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2018-06-15王坤吕慧芬

职教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述评

王坤 吕慧芬

摘 要:通过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于主题为“职业教育扶贫”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1996年至今的文献分析发现,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文献数量正日益增多;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机构与作者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当前,职业教育扶贫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并呈现动态化发展;各地区扶贫实践呈现区域化发展。分析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职业教育扶贫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以及比较研究不足。今后,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进一步指导扶贫实践,加强实证研究以及比较研究,以服务扶贫开发实践。

关键词:职教扶贫;可视化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坤(1979-),男,云南镇雄人,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吕慧芬(1992-),女,山西静乐人,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云南省高校转型中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编号:GJZ1523),主持人:王坤。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3-0036-07

职教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教扶贫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通过教育的途径,快速提高贫困人口的职业技术能力,进而实现就业创业,以此来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现有的贫困状况。职教扶贫在十九大以后,已经深得各方面的关注。本研究以职教扶贫为主题展开研究,对已有文献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分析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将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一、职教扶贫攻坚的时代背景

(一)职教扶贫的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产生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社会资源因素,虽然国家就扶贫攻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物质、资金等援助,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甚至有些贫困地区还存在重返贫困的现象,如何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能否高效精准地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对于社会进步、民族繁荣富强至关重要,仅对其进行物质救助、现金帮扶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只有实现人力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才能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必然要依靠职业教育。

(二)国家政策驱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职业教育作为脱贫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工具和數据来源

(一)分析工具

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作为一款分析软件,相比传统的文献综述法,其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研究角度更为全面,围绕职教扶贫的研究主题,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等展开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文章来源主要以中国知网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为基准,研究年限从1996年到2018年(包含2018年的部分数据),以职业教育作为文献分类,以职业教育扶贫为主题,共收集到相关文献309篇。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由图1可知,从1996-2001年,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文献分别为1篇;从2002年至2006年以前,文献数量为每年2篇;2006年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文献数量为3篇,2007年、2008年分别为1篇,2009年达到6篇,2010年9篇,2011年9篇,2012年呈现下降趋势,文献数量为4篇,从2013年始有关职教扶贫的文献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8篇,2014年16篇,2015年29篇,2016年55篇,2017年143篇。由此可见,从2012年开始,职业教育扶贫的相关文献数量增势明显。

(二)关键词频统计分析

图2 “职业教育扶贫”关键词共现网络

由图2、图3可知,在职业教育扶贫中出现的关键词分别包括: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模式、扶贫开发、职业教育扶贫。在所有出现过的关键词中,职业教育出现92次,精准扶贫出现82次,教育扶贫出现13次,民族地区出现8次,路径出现8次,扶贫以及扶贫开发分别出现7次,农村职业教育、策略出现6次,贫困地区、高职院校、思考出现5次,问题、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出现4次,困境、战略、湘西州、贫困、精准教育扶贫、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扶贫机制分别出现3次,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精准扶贫、SWOT分析、实现路径等分别出现2次。由上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研究主题多样,包括精准扶贫、扶贫的路径以及扶贫存在的障碍等多方面;第二,以精准扶贫作为关键词的文献共82篇,可见对于精准扶贫的关注度极高;第三,职业教育扶贫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

(三)研究机构与作者分布特征

由图4可知,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湘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学院、中南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其中,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发文量为9篇,占到所有研究机构发文量的19.15%,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发文量为7篇,占到所有研究机构发文量的14.89%,西南大学发文量为5篇,占到所有研究机构发文量的10.64%,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学院发文量各为4篇,分别占到所有研究机构发文量的8.51%,中南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发文量分别为3篇,占到所有机构发文量的6.38%。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等是职业教育扶贫研究的主要机构。

由图5可知,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作者主要有铜仁学院侯长林,发文量为4篇,分别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为例》、《职业教育扶贫机制:设计框架与发展思考》、《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的构建与选择——以贵州省为例》、《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贵州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史祝云,发文量为3篇,分别为《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卫生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医疗卫生和产业健康产业发展》、《医疗机构在健康扶贫中的特殊作用研究——基于曲靖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云南大学孙霄发文量为3篇,主要为《职业教育现状及发挥精准扶贫攻坚的作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综述》、《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李锋发文量为3篇,主要为《精准扶贫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现状及发挥精准扶贫攻坚作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王锋发文量为3篇,主要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为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的构建与选择——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沈芳发文量为3篇,主要有《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现实困境与战略选择》、《论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宁会珍发文量为3篇,主要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现状及发挥精准扶贫攻坚的作用》、《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虎文华发文量为3篇,主要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综述》、《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应如何作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探索》;中南民族大学许锋华发文量为3篇,主要包括《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精准扶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反贫困视域下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定向培养模式的建构》。

上述分析梳理可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职业教育扶贫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等地;第二,部分作者之间有相互合作的关系。

