被快餐文化包裹,每天都有爆炸式的新鲜信息充斥着生活,匡明如深深地感觉到,被浮世焦躁包围的人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新的“茶”生活方式,每天给自己留一杯茶的时间,回归自然,冥想生活。

在匡明如的心里,既然想倾心打造一所以茶会友的会馆,就必须体现它的情怀和主题性,应该让其他人能通过这个综合体去感受主人的性格和情怀,所以,除了喝茶,“晓阳山居”也满足吃、游、住、玩、学的需求,开发了“晓阳寻春”等茶式生活体验旅游项目,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

“晓阳山居”初面世,就吸引了大批的茶文化爱好者和来崂山的游客,有的是偶然邂逅,有的是专程而来,但都是一来就不想走了。

2017年8月的一天,晓阳山居突然来了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他自称叫孙玉新,云南大理人,刚刚经历破产,而原因正是囤茶失败,满仓的货物,巨额的欠款账单,让他万念俱灰,竟然有了轻生的念头。在一次浏览新闻时,他看到了匡明如的“晓阳山居”,这让他眼前一亮。

虽然生意失败,但孙玉新一颗爱茶的心却没被湮灭。当他看到“晓阳山居”的茶式生活后,忽然想在离开这个世界前,看一眼此生最爱却最终没能达到的生活。于是,他用身上仅剩的几百块钱,买了一张开往青岛的火车票。

当孙玉新诉说完这一切,匡明如的眼睛不由自主湿润了,为着一颗爱茶却无处安放的心。就这样,孙玉新留在了晓阳山居。

孙玉新加入后,利用他旅游管理科班出身的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果断对匡明如提出了开展“晓阳山居”后期规划的建议,选择客户喜欢的体验种植类进行建造,开辟手工制茶、采茶体验区、手工茶点体验区,让来晓阳山居的客人能够陪伴身边的人,放下手机,放下忙碌的工作,珍惜当下的时光。

结果证明,孙玉新的建议,非常迎合当下被快餐生活包围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晓阳山居”,只为抛开喧嚣,体验一把最纯粹的茶式生活。

背倚崂山,面朝大海,三五好友,品茗聊天,在匡明如的心里,晓阳山居就应该是这么一幅美妙的画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春天里太阳刚刚升起时候的温暖,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隐匿于景区喧嚣中的宁静,在这里也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守望茶山,自己采摘茶叶,品尝结合了茶元素的舌尖美味。

编辑贺长虹

猜你喜欢

阳山崂山茶艺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茶艺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写好中国字
崂山茶事
写好中国字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