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研究

2018-06-15冯旭芳

职教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企业实践高职院校

摘 要:教师企业实践是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迫求,也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本研究对浙江省15所高职院校的195名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22名专业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累计时间普遍不足、高职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中存在管理缺陷、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教师企业实践科研能力提升不够理想等诸多问题。在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加强制度保障、教师转变认知观念、学校健全管理机制、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等方面提出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

作者简介:冯旭芳(1983-),女,浙江慈溪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绍兴市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编号:SGJ17031),主持人:冯旭芳;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编号:135J053),主持人:冯旭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3-0094-07

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1]。2016年5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对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组织与管理、保障措施、考核与奖惩等各方面做出了规定[2]。10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将“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推进[3]。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然迫求。为此,开展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现状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对科学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自编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调查问卷的访谈。访谈采取半结构化访谈,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基本情况问卷,包括8题;第二部分共有20个题目,前6题采用多项单选和多项多选题,后14题采取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分为5级计分,从1到5,依次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符合、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第三部分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本研究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借助网络问卷星调查平台和纸质问卷发放相结合手段,对浙江省15所高职院校①的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测试时间为2016年12月。共回收问卷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2.31%。其中参加企业实践的有171份,占95.00%;未参加企业实践的有9份,占5.00%,在没有参加企业实践的原因分析时,2人(22.22%)因为没时间参加,6人(66.67%)找不到合适的企业,1人(11.11%)因为学校不支持。在参与企业实践中,被试专业课教师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和其他信息如表1。

数据采取spss20.0录入,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个体情况

1.在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方面。“非常积极”和“较积极”的分别占比34.50%和45.61%,“不太积极”和“不积极”的分别占比2.92%和1.75%。这说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高。

2.在企业实践的预期目标方面。依次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的占比77.19%、“完成学校安排的企业实践任务,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晋级之用”的占比73.1%、“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占比66.08%、“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占比57.31%、“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与课程教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占比50.29%、“其他”的占比4.09%。说明教师对自身企业实践的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企业实践具有较为清晰的目的性。

3.在企业实践的主要形式方面。依次是“到企业考察观摩”的占比68.42%,“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的占比52.05%,“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的占比60.23%,“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占比25.73%,“其他”的占比2.92%。

4.在企业实践累计时长方面。“3个月以下”和“3—6个月”的分别占比22.81%和42.69%,“6个月以上—1年”和“1年以上”的分别占比17.54%和16.96%。可见,教师企业实践6个月以上的占比仅为34.50%,教师普遍存在企业实践累计时长不足现象。

(二)高职院校对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

1.在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制定方面。“学校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占比83.04%,“学校未制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占比4.68%,“不清楚”的占比12.28%。

2.在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方面。如表2所示,“学校严格管理教师企业实践”的占比77.19%,“学校严格考核教师企业实践效果”的占比72.51%,“学校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提供经费补贴”的占比65.5%,“学校将教师企业实践情况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的占比88.88%。其中,“学校严格考核教师企业实践效果”的均值为3.63,表明高职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过程中有基本的考核,但是总体考核执行情况不甚理想,“学校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提供经费补贴”的均值为3.54,表明高职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经费补贴,但是这种经费补贴又与教师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支持

1.在签订企业实践协议方面。“与企业签订了企业实践协议”的占比18.83%,“未与企业签订企业实践协议”的占比81.87%,表明教师企业实践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有效保障。

2.在企业支持教师企业实践方面。如表3所示,“企业积极接受教师企业实践”占比52.63%,“企业为您提供合适的实践岗位”占比19.88%,“企业为您安排合适的指导师傅”占比25.73%,“企业为您解决实践必需的办公生活条件”占比24.56%,“企业积极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占比23.40%,“企业积极参与教师企业实践考核”占比25.74%。各选项平均值均低于3.5分,表明企业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好企业在教师企业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如表4所示,通过企业实践,“专业实操能力得到提高”的占比82.45%,“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的占比80.13%,“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的占比19.89%,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的占比85.38%。依据各选项均值进行排序,依次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操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效果整体较好,但“科研能力提升”的均值只有3.08分,效果不甚理想。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企业实践累计时间普遍不足

