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平台建设探究

2018-06-19余修日张家涛辛育东

关键词:服务性德育工作素质

余修日, 张家涛, 辛育东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和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和开放的交互平台,也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媒体广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基础上,高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德育功能,创新德育工作新载体,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激活青年学生的正能量,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模式和机制,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果[1]。

1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的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大学德育素质积分体系,构建网络积分平台,创新了德育工作途径,增强了大学生参加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高校德育实效。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和主动性地接受思政教育。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主要是定性评价,在评优评先、党员发展等方面,难以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进行有效评价和应用,由于此等原因,影响了部分师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和践行。德育素质积分就是将德育过程、德育活动等以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在新媒体思维下,建立网络化的德育素质积分平台,这符合青年人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提高德育效果[2]。

二是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在进行德育素质积分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进一步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德育活动岗位分七大类,岗位发布后,学生要依据自己时间安排去报名,报名后再根据该活动时间和地点,自己要主动去联系该岗位负责人参加活动,也就是说获取德育积分的过程,完全是自我选择、自我约束的过程。

三是有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德育素质积分平台是针对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的特点设计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德育素质教育,大多以活动化的方式进行,按德育素质活动与服务性工作的内容、类型、特点和时长,将其进行分类和分级,再依据不同类型,赋予不同的积分基值,依据不同级别和不同时长,赋予不同的积分权重,通过网络化积分平台进行积分,积分记录到每个学生的“电子德育积分卡”上,学生随时可查询自己的德育素质积分,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发挥,有效地推进了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3]。

四是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三观”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程度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影响,功利思想严重,无利的事不做,奉献精神缺乏。推行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可将以前学生在校园从事的部分有偿服务性工作,都以积分的形式体现,这样,从以前的向钱看,转变为现在的向德育素质积分看,向模范党员看,从老师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并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德育素质积分文化”,学生的口号是“一分是起点 奉献无终点”,传播了校园青春正能量[4]。

2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平台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是指将学生参加学校管理服务、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和创新创业等各类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活动或工作,依据一定的积分标准,以积分的形式累计记录到网络电子“德育素质积分卡”上。在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平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积分标准体系的设定应该是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并且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合理。这样,才能科学地反映评价的对象,才能正确地表达评价的目的。德育素质积分标准体系层次划分和指标,是根据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工作实际情况而定,符合大学生德育水平及其发展规律,即积分标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必须是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只有两者相统一,积分标准体系才能推进德育工作。

2.2 稳定性与拓展性相统一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标准体系,作为评价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标准,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既可发挥德育素质积分的导向功能,又能有利于对大学生德育发展规律的把握;积分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功能设计等各个环节,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的时期,对大学生德育素质水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积分标准体系时,要具有开放性,从而持久地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积分管理平台要采用开放性的平台,以利于功能的拓展[5]。

2.3 标准化与效率性相统一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指标体系和管理平台的设计,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及其发展规律,在管理平台结构、数据规范、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应尽量标准化,要符合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规范。管理平台的运行要有效率,这就要求积分标准体系不能过于复杂,结构层次要清晰,管理平台的设计逻辑关系清楚,将两者相统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管理平台才能实用,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3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平台的设计及实施

将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各类管理服务、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和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承担的义务性工作(不含有偿服务工作)等,按活动和服务工作的类型、级别、参加的时间长短进行积分,并将积分记录到网络“德育积分卡”上。

3.1 德育素质活动与服务性工作的类型

按活动和工作岗位的内容、类型和特点,将其分为以下七大类:第一类是服务与奉献类工作(活动)(A1),即在学校或社会所承担的具有服务与奉献意义的工作(活动),如校内从事的助管、助研和助教等义务性工作。第二类是思想文化类活动(A2),即各种思想文化类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辩论赛等。第三类是专业技能类(A3),即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类比赛活动。第四类是科技创新类活动(A4),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科技发明等。第五类是文艺体育类(A5),如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各类球赛等。第六类是社会工作类(A6),主要是指担任校、院、班级学生干部等。第七类是“听看类活动”(A7),如听讲座、观看思想性或艺术性演出等。依据活动或岗位的类型不同,积分时赋予不同的分值。

3.2 德育素质活动与服务性工作的级别

将德育素质活动与工作岗位,按主办单位的级别和性质分为五级:年级(B1)、院级(B2)、校级(B3)、市级(B4)、省级及以上级(B5),依据活动或岗位级别的不同,积分时赋予不同的权重。

3.3 德育素质活动与服务性工作按时间长短划分

依据学生完成德育素质活动或岗位工作时间长短,将活动和工作岗位划分为四个亚类:短期(C1),即1次或短时间(2天内)能完成的活动或工作;中期(C2),即工作时间累积达3天至1个月以内能完成的活动或工作;、中长期(C3),即工作时间累积达31天至6个月以内能完成的活动或工作;长期(C4),即工作时间累积达6个月以上能完成的活动或工作。在划分过程中,时间只是划分的因素之一,还要结合活动或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对划分为中长期型活动或工作的,必须经院学团办审核确认。根据活动或岗位工作时长不同,积分时赋予不同的权重。

3.4 德育素质活动与服务性工作的积分标准

第一至五类活动或工作的积分标准(见表1、表2)。

表1 大学生德育素质活动与服务性工作的积分标准

注:1)对无法归类的特殊性工作(活动),由学校团委负责解释。

表2 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或管理服务性工作的积分标准

第七类活动积分标准,即“听看类活动”(A7),如观看思想性或艺术性演出、听各种讲座等,只要是校院组织的活动,每次均可积2分。

3.5 德育素质积分平台的设计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平台设计思路和框架(如图1)所示。德育积分平台采用的是 B/S 结构,此结构可在任何支持网络的计算机或手机上进行交互操作,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编程选择的是ASP或asp.net 技术,以及相关的脚本语言编写,运用 Web Server 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与交互,创建交互式的网络化管理平台。

图1 积分平台设计思路和框架

3.6 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管理

通过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每个学生的积分用虚拟网络电子卡,通过账号登录积分平台,查询自己的积分、参加获得德育积分的活动或工作岗位情况等。德育活动和工作岗位发布在大学生德育素质积分管理平台,经德育素质积分站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后,学生就可以登录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学生按发布的活动和工作岗位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学生每参加一项活动结束后,岗位或活动负责人,通过QQ或邮箱上报德育素质积分考核备案表到积分站,积分站工作人员依据备案表,通过积分平台进行审核,并确认积分。

每月底,由辅导员、班主任依据学院积分标准和积分细则,对所辖学生每项积分进行核查,并通过班会对积分高的学生予以表扬,对积分低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学生党支部通过组织生活会,由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培养对象积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督促培养对象要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猜你喜欢

服务性德育工作素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从《连线119》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要素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