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国际环境中国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

2018-06-15万喆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定力摩擦结构性

万喆

随着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所谓“贸易战”不打了。对此无需大喜过望,更不能志得意满。

有人说,中国最困难时期也能够自行研制出“两弹一星”,最终让美国人重回谈判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全球第一,综合国力也非常强,区区贸易摩擦,又算得了什么?

此话差矣。俗话说,忍痛易,忍痒难。最近,摩擦又一次给了我们“痛”感,是关于国家安全的“刺痛”,是关于知识产权和制造业升级的“灼痛”。正因为突如其来的“痛”,让我们在一片“皮松骨痒”中警醒,看到了自身的缺点,痛定思痛,促进了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进程推进。

但未来我们更应防止“痒”。对于中国,实力越增强,国际环境越复杂,如果“技痒”,越易导致擦枪走火、兵戎相见,斗则两伤,不仅对中美,对全球经济贸易都会有极大负面影响。

当前,全球都处于结构性改革攻坚期,谁能够率先完成结构性改革升级,就能够获得下一阶段的发展先机。而中国在四十年发展后,也面临经济总量的边际增长注定下降、许多结构性扭曲将极大阻碍新经济动力的问题。中国改革之初,尽管也有其困难之处,但从经济上看,百废待兴,改革的前途虽然难以预料,包袱却比较小。而时至今日,家大业大,每走一步,牵动着十几亿人的生活日常,每个人生活转变都有巨大的机会成本,更不要说机构、行业和国家。

未来,我们需要坚定保持“战略定力”。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并不理解“战略定力”的真正意涵,更难以体会其对当今中国发展的深刻意义。目前看,全球都处于深度调整期,各种互相打击“痛点”可能会随时出现。但对于中国而言,“痛”也是好事。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时期,更要懂得怎么治疗自己心中的“痒”。既不要有了问题还觉得“无关痛痒”,也不要有了成绩就觉得别人都是“纸老虎”所以“老虎头上搔痒”,当然也不要因未到紧急情况就“头痒搔跟”。而是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战略定力,栉垢爬痒,抑制心疾。

我们也需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此次贸易摩擦的起源,既有短期的战术敲诈,也有长期的战略遏制意图。虽然与我们某些战略战术不足有关,但也与全球,以及中美间结构性差异有关。因此可见,即使当前贸易摩擦看似告一段落,但长期看,未来双方乃至全球的摩擦只会加深、加重、加快。中国同时面对内外压力,需要内外兼修,需要做好战术与战略“组合拳”准备。

短期来看,要认清形势,强化战术反制。对于特朗普与美国政策的认识还需加深。“脸谱化”认识和“伦理化”关系定位都不可取,国家利益蕴含全方位的长期较量,即使在“蜜月期”也一样。中国需清醒认识自身优劣势,积极营造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从美国国内政治、全球贸易规则、世界地区冲突等入手进行战术牵制和反击。

中期来看,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加快结构性改革、市场化改革的速度、力度、深度、广度。中国可谓是对外开放政策下受益最大的国家,但目前许多领域确实面对着完全开放市场则可能遭遇安全危机的问题。要清楚认识到,这种症结的形成,大多数不是因为不能开放这个市场,而是我们对市场化的理解、践行不够。要积极进行结构性改革,打开这些死结,找准市场化精神和逻辑,让市场化向高质量推进。

长期来看,要认清国家竞争力之战是企业、技术、人才的争夺战。从美国减税、贸易争端等意图看,均是为了吸引企业、资金回流,把技术、人才留在本土,因为这些,才是国力、国运的基础。美国之所以能够从蛮荒之地到世界老大,长久稳定的吸引人才、激发技术创造力、给予企业充分空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反观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里创造奇迹,也绝对与政策对企业、人才的放松、激励有最大关系。当前,中国出现了一批世界著名企业,但总体而言,优秀企业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能够供企业与人才发挥的平台和空间也不是太宽而是太窄。

改革不但需要强调放权,更要用建制來规范权力,让市场更加公开透明,让所有人和企业都有机会施展身手,在公平的机制下获得最大的发展。这才是吸引企业与人才,同时促进技术发展的基石,也将一直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贸易战或不战,都只是插曲。国家竞争力之战,才是恒久历练。因此,“保持战略定力”,正是对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对“痛痒难忍”心态最好的药方。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定力摩擦结构性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定力在心安如山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冬·发心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摩擦是个好帮手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