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规定: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點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而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累计时长在6个月以上的占比仅34.5%,6个月以下的占比为65.5%。结合访谈资料,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累计时长普遍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推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需要高职院校拥有足够数量的专业课教师,既能确保教师能按时参加企业实践,又要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当前由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而教师招聘又受限于现行的人事编制管理政策,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严重超标,教师教学任务重,难以安排专业课教师进行全脱产企业实践,教师企业实践往往安排在寒暑假时期;二是教师企业实践需要有对口的实践企业、实践岗位和实践指导人员。而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校企合作紧密度不够,企业积极性不足,“大部分企业和雇主既没有把教师当作学徒培训,更不可能把教师当作员工看待”[4],教师企业实践只是形式参与而非实质参与,教师面临身份认同困境,导致部分教师坚持不够,中途退出。

(二)高职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中存在管理缺陷

高职院校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方案是保障教师企业实践成效的重要环节。对“您所在学校严格考核教师企业实践效果”选项中,教师的选项均分为3.63,介于3(一般符合)——4(比较符合)之间,说明教师对学校企业实践考核存在异议,考核制度不够合理。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总结报告、专题汇报等,过程性评价缺失,对教师企业实践过程性指导不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Z在访谈中坦言:“考核无非就是走个形式,有的专业认真点,会进行PPT汇报,有的专业则只要提交一份企业实践报告,根本没人看,就算交差了。”可见,职业院校在对教师企业实践考核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另外,对于“教师企业实践的经费补贴”,选项均值为3.54,25.73%的教师明确表示没有享受到教师企业实践补贴,说明教师企业实践的经费补贴不足。从各职业院校企业实践政策文本来看,许多学校对教师企业实践经费补贴做了具体规定,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队伍创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各分院(部,中心)按每位专业教师每年8000元拨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规定“学院每年要核拨一定资金,专款专用,用以奖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开展好的系(部)和特殊情况下的专项实践锻炼资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规定:“参加寒暑假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学院另资助2000元/月的工作补贴。”然而,结合教师访谈发现:一是为了方便统计和管理,职业院校更多的是对教师寒暑假企业实践进行补贴式资助,而对于工作期间脱产企业挂职锻炼教师,脱产期间待遇则视同在岗,发放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教师反映因为企业锻炼无法正常教学反而造成了部分收入的减少,另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企业实践的教师,学院则不另发补助;二是由于职业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经费总额所限,平均分配到每一位企业实践教师身上的经费补助相当有限,而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交通费、住宿费、食宿费加上与企业之间的一些人情费,学校补贴往往不能满足教师企业实践实际经费支出,与教师企业实践预期经费补助有较大差距。

(三)企业参与和支持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

企业作为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主体,其参与并支持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是实践成败的关键要素。调查显示,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支持各选项评价均分不到3.5,说明企业不仅没有发挥接受教师企业实践的主体作用,而且无论在接收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安排合适的指导师傅、解决实践必需的办公生活条件、参与实践管理和考核上均不理想。在国家政策“三令五申”如此注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的情况下,企业缘何如此“冷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一方面,教师企业实践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降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考虑教师企业实践的生产安全因素,企业在教师实践中“短期利益”受损而“利益补偿”缺位,因此对接受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足。二是缺乏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当前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产学研训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学校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平衡。企业为了防止“技术泄密”,往往不愿提供技术岗位为教师企业实践,而高职院校教师在产学研训合作中,也难以为企业提供高价值的技术研发支持,“付出难有回报”,导致企业不愿接收教师到一线实践。三是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目前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政策,从内容用词上看,所采用的“鼓励”、“倡导”、“应当”等词汇不足以对企业和相关主体产生效力[5]。相关政策虽然明确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性,且对企业能够获得的相应经济补偿做了规定,但其利益补偿措施模糊而欠缺可操作性,对企业接收教师企业实践的激励依旧不足。

(四)教师企业实践科研能力提升不够理想

到企业实践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6]。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效果整体较好,但“科研能力提升”的均值只有3.08分,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实践形式的教师对自身企业实践的要求不同。从职称上而言,初中级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更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参与的企业实践形式更多的以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为主,而高级职称的教师则会更多的“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由于本次调研的对象89.47%来自初中级职称教师,一定程度上导致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企业实践科研能力提升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来源渠道多样,主要来自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许多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的科研训练,对科研亦缺乏足够认知,这种先天不足导致后期在自主选择上的缺位和畏惧,进而形成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能力提升上的相对弱势。

