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分析

2018-06-17苏志忠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

苏志忠

摘要:林业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基础资源,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病虫害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林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若不加以控制,就会对森林植被、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基于此,本文从山东莱阳市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以及其发生成因出发,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详尽论述。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莱阳市

近年来,我国坚持发展林业建设工作,莱阳市着力打造“四个林业”,林业发展速度以及绿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显著改善了当地环境。但病虫害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病虫害发生率逐步提升,对当地林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山东莱阳市病虫害发生现状

近年来,山东莱阳市人工林、自然林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数量也不断增多。并且病虫害发生呈现出极强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病虫害危害程度、严重程度有着较大的不同。相对来说,人造林的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差。所以,一旦人工林出现严重的病虫害,就会对林业建设造成极大影响[1]。在林业生产中,经常使用传统的化学药剂来减少病害基数,但化学药剂对土壤、植物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导致病虫害耐药性逐渐增加。虽然当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该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仍旧存在诸多问题,“重培育、轻管理”的问题也较为严重,病虫害防治相关措施不够完善,故在林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情况下,病虫害防治工作面对的形势也更加严峻。

二、山东莱阳市病虫害发生成因

(一)营林方法不合理

山东莱阳市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多数森林都是人工营造的,这些人工林中树木以黑松、杨树为主,随着人工林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林业病虫害发生率、发生面积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相对简单,不具备完整的食物链,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树木自身协调修复能力较为低下,为病虫害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已经感染病害的人工林,极有可能将病害传播到天然林中,最终导致病害、虫害发展成灾[2]。另外,人工干预调整,改变了森林原有的格局,外地树种被引入,同时也带入新的病虫害,而当地生态环境中缺少制约这些病虫害发展的因素,从而导致林业生态系统抵御力进一步降低。

(二)气候变化异常

截止目前,莱阳市普查面积1200余亩,发现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松褐天牛等有害生物176种,而近几年,胶东地区天气干燥少雨,特别是近段时间气温不断升高,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一定的生存环境,造成森林病虫害活动频繁。异常的气候环境,增加了病虫害数量,在炎热干燥的天气条件下,害虫获取营养物质更加便捷,病虫基数会不断上升,最终发展成灾。

三、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先、综合防控”的方针,基于深入分析莱阳市病虫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合理配置树种结构

树种结构调整对于营造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工林营造需充分参考天然林树龄结构、树种结构、密度等,以稳定的天然林系统结构来提高人工林病虫害抵御能力。首先,树种选择需要选择品种良好的树种,适当砍伐长势差、病害抵抗能力弱的品种,改种抗病能力强、适应力强的树种[3]。针对长势弱、病害抵抗力弱但是密度较高的区域,可采取“森林抚育”的方式来改变林间通风条件、光照条件;其次,积极打造多树种、多形式的混交林,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适当混交,落实森林综合管理制度,逐步改善森林结构,将原本单一林转变为多样树种林,要避免形成大面积纯林;再次,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提高森林病害免疫力;最后,重点选用当地乡土树种,适当引进抗病能力强、适应力强的优良品种,逐渐完善森林树种结构,构建合理的林分环境。

(二)加强病害防治宣教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而就目前来说,大部分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基层林农对病害防治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想要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就必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宣教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来,通过多元化的宣教方式,加强基层林农、广大干部防治病虫害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同时要结合当地森林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三)加强病害检疫监测

在我国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病虫害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如莱阳市近年来频发的“美国白蛾”虫害,都是因为人为引进国外林产品所导致的。因此,为避免外来树种携带病害对本地树种造成影响,必须在事前对外来树种进行检疫,加强有关种子、木材的調运检验工作,杜绝“盲目引进”的情况。为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了解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的做好病虫害监控、预报工作[4]。一旦监测到某地区发生了病虫害,不仅要立即处理,同时还要找到成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四)创新病害防治举措

林业病虫害防治要勇于突破传统的防治思维,顺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从林业生态系统整体构建出发,有效创新防治手段,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等无公害防治举措。笔者认为,需坚持“生物防治为主”的手段,科学利用害虫天敌,合理增加鸟、虫、菌,实现对病虫害的抑制,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推进引诱剂、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在林业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5]。尤其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必须要考虑到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未来的发展,考虑到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森林的影响,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

(五)加大病害防治力度

充足的财力支撑,是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在当前林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加大病虫害防治投入,合理安排森防基础建设。各级林业部门要提高针对病虫害防治的协调组织管理能力,将病虫害防治工作权责落实到人,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起完善的问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目前,莱阳市害虫基数较多,故林业部门应该积极组织专业防治人才,奔赴一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可行的病虫害防治方案。而针对重大病虫害,则要由市级林业部门牵头,统筹规划病虫害防治方案方略,明确各级部门治理区域,有序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是阻碍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林业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从业人士对病虫害防治务必要给予足够的认识,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征,落实严格的病虫害监控以及管理工作,因地制宜规划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及综合预防策略,从而为我国林业建设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忠诚.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8.

[2]王小鹏,李青霞.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7(12).

[3]王金香,孙利革.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 现代园艺,2018(10):62.

[4]邢艳杰. 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原理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8(18):204.

[5]贾苗,刘守超. 试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18(06):88.

(作者单位: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