(四)职业教育扶贫研究热点

1.精准扶贫的概念研究。葛志军等(2015)指出,精准扶贫是通过对扶持方式的制约,来实现在经济、教育、技能、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扶持。2016年《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精准扶贫是运用统筹、分类、协调等方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全过程责任式管理,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別、精准施策、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综合性治理贫困新方式。朱爱国等(2016)指出,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扶贫而言的,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实现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许锋华(2016)指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即指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实施教育,从而提高其文化素质以及职业技术能力,进而推动其实现脱贫致富。

2.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何丕洁(2015)指出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第二,加强东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合作;第三,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第四,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专项教育培训。高玉峰(2015)指出国家应加强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开展帮扶工程,实现东部对西部,城市对乡村的帮扶活动;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充当精准扶贫的主力军;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多方参与职业教育扶贫;在全社会营造职业教育扶贫解困的良好氛围。朱爱国(2016)指出要想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施策:第一,招生制度的改革,为贫苦家庭的孩子提供进入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的机会;第二,实现财政的支持,为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提供财力保障;第三,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技术技能提升来为其提供生产致富支撑;第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借以培养孩子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郭广军等(2017)指出应从政策、法制保障、责任落实、精准扶助等方面来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在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扶贫与培训政策,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与培训扶贫发展问题进行精确诊断,从而出台真正适应地方特点和地区发展实际的职教扶贫政策;在法制方面:推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法》,配套制定《农村扶贫开发实施办法》、《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在责任落实方面:应加强对各个相关方的责任督查落实,并就具体责任是否收获成效进行责任问责;在精准扶助方面:实现“精准扶弱扶基、精准培训培养、精准技术支撑、精准资助招生、精准放权增效、精准宣传推动、精准组合施策”。

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可行性研究。征玉韦(2014)指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从教育目的看,职业教育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技能,有助于劳动者更快地投入工作,生产周期短,收益更快;第二,从教育对象看,职业教育受教育对象范围广、层次多,覆盖率高;第三,从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来看,职业教育传递的知识和技能更能结合并满足市场的需要;第四,从教育方式看,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加快受教育者的就业速度;第五,受扶贫政策和教育成本的影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象更为具体、直接。贾海刚(2016)指出:第一,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第二,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三,有助于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推动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第四,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精神需求。李政(2016)指出:第一,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更高层次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要更高素质的新型市民;第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更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第四,区域扶贫精准化的需要,职业教育有助于地方人力资源的开发。

4.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扶贫机制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相关扶贫政策、职业教育管理运行机制、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机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职业教育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保障体制、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服务工作机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设计等。游明伦、侯长林(2013)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法律保障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建立职业教育联动扶贫机制,建立新型的职业教育扶贫机构,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院校主体、社会参与、自主选择、开放高效、运作透明”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杨智(2016)以“劳务输出”为导向,构建了职教扶贫模式,职教扶贫模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何人接受职业教育、怎样培养人才、怎样实现脱贫。首先,职教扶贫对象的确定,职教扶贫对象的确定应结合输出方与接收方共同的需要,在双方共同需要的基础上找出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对象。第二,职教人才的培养。职教人才的培养作为职教扶贫的重要环节,应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在确定职教扶贫对象以后,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及受教育人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三种受教育的模式,包括基地培训模式、驻村培训模式、职校培养模式。第三,职教成果的现实转化。职教成果可视为学员掌握了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了解现代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掌握了相应行业要求员工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职教成果的转化即学员依靠所掌握的技术以及能力,找到与自己学习经历相对应的职业。在构建职教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杨智(2016)同时也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保障措施,主要为:政策的扶持,资金的保障,实施举措与监督。

5.职教扶贫存在的问题。李腊君(2017)指出尽管每个县都设有职业高中,州市设有高职类院校,但是由于各类院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办学特色不明显,教学质量等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由于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导致职业教育在扶贫中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职业院校需要大量的实训平台,但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各方面办学条件落后,其学生培养质量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发展受阻。谭华云(2017)指出广西职教扶贫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地农民对于职教扶贫的理解存在局限性;第二,没有将职业院校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相结合;第三,扶贫对象被动接受培训,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第四,实效性差,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的是即学即用的知识、经验及技术力量的支持,但是职教机构提供的职教扶贫计划存在滞后性,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欧阳金雨(2016)指出职业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方面是国家需求高与社会认可度低,另一方面是就业率高与生源质量低的矛盾。

(五)职业教育扶贫的理论渊源

1.贫困文化理论。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提出了贫困文化理论,贫困文化理论主要指贫困地区的人们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一种对自然的服从,安于现实环境,不思进取的一种消极态度,这种文化氛围在人们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导致贫穷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并不断延续下去。

2.人力资本理论。美国学者舒尔茨在1960年召开的经济学会上指出,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并不是因为资源的贫乏,只是因为缺乏人力资本,要想发展人力资本,摆脱贫困,必然要依靠教育。1980年,我国学者通过编制“进取心量表”对贫困地区人们进行测量,得出导致贫困地区难以摆脱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素质差”。