四、对策建议

(一)国家加强制度建设,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教师企业实践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制度中,要充分衡量教师、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实践工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三项内容:一是明确教师企业实践总体要求、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和实践成效等问题;二是明确职业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方案中的实践教师遴选要求、实践时长、实践组织管理和实践考核评价等,并明确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工作量计算、工资发放和资金补贴,以及企业实践后教师“双师”评定和职称晋升等问题;三是明确企业在支持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责任与义务,鼓励企业参与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明确相应的资金支持和税费优惠等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产业优势、行业企业发展状况、职业院校办学实际和职业院校教师结构,制定“本土化”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形成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合力,有力保障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二)教师转变认知观念,增强企业实践内在动力

教师企业实践的认知观念是提升企业实践成效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非常积极”和“较积极”的共占比80.11%,说明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强。但进一步研究发现,教师的这种积极性更多的来自于外在要求,一些教师明确表示“职称评定需要”、“评优评先必须”、“完成考核所需”等,这种“外压式”作用力并不稳定,因此当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就会出现中途退出企业实践或形式性实践等现象。只有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在动力提升,教师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企业实践,才会更珍惜实践机会,其实践针对性和目的性也才会更接近教师企业实践的本质诉求。那么,如何提升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在动力呢?一是提升职教教师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教师职业的心理认可,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7]。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建立起了对职业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对自身所从事职业教育事业持有肯定性态度,才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让教师领悟到企业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在企业实践中积极体验和感悟,使自身理论和实践获得不断提升。三是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培养反思性实践的能力。企业实践是教师脱离自身的“舒适区”,进入陌生的“问题场”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并不断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才能螺旋式上升,实现或超越教师企业实践的预期目标。

(三)学校健全管理考核机制,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机制保证

健全管理考核机制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成效的重要保障。一是高职院校在选派教师企业实践之前,应对现有师资结构进行客观且全面的分析,进而确定企业实践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并结合教师个体综合素质结构,采取学校统筹安排和教师自主联系相结合的方法,分派教师进企业实踐锻炼。二是加强过程管理。高职院校可以会同企业一起,各有侧重的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的监督管理。高职院校应从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制定、任务书编制、岗位考勤、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加强过程管理,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给予实践教师指导和帮助。三是加强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矫正不足、提升成效,考核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功能,有助于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企业实践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应包括教师自评、企业评价和学校考评,主要以学校考评为主;在评价方式上可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指标上,可从实践任务、实践态度、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考评。高职院校应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沟通和运用,给予考核优秀者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双师”认定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进而从“外力”上充分调动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此外,鉴于当前教师企业实践“科研能力提升”明显不足的现状,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与科研项目攻关,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横向项目,与企业一起共同解决技术难题,不断增强教师应用科研能力。

(四)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可靠平台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8]。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参与教师企业实践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潜在价值”。一方面教师可以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填补企业相关劳动岗位的欠缺,为企业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高级劳动力”。同时,教师企业实践,亦可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9]。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企业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社会组织,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公益责任[10]。与职业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参与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参与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一项社会公益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和社会认可度。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规定:按照“对口”原则提供技术性岗位(工种),解决教师企业实践必需的办公、生活条件,明确管理责任人和指导人员(师傅),实施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企业应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和指导人员等基本实践条件,同时参与实践教师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深化校企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教师企业实践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有效保障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效性。企业还可以依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员工职业资格的变化和要求,向教师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教师自我发展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注释:

①本次问卷调查抽取了浙江省的15所高职院校,共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国家示范(骨干)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64份,省级示范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65份,非示范校(浙江农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51份。

参考文献:

[1]米兰,杨彦如,吕倩娜.高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方案及其实施——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90-92.

[2]教育部等七部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Z].2016-5-11.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Z].2016-11-15.

[4]涂三广,石伟平.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身份认同困境及其超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60-64.

[5]涂三广.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4(27):23-27.

[6]张桂春.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化研究[M].吉林:長春出版社,2014:297.

[7]魏军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33-37.

[8]PFEFFER J, SALANCIK G 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s Dependence Perspectiv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9]李梦卿,杨妍旻.“双师型”视阈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53-58.

[10]王剑.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7):73-77.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企业实践高职院校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思考
培育改善文化和成本文化在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