3.资本积累理论。亚当·斯密对资本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丰富,指出资本不仅包括资本本身,还包括个人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习得的技术,后天习得的技术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是一种财产,对于其所存在的社會也是一种财富,虽然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会投入一定的资本以及精力,但是最终都会以利润的形式给予回报。与此同时,人力资本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所以只有贫困的人接受了足够多的教育的情况下,才会反过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由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得到开发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见效快,招生对象广,形式便捷的教育,对于人力资本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才能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人们提供生存发展的技能,从而为其脱贫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通道。

四、职教扶贫研究述评

(一)职教扶贫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当前,职教扶贫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呈现动态化发展。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职教扶贫的文章1998年为1篇,从1998年到2005年平均每年不到4篇,2010年达到9篇,虽然在2010年以后职教扶贫的文献具有一定的起伏,但是自2014年始职教扶贫的相关文献逐渐呈上升趋势,并逐渐从每年8篇增到2017年的143篇。由此可以看出,职教扶贫从2014年开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区职教扶贫呈现区域化发展。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职教扶贫也具有其地方特色。如,海南省实施“雨露计划”;云南省玉溪市通过建立“互联网+”体系来推动玉溪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职教园区;广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立了自身的职教扶贫模式;新疆阿克苏采取免费培训“两后生”的行动来扶贫。

(二)职教扶贫研究存在的不足

缺乏深入的职教扶贫理论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的检索到的文献,其主题主要集中于政府主导、产教融合、技能培养等,对于职业教育扶贫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剖析。如:职业教育扶贫中注重产教融合,但是如何调动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相关文献中基本不提及或者只是对其泛泛而谈。职业教育扶贫作为一项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举措,应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评价,怎样通过评价来推动扶贫高效发展,也是现有职业教育扶贫研究所缺乏的。只有通过对职业教育扶贫理论的深入研究,才能为职业教育扶贫的具体实践提供指导,从而保障职教扶贫举措的顺利推行。

比较研究缺乏。比较研究有助于在比较中得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并在相互的比较中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破解问题推动各自的发展。分析现有的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关于职业教育扶贫的文献基本都是在叙述各自如何推动扶贫发展,以及扶贫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但是缺乏地区之间的比较,由此可见,现有文献中缺乏对现有职教扶贫状况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优劣,取长补短,借鉴经验可以更好地推动后进地区的扶贫发展。

实证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可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案例分享,实证研究有助于增强文献的说服力。但是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中实证研究较为缺乏。

(三)职教扶贫研究展望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有助于为职教扶贫提供科学的支撑。职教扶贫的相关文献大多都来源于报纸,报纸新闻注重文献的时效性,一般比较简短,难以对职教扶贫进行系统的理论研讨,这无疑难以指导职业教育扶贫实践的科学有效开展,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职业教育扶贫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通过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来推动职教扶贫项目的开展。

比如,职教扶贫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随着扶贫实践的持续推进,扶贫的主体与对象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现有文献对职教扶贫的评价、职教扶贫的成效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检验,职教扶贫达到何种程度才算真正实现了地方脱贫等,甚少涉及。因此,应增强对职业教育扶贫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加强比较研究。纵观已经检索到的文献,比较研究在其中并未得到体现,“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不断进行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才能找出本地在职教扶贫中存在的局限,只有突破现有局限,才能推动本地区职业教育扶贫的持续发展。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不断加强比较研究。

加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弥补理论研究中的不足,并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案例,但是在现有研究中实证研究并未得到体现,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不断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来丰富现有研究。

参考文献:

[1]许锋华.精准扶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16(11):64-69.

[2]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0):5-7.

[3]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6(1):16-20.

[4]高玉峰.中国职业教育扶贫:从全覆盖面向全面精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37-41.

[5]郭广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0):5-9.

[6]征玉韦,王德军.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功能之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4(1):7-9.

[7]贾海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6(25):70-74.

[8]李政.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之需[J].教育发展研究,2016(9):65-70.

[9]游明伦,侯长林.职业教育扶贫机制:设计框架与发展思考[J].职教论坛,2013(30)19-22.

[10]李腊君,郑昭阳.大力发展职教,助推脱贫攻坚[J].时代教育,2017(1):18.

[11]谭华云.广西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7(39).

[12]欧阳金雨.以“工匠精神”助力职教扶贫[N].湖南日报,2016-01-30.

[13]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3):66-71.

[14]周禹彤.教育扶贫的价值贡献[D].北京:對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15]谢德新,陶红.职业教育扶贫与反贫困研究:突然之境与应然之策[J].职教论坛,2017(16):10-18.

[16]张诗雨.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7.

[17]李锋,孙霄,唐坤.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7(11): .

[18]沈芳.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6-10.

[19]虎文华.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应如何作为[J].职业教育研究,2017(25):38-42.

[20]杨智.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障碍及其破除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7(1):23-26.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述评
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